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620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0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直管段的管状接头本体,接头本体内径与直管段的外径配合连接,接头本体端部设有外螺纹配合连接锁紧螺帽,所述的接头本体端部外螺纹内侧设有扩径孔,扩径孔底部安装有,套接直管段的密封圈,密封圈与锁紧螺帽之间设有锁紧直管段的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由一个外径配合扩径孔内径的外圈和一个内径配合直管段外径的内圈构成,外圈和内圈相互啮合,啮合面为锥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设于扩径孔底部,套接直管段的密封圈结构,结合由相互啮合的外圈和内圈构成的锁紧装置在锁紧直管段的同时达到密闭连接的技术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
技术介绍
现有管道连接的装置通常采用接头连接、在一些塑料水暖管中也有采用三通管、直接管、弯管等连接。接头与塑料水暖直管段的连接采用热熔焊接连接或者通过锁紧螺帽的锁紧连接,上述两种连接方式热熔焊接连接由于需要采用热熔器等耗能部件连接,连接过程复杂繁琐。采用锁紧螺帽的锁紧连接,由于是利用锁紧螺帽内置的卡环卡紧直管段的方式达到紧固连接的技术目的,随着长时间使用锁紧螺帽往往容易松动导致接头连接处漏水。例如中国技术专利200420102227. 9中公开了一种模具冷却管路的快速接头,由管体、密封圈、环型压板和紧固螺母构成;管体的轴截面呈近似“T”型,管体的凸肩及·靠近凸肩的一段位于模具的冷却孔内,密封圈位于模具的冷却孔内、并套在冷却孔内的管体的外周;管体的其余部分位于模具的冷却孔外;环型压板位于密封圈与紧固螺母之间并且固定于模具的冷却孔口,阻止密封圈位移。该种快速接头并没有提及如何防止锁紧螺帽松动以及提闻密封性能的技术提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连接紧固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一种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直管段的管状接头本体,接头本体内径与直管段的外径配合连接,接头本体端部设有外螺纹配合连接锁紧螺帽,所述的接头本体端部外螺纹内侧设有扩径孔,扩径孔底部安装有,套接直管段的密封圈,密封圈与锁紧螺帽之间设有锁紧直管段的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由一个外径配合扩径孔内径的外圈和一个内径配合直管段外径的内圈构成,外圈和内圈相互啮合,啮合面为锥面结构。该种采用设于扩径孔底部套接直管段的密封圈结构,结合由相互啮合的外圈和内圈构成的锁紧装置在锁紧直管段的同时达到密闭连接的技术效果。当然的内圈是套在直管段外周的。上述密封圈与锁紧螺帽之间设置的锁紧直管段的锁紧装置,在锁紧螺帽螺旋锁紧过程中,锁紧装置由于受到锁紧螺帽轴向推力,利用锁紧装置的外圈和内圈啮合面的锥面结构,使得内圈不断锁紧直管段达到锁紧目的。密封圈也是受到锁紧螺帽螺旋锁紧过程中推力的,由此引起密封圈径向变形进一步提高与直管段外壁的接触密封效果。所述的内圈圆周上设有轴向的断裂,使得内圈直径可以变形缩小达到抱紧直管段的技术目的。所述的内圈圆周内侧设有环形凸缘进一步锁紧直管段。所述的锁紧装置的外圈和内圈相互装配后为圆管段结构,圆管段一端接触密封圈,另一端接触锁紧螺帽;所述的圆管段接触锁紧螺帽一端,在锁紧螺帽未锁紧状态下该端头伸出扩径孔外端面,在锁紧螺帽锁紧状态下该端头接触扩径孔外端面。该种锁紧安装方式由于锁紧装置的圆管段结构和密封圈均受到较大的轴向力,锁紧后密封圈为公知的弹性物质制造,利用密封圈的变形复位力以及圆管段弹性变形力,使得锁紧螺帽与接头本体端部外螺纹之间的螺纹啮合之间受到轴向力防止锁紧螺帽松动。所述的接头本体为弯管结构,弯管两端端部均设有外螺纹配合连接的锁紧螺帽;弯管两端端部外螺纹内侧 均设有扩径孔,扩径孔底部均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与锁紧螺帽之间均设有锁紧直管段的锁紧装置,方便连接两个直管段。本技术采用设于扩径孔底部,套接直管段的密封圈结构,结合由相互啮合的外圈和内圈构成的锁紧装置在锁紧直管段的同时达到密闭连接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本技术一种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直管段3的管状接头本体I,接头本体I内径与直管段3的外径配合连接,接头本体I端部设有外螺纹配合连接锁紧螺帽2,接头本体I端部外螺纹内侧设有扩径孔,扩径孔底部安装有套接直管段3的密封圈4,密封圈4与锁紧螺帽2之间设有锁紧直管段3的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由一个外径配合扩径孔内径的外圈5和一个内径配合直管段3外径的内圈6构成,夕卜圈5和内圈6相互啮合,啮合面为锥面结构。