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线路三联耐张串用屏蔽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355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500kV线路三联耐张串用屏蔽环,还包括联板,所述屏蔽环包括环体、两支架和两紧固件,所述环体为跑道型,所述两支架对称分布在环体上,所述其中一支架的两端固接所述环体的其中一侧边上,所述两支架的顶端分布设置用于连接耐张串金具的两紧固件,所述两紧固件为矩形块,并开有用于螺栓连接的通孔,所述屏蔽环通过所述两紧固件连接在联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屏蔽环设计安装在联板上,优化了串型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500kV线路三联耐张串用屏蔽环。技术背景目前,输电线路中导线通过连接金具,包括线夹、挂板、联板、螺栓等,实现输电导线到高压铁塔的挂接,然而,由于金具部件形状固有的棱角,在超高电压下,其表面的电位梯度超过临界值,就会产生电晕放电现象,该放电现象会消耗能源,造成电力损耗,而且还会产生无线电干扰,为了控制电晕,降低其带来的危害,通常在输电导线与联板相接处设置有屏蔽环对连接金具进行屏蔽,减少连接金具间的电晕放电。 我国目前500kv的输电线路中,一般在绝缘子耐张串和包括线夹、挂板、螺栓等金具的旁边设置既有均压作用又有屏蔽作用的环状装置,叫均压屏蔽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500kV线路三联耐张串用屏蔽环,屏蔽环设计安装在联板上,优化了串型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500kV线路三联耐张串用屏蔽环,还包括联板,所述屏蔽环包括环体、两支架和两紧固件,所述环体为跑道型,所述两支架对称分布在环体上,所述其中一支架的两端固接所述环体的其中一侧边上,所述两支架的顶端分布设置用于连接耐张串金具的两紧固件,所述两紧固件为矩形块,并开有用于螺栓连接的通孔,所述屏蔽环通过所述两紧固件连接在联板上。本技术将屏蔽环设计安装在联板上,优化了串型结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I、环体;21,22、支架;31、32、紧固件;3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I :±500kV线路三联耐张串用屏蔽环,还包括联板,屏蔽环包括环体I、两支架(21、22)和两紧固件(31、32),环体I为跑道型,两支架(21、22)对称分布在环体I上,其中一支架(21或22)的两端固接环体I的其中一侧边上,两支架(21、22)的顶端分布设置用于连接耐张串金具的两紧固件(31、32),两紧固件(31、32)为矩形块,并开有用于螺栓连接的通孔33,屏蔽环通过两紧固件(31、32)连接在联板上。 本实用新 型将均压环及屏蔽环设计安装在联板上,优化了串型结构。权利要求1 .±500kV线路三联耐张串用屏蔽环,还包括联板,所述屏蔽环包括环体(I)、两支架(21,22)和两紧固件(31、32),所述环体(I)为跑道型,所述两支架(21、22)对称分布在环体⑴上,所述其中一支架(21或22)的两端固接所述环体⑴的其中一侧边上,所述两支架(21、22)的顶端分布设置用于连接耐张串金具的两紧固件(31、32),所述两紧固件(31、32)为矩形块,并开有用于螺栓连接的通孔(33),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通过所述两紧固件(31、32)连接在联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500kV线路三联耐张串用屏蔽环,还包括联板,所述屏蔽环包括环体、两支架和两紧固件,所述环体为跑道型,所述两支架对称分布在环体上,所述其中一支架的两端固接所述环体的其中一侧边上,所述两支架的顶端分布设置用于连接耐张串金具的两紧固件,所述两紧固件为矩形块,并开有用于螺栓连接的通孔,所述屏蔽环通过所述两紧固件连接在联板上。本技术将屏蔽环设计安装在联板上,优化了串型结构。文档编号H01B17/48GK202677992SQ20122021063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任成林, 鲁景星, 曹惠潮, 舒礼臣, 付华君, 熊维持, 吉青, 刘之毅, 胡全, 周刚, 刘仲全, 熊高林 申请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成都电力金具总厂,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500kV线路三联耐张串用屏蔽环,还包括联板,所述屏蔽环包括环体(1)、两支架(21、22)和两紧固件(31、32),所述环体(1)为跑道型,所述两支架(21、22)对称分布在环体(1)上,所述其中一支架(21或22)的两端固接所述环体(1)的其中一侧边上,所述两支架(21、22)的顶端分布设置用于连接耐张串金具的两紧固件(31、32),所述两紧固件(31、32)为矩形块,并开有用于螺栓连接的通孔(33),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环通过所述两紧固件(31、32)连接在联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成林鲁景星曹惠潮舒礼臣付华君熊维持吉青刘之毅胡全周刚刘仲全熊高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成都电力金具总厂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