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临床诊断的眼底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670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1:27
一种用于临床诊断的眼底成像设备,由光源组件、二维扫描组件、中继透镜组件、探测器组件和视场靶标组件构成。该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临床诊断的视网膜成像设备,利用视场靶标组件固定病人观测方向,通过二维扫描组件完成对人眼视网膜扫描,探测器组件及其光放大器对视网膜反射回的信号信号进行光学放大以增强图像信噪比,共焦信号探测获取视网膜高分辨率图像,该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用于临床诊断的眼底成像设备,通过中继透镜组件之大视场透镜特殊设计来减小成像视场中的场曲与像差影响,通过目镜调节实现30°-60°角大视场成像,通过光源光纤输入和光信号光纤输出的方案实现了一种设计紧凑适用临床的高分辨率眼底成像设备,大幅改善传统眼底照相系统的成像质量,大幅增加成像视场,增强设备临床可操作性,尤其能在视网膜反射微弱信号光条件下获取人眼视网膜高分辨率图像,用于眼底疾病的临床诊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眼底成像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临床诊断,设计紧凑使用方便的眼底成像设备,该设备能在30° -60°角范围内对人眼视网膜进行扫描成像,获取眼底全视场图像信息,为眼底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技术介绍
眼底成像设备,一直是眼科疾病诊疗领域的重要科学与临床仪器,是协助眼科医生进行眼底疾病诊疗的重要辅助设备;1999年美国专利US5892569、US5923399、US3944341等都提出了通过扫描成像获取人眼视网膜相关图像的信息,也提出了实现宽视场眼底成像方面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专利号为US5825533 (1998)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通过两个独立的扫描振镜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同步扫描,以实现共焦扫描成像。但该专利仅给出了简单的二维扫描基本原理,没有提到大视场扫描的概念,专利号分别为US5491524、US7489405B2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光学相干层析系统的基本原理性装置,但没有提出像差校正的概念,无法实·现高分辨率成像的功能,更没有解决大视场与高分辨率成像共存的问题。中国专利ZL99115053. 8(1999)的专利技术专利等,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光学技术的视网膜成像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临床诊断的眼底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要由光源组件、二维扫描组件、中继透镜组件、视场靶标组件和探测器组件构成,从光源组件发出的信标光经准直透镜准直后进入二维扫描组件形成面扫描平行光,面扫描平行光经中继透镜组件进行像差校正与平场校正处理,缩束后照明在人眼瞳孔,经人眼瞳孔聚焦到眼底,从眼底返回的信号光原光路返回,经分光镜进入探测器组件,获取眼底返回的光信号并完成图像重构,视场靶标组件用于固定人眼观测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