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一个承载单元和一个支撑单元,该承载单元具有一承载端和一固定端,其中该承载端用以将目标物体支撑于其上;该支撑单元包括一支撑架和一支撑元件,其中该支撑架包括一连接元件和一组可枢转地设于连接元件的支撑腿,该支撑元件具有一上端元件和一下端元件,承载单元的固定端与该支撑单元的支撑元件的上端元件可拆连接,该支撑元件自该承载单元延伸至该支撑架并与之可拆连接,由此使得当该支撑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该支撑单元的该支撑元件被该支撑架支撑并与地平面相垂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撑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为目标物体提供支撑以将其支撑位于使用者期望高度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变,各种室外或室内活动也越来越多。在人们举行各种活动,尤其是文体活动时,往往需要使用到支撑装置以为多种设备提供支撑以将其支撑位于使用者期望高度的支撑装置。如当人们在夜间举行文体活动时,人们可能需要照明灯具支撑装置以将照明用灯具设置在适当的高度以为文体活动提供适当的照明;或者人们可能需要支撑装置将音箱等支撑在适当的高度位置,以获得想要的声音效果。人们有时需要支撑装置将标志性物体,如标志牌,设置在适当的高度以使人们在较远距离即可看到此标志性物体,比如在道路施工中,人们就可能需要一个能够提醒行人或司机的标志性 物体,以使行人或司机在很远的地方即可发现此段道路正在施工,以利于人们的交通或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这些为目标物体提供支撑以将其支撑位于使用者期望高度的支撑装置可能是一经安装,其位置就会固定不变,如十字路口的红绿指示灯的支撑装置,公路两旁的交通指示牌的支撑装置等,一经安装就固定在其所处位置直至其被拆除。但也有很多支撑装置是临时性支撑装置,如马拉松运动中的终点指示牌的支撑装置,道路施工中设置的标志性指示牌的支撑装置,因为人们在其上所设置的标志性物体等是临时使用,所以支撑该物体的支撑装置也是临时性装置。当前人们正在使用的支撑装置的结构多种多样。但人们使用支撑装置的主要目的是要将标志性物体或照明用灯具等目标物体支撑位于一定的高度位置,所以人们目前正在使用的支撑装置一般具有一定的高度或者在设置使用时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可将目标物体支撑位于一定的高度位置。但是目前人们正在使用的支撑装置有着诸多缺陷。本身就具有一定高度的支撑装置往往携带和运输不便。而现有的在安装设置后可将目标物体支撑位于一定高度位置的可折叠支撑装置大多结构复杂,安装不便,对其结构和使用不熟悉的使用者难以在短时间内安装和拆卸,增加了其使用的不便。为了解决此问题,有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充气式支撑装置,但该种装置的缺陷也很明显,其在使用过程要考虑到气密性的问题,并且因为其具有一个气囊结构,所以在野外使用时,其气囊结构增加了支撑装置本身的风阻,导致其稳定性明显下降,容易在风中发生摇摆,影响该支撑装置对目标物体的稳定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具有一个可折叠结构,由此使得该支撑装置便于携带和运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具有一个稳定的结构,可为目标物体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以将目标物体支撑在使用者期望的高度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为可拆连接且使用者可在不借助任何外来工具的情况下完成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的支撑单元的支撑元件所包括的各加长件为强度高、重量轻的刚性杆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具有一可折叠支架,该支架对该支撑装置的加长元件的支撑是可调的,从而使该支撑装置即使在地面不平的场所使用,该支撑装置的支架仍可以确保该支撑装置的加长元件与地平面垂直,从而确保目标物体可被支撑位于使用者期望的高度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包括一组稳定元件,由此使得即使该支撑装置在条件较差的野外使用时,该支撑装置仍能为目标物体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对目标物体的支撑高度是可以调节的,从而确保目标物体可被支撑位于使用者期望的高度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没有复杂的结构和精密的部件,其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依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支撑装置包括一承载单元,该承载单元具有一承载端和一固定端,其中该承载端用以将目标物体支撑于其上;和一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包括一支撑架和一支撑元件,其中该支撑架包括一连接元件和一组可枢转地设于连接元件的支撑腿,该支撑元件具有一上端元件和一下端元件,其中承载单元的固定端与该支撑单元的支撑元件的上端元件可拆连接,该支撑元件自该承载单元延伸至该支撑架并与之可拆连接,由此使得当该支撑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该支撑单元的该支撑元件被该支撑架支撑并与地平面相垂直,该支撑元件支撑该承载单元,从而使得位于该承载单元的承载端的目标物体被支撑位于使用者期望的高度位置,当该支撑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该支撑装置被拆卸成各个独立的部件以便于携带和运输。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本专利技术的支撑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制造成本低、条件较差的野外并不影响其使用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I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的结构。图3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支撑单元的支撑元件的加长件的立体图。图4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主要是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支撑架的结构。图5A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是处于工作状态的支撑装置。图5B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是处于折叠状态的支撑装置。图6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侧视图。图7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的结构。图8A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的支撑元件处于伸长状态。·图8B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的支撑元件处于缩短状态。图9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组稳定元件。图10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主要是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支撑架的结构。图IlA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是处于工作状态的支撑装置。图IlB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是处于折叠状态的支撑装置。图12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侧视图。图13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支撑装置的结构。图14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支撑单元的支撑元件的加长件的立体图。图15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主要是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支撑架的结构。图16A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是处于工作状态的支撑装置。图16B为依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该图所示的是处于折叠状态的支撑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之图I至图5B所示,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装置包括一个承载单元10和一个支撑单元20,其中承载单元10设于支撑单元20并被其支撑。如附图之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支撑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载单元(10),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0)具有一承载端(11)和一固定端(12);和一支撑单元(20),其中所述承载单元(10)设于所述支撑单元(20)并被其支撑,所述支撑单元(20)包括一支撑架(21)和一支撑元件(22),所述支撑架(21)包括一连接元件(211)和一组可枢转地设于连接元件(211)的支撑腿(212),所述支撑元件(22)具有一上端元件(221)和一下端元件(222),其中承载单元(10)的固定端(12)与所述支撑单元(20)的支撑元件(22)的上端元件(221)可拆连接,所述支撑元件(22)自所述承载单元(10)延伸至所述支撑架(21)并与之可拆连接,由此使得当所述支撑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支撑单元(20)的所述支撑元件(22)被所述支撑架(21)支撑并与地平面相垂直,所述支撑元件(22)支撑所述承载单元(10),从而使得所述承载单元(10)的目标物体被支撑位于使用者期望的高度位置,当所述支撑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撑装置被拆卸成各个独立的部件以便于携带和运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法,
申请(专利权)人:诸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