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428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包括箱体、第一进线机构、第二进线机构、第一进线电缆桩头、第二进线电缆桩头、压变电缆桩头、第一出线电缆桩头、第二出线电缆桩头、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所述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包括开关框架、双合操作机构、传动部件和主回路部件,所述双合操作机构安装在开关框架的前端,双合操作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到传动部件,传动部件连接到主回路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开关和开关柜的使用数量,有效降低了成本;完善双电源切换开关的功能单一的缺点,实现了电源的切换、开合、检修等多种功能一体;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高效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气开关方面,尤其是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
技术介绍
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是额定电压为12 24kV的开关设备,是由不锈钢本体、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中压三工位负荷开关和其他电子元器件所组成。可以实现电源的切换、开合、检修等多种功能以一体的组合电器。目前应用的方式是,采用两台开关柜,柜内配有负荷开关、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电器元件,通过两台开关柜之间的切换使用来实现更改、开合、检修线路,这样成本相对较高。而且遇到线路故障时,不能快速切换,使用户在经济上蒙受较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能够实现电源的切换、开合、检修等多种功能一体,并且能够减少开关和开关柜的使用数量,有效降低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包括箱体、第一进线机构、第二进线机构、第一进线电缆桩头、第二进线电缆桩头、压变电缆桩头、第一出线电缆桩头、第二出线电缆桩头、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所述箱体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和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箱体内部中间装有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箱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装有第一进线电缆桩头和第二进线电缆桩头,箱体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进线电缆桩头和第二进线电缆桩头,箱体的中下侧装有压变电缆桩头,第一进线电缆桩头通过铜棒与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的动触头端连接,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的静触头端通过铜排与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的左侧动触头连接;第二进线电缆桩头通过铜棒与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的静触头端连接,同时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的静触头端通过铜排与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的右侧动触头连接;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的左侧静触头端通过铜排与第一出线电缆桩头连接,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的右侧静触头端通过铜排与第二出线电缆桩头连接;所述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包括开关框架、双合操作机构、传动部件和主回路部件,所述双合操作机构安装在开关框架的前端,双合操作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到传动部件,传动部件连接到主回路部件。作为优选,所述双合操作机构包括电动单元组件、槽轮组件、左弹簧储能组件和右弹簧储能组件,所述电动单元组件连接到槽轮组件,槽轮组件的左侧连接有左弹簧储能组件。作为优选,所述槽轮组件包括左分合指示、右分合指示、左拐臂、右拐臂、槽轮、主轴和机架,所述左分合指示与左拐臂连接,右分合指示和右拐臂连接,槽轮的中心焊接有主轴,主轴安装在机架的中心孔上,使槽轮位于机架的中部,槽轮的左侧与左拐臂配合安装,槽轮的右侧与右拐臂配合安装。作为优选,所述槽轮上开有三段曲线槽,分别为左抛物线槽、圆弧槽和右抛物线槽,所述圆弧槽位于左抛物线槽和右抛物线槽之间,左拐臂和右拐臂上均安装有滚轮,左拐臂和右拐臂上的滚轮可在槽轮的三段曲线槽中滑动。作为优选,所述圆弧槽以主轴的轴心为圆心,圆弧槽的长度为180°。作为优选,所述左弹簧储能组件包括第一轴、第一拐臂、第一弹簧、第二拐臂和第一输出连杆,所述第一轴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拐臂的一端焊接在第一轴上,第一拐臂的另一端安装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二拐臂的一端安装到第一轴上,第二拐臂的另一端安装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第二拐臂的另一端还连接到第一输出连杆;所述右弹簧储能组件包括第二轴、第三拐臂、第二弹簧、第四拐臂和第二输出连杆,所述第二轴固定在机架上,第三拐臂的一端焊接在第二轴上,第三拐臂的另一端安装第二弹簧的一端,第四拐臂的一端安装到第二轴上,第四拐臂的另一端安装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第四拐臂的另一端还连接到第二输出连杆。作为优选,所述电动单元组件包括第一按钮、第二按钮、操作轴、电机、离合器和减速器,电机安装在减速器上,减速器上安装有离合器,操作轴固定在离合器上,机架上设有 电连接到电机上的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两个输出轴和6对动作拐臂,所述每个输出轴上连接有3对动作拐臂,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到第一输出连杆和第二输出连杆。作为优选,所述主回路部件包括第一端头螺栓、第一双通绝缘套管、导向触头、第一梅花触头、绝缘套、滑套、导电套、第二梅花触头、螺纹盖、静触头、绝缘罩、第二双通绝缘套管和第二端头螺栓,所述导向触头涛套设有第一双通绝缘套管和导电套,导电套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梅花触头和第二梅花触头,导电套的外部设有滑套,滑套的外部设有绝缘套,滑套的外端部设有螺纹盖,导向触头的外端部设有第一端头螺栓;静触头上套设有第二双通绝缘套管,静触头的两端分别设有绝缘罩和第二端头螺栓;所述静触头的位置与导向触头的位置对应。作为优选,所述箱体是由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的密封箱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减少了开关和开关柜的使用数量,有效降低了成本;完善双电源切换开关的功能单一的缺点,实现了电源的切换、开合、检修等多种功能一体;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高效性。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中中压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中中压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的左视图;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中中压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中中压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中中压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中双合操作机构的主视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中中压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中双合操作机构的左视图;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中中压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中双合操作机构的俯视图; 图12是本技术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中中压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中双合操作机构的后视图;图13是本技术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中中压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中双合操作机构的立体图;图14是本技术一种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中中压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中主回路部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2,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包括箱体39、第一进线机构40、第二进线机构41、第一进线电缆桩头42、第二进线电缆桩头44、压变电缆桩头43、第一出线电缆桩头45、第二出线电缆桩头47、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46、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48、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49,所述箱体39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48和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49,箱体39内部中间装有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46,箱体39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装有第一进线电缆桩头42和第二进线电缆桩头44,箱体39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进线电缆桩头42和第二进线电缆桩头44,箱体39的中下侧装有压变电缆桩头43,第一进线电缆桩头42通过铜棒与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48的动触头端连接,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48的静触头端通过铜排与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46的左侧动触头连接;第二进线电缆桩头44通过铜棒与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49的静触头端连接,同时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49的静触头端通过铜排与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4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压双电源组合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39)、第一进线机构(40)、第二进线机构(41)、第一进线电缆桩头(42)、第二进线电缆桩头(44)、压变电缆桩头(43)、第一出线电缆桩头(45)、第二出线电缆桩头(47)、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46)、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48)、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49),所述箱体(39)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48)和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49),箱体(39)内部中间装有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46),箱体(39)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装有第一进线电缆桩头(42)和第二进线电缆桩头(44),箱体(39)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进线电缆桩头(42)和第二进线电缆桩头(44),箱体(39)的中下侧装有压变电缆桩头(43),第一进线电缆桩头(42)通过铜棒与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48)的动触头端连接,第一三工位负荷开关(48)的静触头端通过铜排与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46)的左侧动触头连接;第二进线电缆桩头(44)通过铜棒与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49)的静触头端连接,同时第二三工位负荷开关(49)的静触头端通过铜排与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46)的右侧动触头连接;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46)的左侧静触头端通过铜排与第一出线电缆桩头(45)连接,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46)的右侧静触头端通过铜排与第二出线电缆桩头(47)连接;所述压气式双电源负荷开关(46)包括开关框架(23)、双合操作机构(21)、传动部件和主回路部件(22),所述双合操作机构(21)安装在开关框架(23)的前端,双合操作机构(21)的输出端连接到传动部件,传动部件连接到主回路部件(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顾学明翁建林施新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泰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