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修昌珉专利>正文

中间包开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44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间包开浇装置,包括装有锆芯[7]的水口,其特征是:水口[6]上端不高于其周围中间包下底的上表面,水口[6]中装有填充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为冶炼设备中的一种中间包开浇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钢坯的连铸生产需要使用中间包,中间包的开浇是通过水口的打开来实现的。目前,小方坯的连铸机多使用中间包定径水口。由于中间包的内部衬有耐火材料,致使安装在钢包底部的水口必须要有一定的长度,当大包的钢水注入中间包后,为解决一部分钢水流入水口中,因降温凝固而使钢水不能自动开浇的问题,一般是在中间包的水口中装入填料(引流沙),并将水口内孔的下端封堵。当需开浇时,打开水口下端的封堵处,水口内部的填料在重力作用下掉落下来,钢水得以从水口中流出,实现自动开浇。但此种填料开浇水口存在以下的缺点人工灌装填料需在高温下进行,费时费力;自动开浇率不高(一般为60~70%),水口内的填料因与高温的钢水接触,很容易烧结而使水口管口缩小甚至堵塞,需要人工烧氧才能将其打开,影响了实际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解决上述矛盾的中间包开浇装置。本专利技术包括装有锆芯的水口,其技术方案为水口上端高于其周围中间包下底的上表面,水口中装有填充物。一般情况下,填充物可采用现场填装的沙子,也可以在水口内预装沙子后再安装在中间包上,这样便要求在装沙后将水口的端口封闭。当首先进入中间包的钢水温度较低时,可使用上端高出中间包底面的水口,这样,温度较低的钢水便不会进入水口中而堵塞水口。本专利技术的填充物也可以使用支撑式结构,它包括与水口内孔的上端配合的塞子,塞子下方有支撑杆。对于这种结构,水口的内孔最好为上大下小的异径孔,使支撑杆的下落更为容易。水口内孔上端可通过缩径套或填料缩小其直径。在支撑杆支撑塞子的结构中,塞子既可以为下落式,也可为上浮式。下落式塞子一般全部位于水口的内孔中,并与水口的上端口配合,它与上端口之间还可以通过密封物如密封胶等密封。其具体结构可采用柱形或球形。对于柱形塞子,其下部最好呈倒锥形以便在其下落时起导向作用。本专利技术下落形塞子的上部应为锥形,则它与水口内孔端口之间的间隙可用于填装密封物。为实现这一目的,水口上端口也可呈喇叭状。另外,对于塞子下落式的本专利技术,其支撑杆的下端可与固定于水口下端口处的挡块配合,当需要打开水口时,敲击挡块使其脱落则支撑杆和塞子下落,实现开浇。而为了对支撑杆的下落起导向作用,水口内孔也应设计为上大下小的异径孔。而且,其变径处最好为锥面以适应塞子的形状。当采用上浮式塞子时,它可以采用上大下小的异径体,其下部位于水口的内孔,支撑杆下端伸出水口。对于中间包快换水口,可以再通过一加长套管接一加长杆,该加长杆穿过滑动水口。具体加工时,还可将水口上端口及塞子的下部最好呈相适应的锥形。另外,为有效避免水口堵塞或出现“冷钢”现象,水口上端口与锆芯下端口的直径比可选为1.2-2∶1。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二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三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四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五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六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7为实施例七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其中,1、密封球,2、缩径套,3、填料,4、支撑杆,5、座砖,6、水口,7、锆芯,8、挡块,9、密封填料,10、塞子,11、封口,12、沙子,13、封口,14、下滑块,15、加长套管,16、加长杆。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用于中间包定径水口,它包括安装在中间包下底的水口6,它为一体式结构。水口6通过其外表面上的台阶面与中间包上的座砖5上表面配合,水口6的上部突出于中间包下底的上表面。锆芯7嵌于水口6的下部,其内径与水口6下部的内径一致,其上粘接有封闭锆芯7下端口的挡块8。