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包括MCU、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第一采样电路、主控电源、第一按键开关、按键识别电路和基准电压电路,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主电池输入接口,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主电池输出接口、第一采样电路输入端和主控电源输入端;第一按键开关的第一端接主电池输入接口,第二端分别接主控电源输入端和按键识别电路输入端;按键识别电路输出端接MCU主电池控制信号输入脚,主控电源输出端接MCU电源脚,第一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接MCU主电池采样脚,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接MCU主电池通断控制脚;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出端接MCU的基准电压输入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池过放电,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池保护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过放电保护,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保护电路。蓄电池作为一种储能元件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动小车,电动汽车,电瓶车,以及备用需要使用备用电源的场合中。通常,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都会导致蓄电池使用寿命的缩短,有时甚至是损坏,因此,如何在使用过程中对蓄电池进行有效的放电保护一直使用者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现有的蓄电池放电保护器只能对一组蓄电池进行保护,不能对电压不同的两组蓄电池同时进行有效地保护。·现有的蓄电池放电保护器,通过测量蓄电池的电压与设定的保护电压进行对比,当蓄电池电压低于保护电压时就断开负载,但是无法告知使用者蓄电池剩余电量的可用时间,使用者不能根据蓄电池尚存的电量提前对作业进行有效的安排。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池过放电的电池保护电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电压不同的两组蓄电池同时进行有效地保护的电池保护电路。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告知使用者蓄电池剩余电量可用时间的电池保护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包括MCU、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第一采样电路、主控电源、第一按键开关、按键识别电路和基准电压电路,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主电池输入接口,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主电池输出接口、第一采样电路输入端和主控电源输入端;第一按键开关的第一端接主电池输入接口,第二端分别接主控电源输入端和按键识别电路输入端;按键识别电路输出端接MCU主电池控制信号输入脚,主控电源输出端接MCU电源脚,第一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接MCU主电池采样脚,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接MCU主电池通断控制脚;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出端接MCU的基准电压输入端。以上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副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第二采样电路和第二按键开关,副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副电池输入接口,副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副电池输出接口,副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接MCU副电池通断控制脚;第二按键开关的一端接MCU副电池控制信号输入脚,另一端接地;第二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接副电池输入接口,输出端接MCU副电池采样脚。以上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第二采样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接副电池正极,第二端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作为第二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接MCU副电池采样脚;副电池通断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一三极管、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一继电器主线圈的一端接主电池正极,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串接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接主控电源的输出端,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的连接点作为副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接MCU副电池通断控制脚;第一继电器一对主触点中的第一触点接副电池正极,第二触点接副电池的正极输出端。以上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继电器、第四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三电阻,第四二极管的阳极接主电池的正极;第二继电器主线圈的一端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另一端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第十一电阻接MCU的MCU主电池通断第一控制脚;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第十三电阻接MCU主电池通断第二控制脚;第二继电器一对主触点中的第一触点接主电池的正极,第二触点接主电池的正极输出端;按键识别电路包括第四三极管、第十二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和第十六电阻;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二电阻接主控电源输出端,通过第十四电阻接MCU主电池控制信号输入脚;第一按键开关的第一端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第二端通过第十五电阻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十六电阻连接在第四三极管 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以上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主控电源包括三端稳压管、输入滤波电容、输出滤波电容、第二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三端稳压管的输入端分别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六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第二继电器主触点的第二触点,输出端是主控电源输出端;输入滤波电容接在三端稳压管的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输出滤波电容接在三端稳压管的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第一采样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一可变电阻,第五电阻的一端接第二继电器主触点的第二触点,另一端接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第一可变电阻与第六电阻并接,第五电阻与第六电阻之间的连接点作为第一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接MCU主电池采样脚。以上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压敏电阻的一端接第二继电器一对主触点中第二触点,另一端接主电池负极。以上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的基准电压电路包括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可变电阻和第十二电容,第十九电阻的一端接主控电源的输出端,另一端接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二电容与第二十电阻并接,第二可变电阻与第十九电阻并接;第十九电阻与第二十电阻之间的连接点作为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出端接MCU的基准电压输入端。以上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MCU根据第一采样电路采样电压判定主电池是否低于保护电压值,当主电池低于主电池的保护电压值时,MCU通过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切断主电池的输出;MCU根据第二采样电路采样电压判定副电池是否低于保护电压值,当副电池低于副电池保护电压值时,MCU通过副电池通断控制电路切断副电池的输出。以上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单元的输入端接MCU的数据显示信号输出端,当主电池低于主电池保护电压值或副电池低于副电池保护电压值时,显示单元闪烁警示并按设定的时间延时后再切断主电池或副电池的输出。以上所述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单元的输入端接MCU的数据显示信号输出端,MCU中存储有主电池米样电压与主电池可持续时间的对照表以及副电池米样电压与副电池可持续时间的对照表,MCU根据主电池采样电压和副电池采样电压判断主电池的可持续时间和副电池的可持续时间,并分别在显示单元中显示主电池的可持续时间和副电池的可持续时间。本专利技术电池保护电路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池过放电,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电池保护电路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池保护电路实施例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第一采样电路、主控电源和按键识别电路部分的电路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池保护电路实施例MCU及外围元件的电路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池保护电路实施例第二按键开关的电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池保护电路实施例基准电压电路的电路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池保护电路实施例副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第二采样电路部分的电路图。图I至图6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电池保护电路的实施例用于对捕蚊器风扇的12V蓄电池(主电池)和二氧化碳发生器的2V蓄电池(副电池)的过放电进行保护如图I所示,电池保护电路包括单片机UKSTC12C4052AD)、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副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第一采样电路、第二采样电路、主控电源、第一按键开关、第二按键开关、按键识别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和显示单元。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主电池输入接口,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第一采样电路、主控电源、第一按键开关、按键识别电路和基准电压电路,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主电池输入接口,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主电池输出接口、第一采样电路输入端和主控电源输入端;第一按键开关的第一端接主电池输入接口,第二端分别接主控电源输入端和按键识别电路输入端;按键识别电路输出端接MCU主电池控制信号输入脚,主控电源输出端接MCU电源脚,第一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接MCU主电池采样脚,主电池通断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接MCU主电池通断控制脚;基准电压电路的输出端接MCU的基准电压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华,谢德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隆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