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硅钒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9399 阅读:4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氮化硅钒合金,其组成为:钒52~55wt%,氮13~15wt%,硅6%~10wt%,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钒和氮的质量比为3.6-4.5。所述的氮化硅钒合金可以通过高温自蔓延反应制备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氮化硅钒合金通过在合金中添加和控制元素硅的含量,并控制作为主要元素的钒和氮的含量及其比例,显著提高了其吸收率及其稳定性,而且是目前最节钒的钒系微合金,具有优异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合金制备
,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氮化硅钒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钢的合金化通常以锰系、硅系为主;微合金是指在主铁合金的基础上再添加微量的铌、钒、钛等碳氮物形成元素的铁合金,广泛应用生产高强度钢筋、低合金高强度钢、管线钢、H型钢、中厚板等。微合金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添加的碳氮化物形成元素,在钢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中通过“溶解一析出”行为强化钢的力学性能;(2)加入量很少,钢的强化机制主要是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3)钢的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技术相辅相成,是微合金化钢设计和生产的重要前提。大量钒氮微合金化钢工业规模应用表明增加氮含量能提高钢的屈服强度,主要原因在于钢中氮含量的增加能够降低析出相长大的趋势,从而能够使得析出相颗粒变细,从而充分发挥钒在钢中的强化作用。在高强度低合金钢中,氮化钒铁的使用可以有效强化和细化晶粒。 现有技术中钒系微合金主要有钒铁(FeV50、FeV80)、钒氮合金(V78N12)、氮化钒铁(FeV55Nl I、FeV45N9 )三大类。目前,钒氮合金和氮化钒铁已成为高强度钢筋普遍采用的微合金化工艺。当前我国钢筋的年产量约I. 3亿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化硅钒合金,其特征在于组成为:钒52~55?wt%,氮13~15?wt%,硅6%~10wt%,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钒和氮的质量比为3.6?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国臣张光德于成智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鑫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