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其具有多个单元区域,且触控感应装置的每一个单元区域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间隔结构。第一基板上具有第一电极层。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对向侧,且第二基板上具有第二电极层。间隔结构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此触控感应装置的每一个单元区域中具有多个感应单元,且此单元区域中的多个感应单元的感应触发力不完全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感应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够估测触压力道的触控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平面显示器的兴起,采用触控式面板取代键盘、滑鼠等等的输入装置已成主流,其使得各种资讯设备在使用上更加地容易。举例来说,车用触控面板用于汽车导航。此夕卜,游戏机、公共资讯系统(包含自动贩卖机、银行自动提款机、导览系统)、小型电子产品(PDA)、e-book等等需要人为控制的机器都少不了触控面板的使用。目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是先将透明薄膜和玻璃基板裁切成所需的规格尺寸。然后,于各个透明薄膜和各个玻璃基板上形成进行电极、导线、隔离物(spacer)以及绝缘层。 之后,将透明薄膜与玻璃基板粘合组立形成一个触控面板。然而,上述触控面板所采用的透明电极材料不具压阻特性。因此当使用者触压触控面板时,所述触控面板仅能感测到XY平面上的触压位置,而无法感测到Z方向的触压力道。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其除了可以感测到XY平面上的触压位置之外,还可感测Z方向的触压力道。依据一触控感应装置实施范例。所述触控感应装置具有多个单元区域,且触控感应装置的每一个单元区域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间隔结构。第一基板上具有第一电极层。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对向侧,且第二基板上具有第二电极层。间隔结构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特别是,此触控感应装置的每一个单元区域中具有多个感应单元,且此单元区域中的多个感应单元的感应触发力不完全相同。基于上述,由于上述的触控感应装置的每一单元区域中具有多个感应单元,且此些感应单元的感应触发力不完全相同。因此,当使用者触压此触控感应装置时,透过单元区域中的各感应单元的触发情况即可估算出此单元区域Z方向的触压力道。为让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图2是图I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其中一个单元区域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I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其中一个单元区域的上视示意图。图4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其中一个单元区域的上视示意图。图5至图7是根据数个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其中一个单元区域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其中一个单元区域的示意图。图9是图8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其中一个单元区域的剖面示意图。图10至图13是根据数个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其中一个单元区域的剖面示意图。图14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其中一个单元区域的操作示意图。图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其中一个单元区域的触压阶数与触压力道的关系图。图16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其中一个单元区域的操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0 :触控感应装置100、200 :第一基板102、202 :第一电极层110、210:第二基板112、212 :第二电极层120、220:间隔结构U :单元区域S、SI, I Sx, y :感应单元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图I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图2是图I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其中一个单元区域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I的触控感应装置的其中一个单元区域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I、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10具有多个单元区域U。一般来说,每一个单元区域U的尺寸大致与一个手指的尺寸相当,约为9mmX9mm,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换言的,根据其他实施例,单元区域U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所需而设计得更大或是更小。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感应装置10为电阻式触控感应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110以及间隔结构120。第一基板100上具有第一电极层102。第一基板100可为硬质基板或是软性基板,其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不透光材料、或是其它适用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0是采用硬质基板,然不限于此。第一电极层102是设置在第一基板100的表面上。第一电极层102可为透明导电材料或是非透明导电材料。上述的透明导电材料的材质包括金属氧化物,其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金属氧化物。上述的非透明导电材料包括金属,其例如是铝、铜、银或是其他金属或合金。第二基板110位于第一基板100的对向侧,且第二基板110上具有第二电极层112。第二基板110可为硬质基板或是软性基板,其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不透光材料、或是其它可适用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110是采用软性基板,然不限于此。第二电极层112是设置在第二基板110的表面上。第二电极层112可为透明导电材料或是非透明导电材料。上述的透明导电材料的材质包括金属氧化物,其例如是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金属氧化物。上述的非透明导电材料包括金属,其例如是铝、铜、银或是其他金属或合金。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基板100以及第二基板110是以单纯的空白基板为例来说明。然,不限于此。根据其他实施例,第一基板100以及第二基板110上除了第一电极层102与第二电极层112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元件及/或膜层。举例来说,第一基板100以及第二基板110上还可进一步包括外接导线、控制元件等等。另外,倘若此触控感应装置要整合于显示面板内以构成触控显示面板,第一基板100以及第二基板110上还包括设置有对应的显示元件,其包括显示画素结构等等元件。另外,间隔结构120位于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110之间。特别是,每一个单元区域U中具有多个感应单元S,且每一个单元区域U中的此些感应单元S的感应触发力不完 全相同。根据本实施例,间隔结构120于每一单元区域U中定义出多个感应单元S。如图3所示,单元区域U的多个感应单元S根据其位置标示成SI, I Sx, Y。上述的感应触发力指的是感应单元SI, I Sx,y的各自的最小触发力(minimal trigger force)。而本实施例的单元区域U中的感应单元SI,I Sx,y的中,部分的感应单元SI,I Sx,y的感应触发力相同,但感应单元SI, I Sx, y的感应触发力不完全相同。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是以一个单元区域U具有6X6个感应单元SI, I Sx,y为例。然,不限制每一个单元区域U中的感应单元SI, I Sx, y的数目。倘若每一个单元区域U中的感应单元SI,I Sx,y的数目越多,那么每一个单元区域U的灵敏度越高。反的,若每一个单元区域U中的感应单元SI,I Sx,y的数目越少,那么每一个单元区域U的灵敏度越低。上述的感应单元SI,I Sx,y的数目(即单元区域U的灵敏度)主要可根据触控感应面板的应用而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间隔结构120是位于第一电极层102上。特别是,间隔结构120于此些感应单元SI,I Sx,y中所暴露出的第一电极层102的面积不完全相同。更详细来说,如图3所示,单元区域U中之间隔结构120为网状间隔结构,而网状间隔结构120的各个网口所暴露出的第一电极层102即是对应各个感应单元SI,I Sx,y。特别是,网状间隔结构120的各个网口所暴露出的第一电极层102 (对应各个感应单元SI,I Sx,y)的面积不完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感应装置,其具有多个单元区域,其中该触控感应装置的每一个单元区域包括:一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上具有一第一电极层;一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的对向侧,且该第二基板上具有一第二电极层;以及一间隔结构,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其中该单元区域中具有多个感应单元,且所述感应单元的感应触发力不完全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育承,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