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142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包含显示模组、触控模组及第一篦麻油层。其中,显示模组通过第一黏合层与触控模组连接,并且显示模组与触控模组之间形成第一密闭空间,第一篦麻油层设于第一密闭空间内,藉此达到方便重工以及节省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篦麻油层的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容式触控面板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项电子产品上,例如应用作为笔记型计算机的鼠标板或是一般被配置在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卫星导航系统(GPS)等小型电子产品的屏幕上使用。然而,目前电容式触控面板生产时,显示模组与触控模组贴合时大多采用光学胶带贴合,其中,最大的困扰是现行作业光学胶带贴合时,难以避免气泡所产生的不良率问题,此外,光学胶带重工不易,所以瑕疵品只能报废,再者,当触控面板进入中大型尺寸之后,良率将会因此而更难以提闻。 因此,有人提出利用可重工的光学水胶来进行显示模组与触控模组贴合,但是,此技术还是有良率不高的问题。此外,当利用光学胶或光学水胶贴合时,若是光学胶或光学水胶的厚度不足,则会使得触控模组的走线与显示模组的铁框形成电容效应,进而使触控感应讯号受到干扰而造成感应不佳;若是光学胶或光学水胶的厚度加大,就会有成本上升的问题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以解决所述触控面板不易重工以及成本过高的问题。缘是,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触控面板,包含显示模组、触控模组及第一篦麻油层。其中,所述显示模组通过第一黏合层与触控模组连接,并且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触控模组之间形成第一密闭空间,所述第一密闭空间用来容纳所述第一篦麻油层。举例来说,所述第一黏合层为口字形,黏合的位置位于显示模组及触控模组之间,并且位于显示模组及触控模组的边界,所述第一黏合层可以提供一个足够的厚度使得前述的电容效应不会产生,因此,当所述显示模组通过第一黏合层与触控模组连接时,就会产生一个用来容纳第一篦麻油层的口字形第一密闭空间。此外,触控模组更可包含触控基板及表面玻璃,触控模组与表面玻璃之间可以透过液态光学胶连接,或是透过第二黏合层连接,其中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表面玻璃之间形成一第二密闭空间,所述第二密闭空间用来容纳第二篦麻油层。又,本专利技术更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显示模组;通过一第一黏合层使触控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连接,并且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触控模组之间形成第一密闭空间;提供第一篦麻油层位于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中。这边要特别提到的是,第一黏合层的形状可以是口字形,其黏合的位置位于所述显示模组及所述触控模组之间,并且位于所述显示模组以及所述触控模组的边界,其作用已于前段详述,故不再赘述。此外,触控模组更可包含触控基板以及表面玻璃,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表面玻璃可以透过液态光学胶连接,或是透过第二黏合层连接,其中所述触控基板与所述表面玻璃之间形成一第二密闭空间,所述第二密闭空间用来容纳第二篦麻油层。承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除了可以避免因电容效应而导致触控效果不佳,亦可降低成本,另外,由于第一黏合层或第二黏合层黏贴于较外侧的部分,因此重工方便。兹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优选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触控模组包含触控基板及表面玻璃的流程图。主要组件标号说明200 :显示模组300:第一篦麻油层301 :第一密闭空间310:第二篦麻油层311 :第二密闭空间400:第一黏合层410 :第二黏合层500 :触控模组510 :触控基板520 :液态光学胶530 :表面玻璃540 :边框油墨600 :感应玻璃700 720 :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为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标号标示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触控模组包含触控基板及表面玻璃的流程图。参照图I至图5,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包含显示模组200、触控模组500及第一篦麻油层300,其中,所述显示模组200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模组(Liquid CrystalModule, LCM),此外,所述显示模组200及所述触控模组500之间通过第一黏合层400连接,并且所述显示模组200及所述触控模组500之间会形成第一密闭空间301,所述第一密闭空间301用来容纳所述第一篦麻油层300。举例而言,所述第一黏合层400为厚度约为O. 5毫米的双面胶,所述第一黏合层400的形状为口字形并黏贴在所述显示模组200及所述触控模组500之间介于外侧的时候,前述的口字形自然就会形成所述第一密闭空间301。这边要特别提到的是,篦麻油的材料特性为透明、折射率为I. 48、介电常数为4. 3及黏度为14。由此可见,由于篦麻油的折射率高于空气(折射率为I),因此可以减少光经过第一密闭空间301时,光线产生全反射的问题。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透过第一黏合层400与第一篦麻油层300的效果,使得现有技术的问题得到解决,更进一步言之,当口字形的所述第一黏合层400仅黏贴在所述显示模组200及所述触控模组500之间介于外侧的时候,如果要重工,则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一黏合层400自然会比整个面都用液态光学胶黏贴较为方便刮除,并且由于篦麻油的黏度仅为14,因此重工的时候还可以回收篦麻油以待下次再利用。另外,若是有电容效应的问题则可以透过提高所述第一黏合层400的厚度来解决,此种方式的制作成本自然比起整面都要涂满液态光学胶的黏贴方式低,至于所述第一密闭空间301就可 以透过填入所述第一篦麻油层300来克服相关的折射率问题。另外,填入所述第一篦麻油层300于所述第一密闭空间的方式可以采用类似液晶滴下(One Drop Filling, ODF)的方式填入,以减少填入所述第一篦麻油层300所需耗费的时间。另外,所述触控模组500更可以包含触控基板510以及表面玻璃530,或是所述触控模组500可以是一感应玻璃(one glass sensor) 600,也就是所述感应玻璃600兼具有保护以及感应触控讯号的功效,其中,表面玻璃530及感应玻璃600的材料可以是强化玻璃。当所述触控模组500包含所述触控基板510及所述表面玻璃530的情况时,所述触控基板510及所述表面玻璃530之间除了可以透过传统的液态光学胶520连接(参照图1),亦可以利用第二黏合层410连接,因此所述触控基板510与所述表面玻璃530之间会形成第二密闭空间311,其中所述第二黏合层410可以为口字形,因此所述第二密闭空间311也会因此而形成口字形的形状,使得所述第二密闭空间311可以容纳第二篦麻油层310,其效果及优点类似于第一篦麻油层300的效果并已在前开段落已阐明,故不再赘述。此外,为了美化或美观的目的,在所述表面玻璃530或所述感应玻璃600的一侧可以设有边框油墨540,用来遮住位于边框的电子线路(未绘示)。本专利技术更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步骤700提供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显示模组;一触控模组,其中,所述显示模组通过一第一黏合层与所述触控模组连接,并且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触控模组之间形成一第一密闭空间;一第一篦麻油层,其中,所述第一篦麻油层位于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建廷李国胜赵原德曾建翔施威彤王仪岚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