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导线结构,其定义在两互呈平行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该导线结构包括有一本体部及至少三个凸出体;该本体部包括一中心点及一周边部,该中心点位于该本体部的形心,该周边部位于该本体部的外侧;所述凸出体相邻接且凸出于该周边部,至少一凸出体与该第一平面相切,且至少两个凸出体与该第二平面相切,相切于该第一平面的凸出体数目与相切于该第二平面的凸出体数目不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线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借由异形设计、改变表面积方式而增加微米等级尺寸条件下的散热效果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人所使用的电器用品、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这些电子产品一般均是通过诸多导线而用以传递信号,达成其设计的软硬件目的。传统而言,导线结构通过外加的热交换器结构而达成散热的目的,例如风扇、鳍片等结构,其目的均是借由额外配备的装置而达到增加热传效应的功效。然而,当导线结构的尺寸缩小至微米等级(约O. 010-0. 999mm)之后,其散热议题实质上与传统导线(毫米等级,约为1-2_)不同,其原因为热传在不同的尺寸效应下所产 生的散热效果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此外,这些外加的散热结构,既消耗成本,又浪费空间,十分不方便。现有习知美国专利技术专利第7,479,597号所揭露的导线结构,其使得导线的剖面形成一封闭曲线,其中封闭曲线的外缘部借由三至八个相等数量的凸面曲线及凹面曲线所构成,而凸面曲线及凹面曲线的曲率半径会小于整个封闭曲线半径的六分之一,且导线剖面的半径是介于2毫米至10毫米,又凸面曲线及凹面曲线可以小于O. I毫米。导线散热效果会因为导线结构的表面积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若是将导线结构的尺寸缩小很小时(如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封闭曲线的外缘部可能会因为尺寸的因素,导致凸面曲线及凹面曲线在设计上难以增加导线结构的表面积,进而降低了热传效应的散热效果。而若是欲增加外加的热交换器来提升散热效果,又会造成电器产品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如何设计出提升尺寸较小的导线结构的热传效应,即为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导线结构的散热方式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升微米等级的导线结构本身的散热效果,既节省成本,又不浪费空间。为达上述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线结构,其定义在两互呈平行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该导线结构包括有一本体部及至少三个凸出体;该本体部包括一中心点及一周边部,该中心点位于该本体部的形心,该周边部位于该本体部的外侧;所述凸出体相邻接且凸出于该周边部,至少一凸出体与该第一平面相切,且至少两个凸出体与该第二平面相切,相切于该第一平面的凸出体数目与相切于该第二平面的凸出体数目不相等。为达上述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导线结构,其定义于两互呈平行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该导线结构包括有一本体部及至少三个凸出体;该本体部包括一中心点及一周边部,该中心点位于该本体部的形心,该周边部位于该本体部的外侧;所述凸出体相邻接且凸出于该周边部,至少一凸出体与该第一平面相切,且至少两个凸出体与该第二平面相切,相切于该第一平面的凸出体数目与相切于该第二平面的凸出体数目不相等;其中,该凸出体呈一正圆弧,且定义有一圆弧半径R2,多个凸出体相切于一外切圆,该外切圆定义有一外切半径R1,该圆弧半径R2与该外切半径R1,符合下列公式R1 ^ 2R2。如上所述的导线结构,其中,该凸出体可呈一正圆弧,该凸出体与该周边部相交处可呈一折点,该凸出体的数目可为奇数个,所述凸出体沿该中心点可呈非对称分布,或者,相邻的两凸出体互相抵接或不相抵接。本专利技术又为一种导线结构的设计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设定N条放射线,其由一导线本体的剖面的中心点以等角方式向外辐射展开;设定一圆形设计线,其圆心为中心点且半径为Rl ;以及设计N个相同的凸出体,每一凸出体的剖面左右对称的形成于一放射线上,并由导线本体向外延伸形成,又每一凸出体其剖面的一形状中心与中心点的距离相等,每一凸出体的剖面具有一凸点与圆形设计线相接且凸点位于放射线上;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三的奇数。通过设定N条放射线、设定一圆形设计线以及设计N个相同的凸出体,使得尺度较小的导线结构具有较佳的热传效果,因而节省了热交换器的设置成本与占用空间·本专利技术亦为一种导线结构,其以上述的设计方法加以制造而得之。借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至少可达到下列进步功效I、可以使导线结构有较佳的散热效果。2、克服微小尺度效应造成热传效果变差的物理限制,因而可以节省热交换器的设置成本及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线结构的量测误差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导线结构的设计流程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定N条放射线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定一圆形设计线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计一导线本体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导线结构立体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计N个相同的凸出体的第一态样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计N个相同的凸出体的第二态样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计N个相同的凸出体的第三态样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计N个相同的凸出体的第四态样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2、3、4、5、6、7、10 :导线结构10’ 导线结构的剖面11、21、31A、31B、31C、41、60、71 :凸出体12:本体部13、20、23:中心点14,74 :周边部35、55、65 :周边部39 :折点91 :第一平面92 :第二平面93 :外切圆 LI:间隔Hl :距离Dl :基准直径D2 :外切直径Rl :外切半径R2 :圆弧半径30 :放射线40 :圆形设计线50 :导线本体50’ 导线本体的剖面60’ 凸出体的剖面70 :形状中心80:圆心90:凸点Θ :角度R3 :本体部半径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以及其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线结构的量测误差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导线结构的设计流程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定N条放射线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定一圆形设计线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计一导线本体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导线结构立体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计N个相同的凸出体的第一态样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计N个相同的凸出体的第二态样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计N个相同的凸出体的第三态样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计N个相同的凸出体的第四态样示意图。〈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线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其为一导线的剖面图示;一导线结构1,该导线结构I定义于两互呈平行的第一平面91与第二平面92之间,该导线结构I包括有一本体部12及五个凸出体11。该本体部12由一中心点13及一周边部14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线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设定N条放射线,其由一导线本体的剖面的中心点以等角方式向外辐射展开;设定一圆形设计线,其圆心为该中心点且半径为R1;以及设计N个相同的凸出体,每一该凸出体的剖面左右对称的形成于一该放射线上,并由该导线本体向外延伸形成,又每一该凸出体其剖面的一形状中心与该中心点的距离相等,每一该凸出体的剖面具有一凸点与该圆形设计线相接且该凸点位于该放射线上;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三的奇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