作为结构优选内圈6圆周上设有轴向的断裂,断裂处为线性结构。内圈6圆周内侧设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的数量可以为两条以上。锁紧装置的外圈5和内圈6相互装配后为圆管段结构,圆管段一端接触密封圈4,另一端接触锁紧螺帽2 ;所述的圆管段接触锁紧螺帽2 —端,在锁紧螺帽2未锁紧状态下该端头伸出扩径孔外端面,在锁紧螺帽2锁紧状态下该端头接触扩径孔外端面。上述“该端头”指的是圆管段接触锁紧螺帽2端部。接头本体I为弯管结构,弯管两端端部均设有外螺纹配合连接的锁紧螺帽2 ;弯管两端端部外螺纹内侧均设有扩径孔,扩径孔底部均安装有密封圈4,密封圈4与锁紧螺帽2之间均设有锁紧直管段3的锁紧装置,方便连接两个直管段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直管段(3)的管状接头本体(I),接头本体(1)内径与直管段(3)的外径配合连接,接头本体(I)端部设有外螺纹配合连接锁紧螺帽(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本体(I)端部外螺纹内侧设有扩径孔,扩径孔底部安装有套接直管段(3)的密封圈(4),密封圈(4)与锁紧螺帽(2)之间设有锁紧直管段(3)的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由一个外径配合扩径孔内径的外圈(5)和一个内径配合直管段(3)外径的内圈(6)构成,夕卜圈(5)和内圈(6)相互哨合,哨合面为锥面结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6)圆周上设有轴向的断裂。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6)圆周内侧设有环形凸缘。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装置的外圈(5)和内圈(6)相互装配后为圆管段结构,圆管段一端接触密封圈(4),另一端接触锁紧螺帽(2);所述的圆管段接触锁紧螺帽(2) —端,在锁紧螺帽(2)未锁紧状态下该端头伸出扩径孔外端面,在锁紧螺帽(2)锁紧状态下该端头接触扩径孔外端面。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本体(I)为弯管结构,弯管两端端部均设有外螺纹配合连接的锁紧螺帽(2);弯管两端端部外螺纹内侧均设有扩径孔,扩径孔底部均安装有密封圈(4),密封圈(4)与锁紧螺帽(2)之间均设有锁紧直管段(3)的锁紧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直管段的管状接头本体,接头本体内径与直管段的外径配合连接,接头本体端部设有外螺纹配合连接锁紧螺帽,所述的接头本体端部外螺纹内侧设有扩径孔,扩径孔底部安装有,套接直管段的密封圈,密封圈与锁紧螺帽之间设有锁紧直管段的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由一个外径配合扩径孔内径的外圈和一个内径配合直管段外径的内圈构成,外圈和内圈相互啮合,啮合面为锥面结构。本技术采用设于扩径孔底部,套接直管段的密封圈结构,结合由相互啮合的外圈和内圈构成的锁紧装置在锁紧直管段的同时达到密闭连接的技术效果。文档编号F16L19/07GK202674618SQ20122034743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陈建伟 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漏水的静音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直管段(3)的管状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内径与直管段(3)的外径配合连接,接头本体(1)端部设有外螺纹配合连接锁紧螺帽(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本体(1)端部外螺纹内侧设有扩径孔,扩径孔底部安装有套接直管段(3)的密封圈(4),密封圈(4)与锁紧螺帽(2)之间设有锁紧直管段(3)的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由一个外径配合扩径孔内径的外圈(5)和一个内径配合直管段(3)外径的内圈(6)构成,外圈(5)和内圈(6)相互啮合,啮合面为锥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业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