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阻尼变参数的套塞式粘滞阻尼器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9754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阻尼变参数的套塞式粘滞阻尼器及其设计方法。所述可实现阻尼变参数的套塞式粘滞阻尼器包括:两端用端盖密封、其内填充阻尼介质的缸体;位于缸体内的无轴向间隙活塞,其轴向端面设有套塞安装孔;连接无轴向间隙活塞的活塞导杆;安装在套塞安装孔内的带阻尼孔套塞件和无阻尼孔套塞件,带阻尼孔套塞件的轴心设有阻尼孔。其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带阻尼孔套塞件组合;安装或更换带阻尼孔套塞件;密塞不用的套塞安装孔;完成变参数后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和方法简单,设计快速。依此法进行孔隙式粘滞阻尼器的开发,加工,实验工作,可大大提高效率和减少物力成本,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土木建筑工程结构消能减振(震)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地震和风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为抗拒这两种自然灾害而奋斗。随着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防与抵御地震和风灾害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结构减振(震)控制技术作为抗御地震或强风的一种有效方法,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并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结构减振(震)控制方法改变了通过提高结构刚 度、强度和延性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抗风能力的传统方法,而是通过调整或改变结构动力特性的途径,改变结构的震动反应,有效地保护结构在地震或强风中的安全。在加入消能减振(震)器来控制结构的地震和风振反应的消能减振(震)方法是结构减振(震)控制技术中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经济的减振(震)方法。粘滞阻尼器是属于发展中的结构减振(震)控制技术中的一种被动控制技术。粘滞阻尼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消能装置,它安装于大型结构工程(如大型桥梁和高层建筑)的某些部位,如节点。在风载荷或地震作用时,阻尼器具有足够的初始刚度,处于弹性状态,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抗侧向刚度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当出现中、强地震、强风、爆炸或其他形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实现阻尼变参数的套塞式粘滞阻尼器,包括:??两端用端盖(7)密封、用紧固环(9)密封加固、其内空间处填充阻尼介质(11)的缸体(1);??位于缸体(1)内的无轴向间隙活塞(2),其轴向端面设有套塞安装孔(6),其径向外表面配置有密封挡圈(12)和起导向作用的金属导向带(13);??一端连接无轴向间隙活塞(2)、另一端伸出缸体(1)外与连接附耳(8)相联的活塞导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塞式粘滞阻尼器还包括安装在套塞安装孔(6)内的带阻尼孔套塞件(3)和无阻尼孔套塞件(5),带阻尼孔套塞件(3)的轴心设有阻尼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强唐璐宁响亮陈彦北郝红肖张银喜孔令俊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