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礼福专利>正文

管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980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架结构,包括:一管体,管体两端口内分别嵌设有一锁固单元,每个锁固单元具有一塞件、一间隔环和一卡固件,藉由塞件及卡固件的结构能提供管体与各锁固组件间足够的结合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架结构在进行组装时,仅需将各锁固单元分别嵌设于管体的二端口内即可完成组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架结构能提升管体与内部构件结合的强度,避免管体与内部构件分离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架结构
技术介绍
管架广泛使用于医疗机构的墙壁、浴厕及走道上,在普通百姓家中有年迈老者或行动不便患者的家庭在墙壁、浴厕及走道也较为常见。如图I所示,一种常见管架,包括一管体11及二锁固件12所组成,其中二锁固件12分别设于管体11两端部的二端口 111内,各该锁固件12中央处具有一锁孔121,藉以锁固于预定处,例如墙面或门板等。然而,由于锁固件12与管体11的结合主要通过焊接来达成,结合方式不仅会破坏管体11表面112的美观,而且需焊接作业。 如图2所示,显示另一种常见管架,包括于管体15两端部的二端口 151内塞设有定位件16,定位件16由一固定块161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片162所组成,藉由二固定片162的外径大于管体15端口 151的口径,使定位件16能嵌设于管体15端口 151内,藉由固定件16嵌设的组装方式,得以免除对管体15进行点焊接作业,以降低该管架的组装成本,然而,由于此种型态的管架,仅藉由固定片162外径大于管体15端口 151 口径的方式嵌设于管体15内,常造成管架固定后,当握持于管体15并施以较大力量时,很轻易的就使管体15与定位件16相互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架结构能提升管体与内部构件结合的强度,降低管体与内部构件分离的可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管架结构,包括—管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设有第一端口,第二端部设有的第二端口 ;一第一锁固单元,包含一第一塞件、一第一内环件、一第一间隔环和一第一外环件;所述第一塞件具有一外径大于第一端口口径且嵌设于第一端口内的第一塞部、一自第一塞部端面朝第一端口内延伸的第一颈部、一成形于第一颈部周侧的第一肩部和一贯穿第一塞部及第一颈部的第一锁孔;所述第一内环件具有一套固于第一颈部且抵止于第一肩部的第一内环套部和一自第一内环套部周侧延伸并朝向第一塞部弯折的第一内环抵部,所述第一内环抵部环径大于第一端口口径并嵌设于第一端口内;所述第一间隔环套设于第一颈部,具有一靠抵于第一内环件的第一内端面和一反向于第一内端面的第一外端面;第一外环件具有一套固于第一颈部且抵止于第一外端面的第一外环套部和一自第一外环套部周侧延伸朝向第一塞部弯折的第一外环抵部,第一外环抵部环径大于第一端口口径并嵌设于第一端口内;一第二锁固单元,包含一第二塞件、一第二内环件、一第二间隔环和一第二外环件;所述第二塞件具有一外径大于第二端口口径且嵌设于第二端口内的第二塞部、一自第二塞部端面朝第二端口内延伸的第二颈部、一成形于第二颈部周侧的第二肩部和一贯穿第二塞部及第二颈部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二内环件具有一套固于第二颈部且抵止于第二肩部的第二内环套部和一自第二内环套部周侧延伸并朝向第二塞部弯折的第二内环抵部,所述第二内环抵部环径大于第二端口口径并嵌设于第二端口内,第二间隔环套设于第二颈部,具有一靠抵于第二内环件的第二内端面和一反向于第二内端面的第二外端面;第二外环件具有一套固于第二颈部且抵止于第二外端面的第二外环套部和一自第二外环套部周侧延伸并朝向第二塞部弯折的第二外环抵部,第二外环抵部环径大于第二端口口径并嵌设于第二端口内。所述第一锁固单元的第一塞件具有设于第一颈部且外径大于第一颈部外径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压抵于所述第一外环件的第一外环套部,防止所述第一内环件、第一间隔环和第一外环件脱离于第一塞件。所述第二锁固单元的第二塞件具有设于第二颈部且外径大于该第二颈部外径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压抵于所述第二外环件的第二外环套部,防止所述第二内环 件、第二间隔环和第二外环件脱离于第二塞件。本专利技术的管架结构,通过管体的两端口嵌设有一第一锁固单元和一第二锁固单元具有的塞件外径大于管体端口口径、嵌设于端口内的塞部和各环件具有朝向塞部弯折的环抵部和各环抵部环径大于管体端口口径并嵌设于端口内。本专利技术的管架结构能提升固单元结合于管体内部的强度,避免管体与内部构件的分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一种常见管架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另一种常见管架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第一锁固单元分离、第二锁固单元组合的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显示第一锁固单元、第二锁固单元分解的状态。