水口6内孔为异径孔,其中部带有连接上部较大部分和下部较小部分的锥面,水口6上端口直径为锆芯7下端口直径的1.4倍。在水口6的上端口处通过台阶面装有一缩径套2,缩径套2的内径小于其下方水口6的内径。本实施例的填充物为下落式结构,它包括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上端支撑密封球1,密封球1与缩径套2的内壁配合,密封球1的上表面与缩径套2上表面的间隙中有密封物。支撑杆4的下端与挡块8配合。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球1在开浇时下落。实施例二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用于中间包定径水口,它包括安装在中间包下底的水口6,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水口6通过其外表面上的台阶面与中间包上的座砖5上表面配合,水口6的上部突出于中间包下底的上表面。锆芯7嵌于水口6的下部,其内径与水口6下部的内径一致,其上粘接有封闭锆芯7下端口的挡块8,水口6上端口直径为锆芯7下端口直径的1.6倍。水口6内孔为异径孔,其中部带有连接上部较大部分和下部较小部分的锥面。在水口6的上端口有一台阶面,其上方的水口6孔呈喇叭状。本实施例的填充物为下落式结构,它包括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上端支撑柱形塞子10,塞子10的上部带有一锥度,塞子10的上部与喇叭状水口孔之间装有密封填料9。支撑杆4的下端与挡块8配合。本实施例中的塞子10在开浇时下落。实施例三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用于中间包定径水口,它包括安装在中间包下底的水口6,它为一体式结构。水口6通过其外表面上的台阶面与中间包上的座砖5上表面配合,水口6的上部突出于中间包下底的上表面。锆芯7嵌于水口6的下部,其内径与水口6下部的内径一致。水口6内孔为异径孔,其中部带有连接上部较大部分和下部较小部分的锥面,水口6上端口直径为锆芯7下端口直径的1.8倍。水口6的上端口呈喇叭。本实施例的填充物为上浮式结构,它包括下端伸出水口6内孔的支撑杆4。塞子10位于支撑杆4的上端,其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与水口上端口相配合的锥形,塞子10周边与水口6的喇叭口之间填充有密封物9。实施例四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用于中间包定径水口,它包括安装在中间包下底的水口6,它为一体式结构。水口6通过其外表面上的台阶面与中间包上的座砖5上表面配合,水口6的上部突出于中间包下底的上表面。锆芯7嵌于水口6的下部。水口的上端面高于中间包下底的上表面,其上端口的直径为锆芯下端口直径的2倍,水口内孔中装有沙子12,其上下端口分别通过封口11、13封闭。实施例五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用于中间包快换水口,它包括安装在中间包下底的水口6,它为一体式结构。水口6通过其下部的台阶面与底座配合。本实施例水口的上部位置、内孔形状以及与其内孔配合的塞子和支撑杆与实施例三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底座上的下方为下滑块14,支撑杆4的下端通过加长套管15与加长杆16连接,加长杆16由下端口穿出下滑块14。实施例六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用于中间包快换水口,它包括安装在中间包下底的水口6,它为一体式结构。水口6通过其下部的台阶面与底座配合。本实施例一水口6的上部位置、内孔形状以及与其内孔配合的塞子10和支撑杆4与实施例二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底座上的下方为下滑块14,支撑杆4的下端抵在下滑块14的上端面上。实施例七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用于中间包快换水口,它包括与中间包上的底座通过台阶面配合的水口6,锆芯7装于水口6内,锆芯7内孔的上部为锥面。水口6的上端面高于中间包下底的上表面,其上端口的直径为锆芯7下端口直径的2倍,水口6内孔中装有沙子12,其上端口通过封口11封闭,下端口由下滑块14封闭。权利要求1.一种中间包开浇装置,包括装有锆芯的水口,其特征是水口上端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昌珉
申请(专利权)人:修昌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