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膜分离
技术介绍
常用的膜制备方法(主要是浸没沉淀相转化法、溶剂蒸发法等)均需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在聚合物膜制备过程中主要起以下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溶剂作为溶解介质,与成膜聚合物、各种添加剂混合形成均相铸膜液。另一方面,相转化过程中溶剂对膜的结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中,有机溶剂和非溶剂(常用水)的溶剂交换导致了相转化的发生。制膜过程常用的有机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DMF),N, N-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吡咯烷酮(NMP)等。制膜过程 大量使用有机溶剂有以下缺点。首先,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有害。例如,DMF往往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肝和肾有毒性,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甚至有报道称DMF会引起癌症和染色体畸变。DMAc将会造成肝的损害,引起中毒性肝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m3。其次,使用有机溶剂的成本较高。由于有机溶剂在铸膜液中所占质量比通常为60%-90%,成本较高。第三,有机溶剂回收难度大。有机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孔径可控多孔膜的无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制备过程将乙醇,去离子水和氨水按体积比(160?400):20:(3?10)依次加入到容器中,磁力搅拌5?10min,超声处理5?10min,然后再恒温20?50℃及搅拌下,(2?10):20的正硅酸乙酯,反应24?48h,再按与容器中去离子水体积比为(1?5):20的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24h,采用离心分离10min,转速为10000rpm,收集粉末放入90℃烘箱中烘干24?48h,研磨后得直径为(50?300)nm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2)反应成膜和致孔过程将单体甲基丙烯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