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分解图,显示第一锁固单元、第二锁固单元分解的状态。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显示第一锁固单元、第二锁固单元组合于管体内的状态。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显示第一锁固单元、第二锁固单元分解的状态。图中标记说明20是管体111是端口112是表面12是锁固件121是锁孔13是焊点151是端口16是定位件161是固定块162是固定片21是第一端部22是第二端部23是第一端口24是第二端口30是第一锁固单元31是第一塞件311是第一塞部312是第一颈部313是第一肩部314是第一锁孔315是第一限位部32是第一内环件321是第一内环套部322是第一内环抵部 33是第一间隔环331是第一内端面332是第一外端面34是第一外环件341是第一外环套部342是第一外环抵部40是第二锁固单元41是第二塞件411是第二塞部412是第二颈部413是第二肩部414是第二锁孔415是第二限位部42是第二内环件421是第二内环套部422是第二内环抵部43是第二间隔环431是第二内端面。D1、D5、D6、D10、D11、D12 是外径D2、D7 是口径D3、D4、D8、D9 是环径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管体20、一第一锁固单元30和一第二锁固单元40 ;管体20,具有一第一端部21、一反向第一端部21的第二端部22、一设于第一端部21的第一端口 23和一设于第二端部22的第二端口 24 ;第一锁固单元30,包含一第一塞件31、一第一内环件32、一第一间隔环33和一第一外环件34 ;第一塞件31具有一外径Dl大于第一端口 23 口径D2且嵌设于第一端口 23内的第一塞部311、一自第一塞部311端面朝向第一端口 23内延伸的第一颈部312、一成形于第一颈部312周侧的第一肩部313和一贯穿第一塞部311及第一颈部312的第一锁孔314 ;第一内环件32具有一套固于第一颈部312抵止于第一肩部313的第一内环套部321和一自第一内环套部321周侧延伸并朝向第一塞部311弯折的第一内环抵部322,且第一内环抵部322环径D3大于第一端口 23 口径D2并嵌设于第一端口 23内;第一间隔环33套设于第一颈部312,具有一靠抵于第一内环件32的第一内端面331和一反向于第一内端面331的第一外端面332 ;第一外环件34具有一套固于第一颈部312抵止于第一外端面332的第一外环套部341和一自第一外环套部341周侧延伸并朝向第一塞部311弯折的第一外环抵部342,且第一外环抵部342环径D4大于第一端口 23 口径D2并嵌设于第一端口 23内;如图6所示,当第一内环件32、第一间隔环33及第一外环件34依序套固于第一塞件31的第一颈部312后,第一塞件31具有设于第一颈部312且外径D5大于第一颈部312外径D6的第一限位部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架结构,包含:一管体,具有一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设有第一端口,第二端部设有的第二端口;一第一锁固单元,包含一第一塞件、一第一内环件、一第一间隔环和一第一外环件;所述第一塞件具有一外径大于第一端口口径且嵌设于第一端口内的第一塞部、一自第一塞部端面朝第一端口内延伸的第一颈部、一成形于第一颈部周侧的第一肩部和一贯穿第一塞部及第一颈部的第一锁孔;所述第一内环件具有一套固于第一颈部且抵止于第一肩部的第一内环套部和一自第一内环套部周侧延伸并朝向第一塞部弯折的第一内环抵部,所述第一内环抵部环径大于第一端口口径并嵌设于第一端口内;所述第一间隔环套设于第一颈部,具有一靠抵于第一内环件的第一内端面和一反向于第一内端面的第一外端面;第一外环件具有一套固于第一颈部且抵止于第一外端面的第一外环套部和一自第一外环套部周侧延伸朝向第一塞部弯折的第一外环抵部,第一外环抵部环径大于第一端口口径并嵌设于第一端口内;一第二锁固单元,包含一第二塞件、一第二内环件、一第二间隔环和一第二外环件;所述第二塞件具有一外径大于第二端口口径且嵌设于第二端口内的第二塞部、一自第二塞部端面朝第二端口内延伸的第二颈部、一成形于第二颈部周侧的第二肩部和一贯穿第二塞部及第二颈部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二内环件具有一套固于第二颈部且抵止于第二肩部的第二内环套部和一自第二内环套部周侧延伸并朝向第二塞部弯折的第二内环抵部, 所述第二内环抵部环径大于第二端口口径并嵌设于第二端口内,第二间隔环套设于第二颈部,具有一靠抵于第二内环件的第二内端面和一反向于第二内端面的第二外端面;第二外环件具有一套固于第二颈部且抵止于第二外端面的第二外环套部和一自第二外环套部周侧延伸并朝向第二塞部弯折的第二外环抵部,第二外环抵部环径大于第二端口口径并嵌设于第二端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礼福
申请(专利权)人:游礼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