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强制雾化的吸入染毒进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4087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强制雾化的吸入染毒进样系统,包括文丘里喷嘴,离心分离器、雾化锥、旋风分离器,所述的文丘里喷嘴一端设有受试物进口和高压空气进口,另一端插入离心分离器内,所述的雾化锥设置在离心分离器内,离心分离器通过连接管连接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通过气雾出口连接管连接染毒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文丘里喷嘴和撞击式雾化锥,实现复合雾化,并通过高速离心和旋风式分离器进行二次液滴分离,提高了进入染毒腔体的受试物有效利用率,有效降低雾滴粒径的下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入染毒进样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强制雾化的吸入染毒进样系统
技术介绍
吸入毒性试验是评价可吸入试验样品,如挥发性物质、气溶胶或颗粒物可否经呼吸道吸收及其毒性大小,以便于对试验样品进行毒性分级和标识。吸入染毒进样系统是应用于该试验吸入染毒设备的关键部分。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越细小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越大,粒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可被鼻毛吸留,也可通过咳嗽排出人体,而粒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可随人的 呼吸沉积肺部,甚至可以进入肺泡、血液。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支气管和肺泡。在肺部沉积率最高的是粒径为I微米左右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在肺泡上沉积下来,损伤肺泡和粘膜,弓丨起肺组织病变及其他毒效应。所以,吸入染毒试验,首要目标,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受试物粒径雾化至所需要的大小,理想的受试物粒径范围是1-4微米。目前的吸入染毒设备的雾化系统均为一次性高压雾化技术或利用文丘里原理,雾化效果不是很理想,雾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强制雾化的吸入染毒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文丘里喷嘴,离心分离器、雾化锥、旋风分离器,所述的文丘里喷嘴一端设有受试物进口和高压空气进口,另一端插入离心分离器内,所述的雾化锥设置在离心分离器内,离心分离器通过连接管连接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通过气雾出口连接管连接染毒腔;受试物进入后,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经文丘里喷嘴喷射入离心分离器,进行首次雾化,经文丘里喷嘴喷射出的雾滴撞击在高速旋转的雾化锥上,进行二次雾化,二次雾化后的雾滴,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经连接管进入旋风分离器,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雾滴经气雾出口连接管进入染毒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沁周庆云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