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卫宁专利>正文

身份识别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3291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7:12
一种身份识别牌,主要由正面牌(1),背面牌(2),橡胶静音圈(3)和珠链(4)组成,其中:正面牌(1)和背面牌(2)的形状是上下为圆弧型的长方形,表面经亚光处理的不锈钢片制成,正面牌(1)的正面、正面牌(1)的背面和背面牌(2)的表面上刻制图案或文字,通过滑槽(21)二者插合在一起,并套装上橡胶静音圈(3),通过穿孔(22)穿置珠链(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不易磨损、丢失,方便佩戴及识别个人信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身份识别牌,尤其是用于军队、武警、公安干警等身份识别的身份识别牌。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我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战争和边境冲突中,直至最近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对于战场军人身份信息识别,一直沿用在制服、军帽内衬印有姓名、单位、血型等项目的部位,用毛笔、钢笔填写个人资料或随身携带写有个人相关信息纸质“伤票”的方法。现代战争中,这些方法的缺陷已十分明显,随着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的应用,武器的杀伤力、破坏力空前增大,官兵伤亡时很多已血肉模糊,肢体不全。现有的身份标识极易被焚毁、腐蚀和破坏,已经不适合现代战争需要,急需对官兵的身份标识方式方法进行 改革。未来战争是高技术战争,武器毁伤效能提高,官兵伤亡救治和识别工作量加大,用金属制作的身份识别牌是战场判别军人身份最快捷、可靠的手段,标有血型的身份识别牌在抢救时更显不可或缺,无需化验便可知血型。另外,准确识别阵亡官兵遗体,挖掘阵亡官兵遗骸鉴别身份,都是军队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我军历史上曾留下过许多遗憾。未来战争中,参战官兵中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增大,官兵及军人家属对战场伤亡情况十分关注,如果伤亡官兵的救治善后等事宜因某些可完善条件的缺失而处理不好,将对官兵士气及人民群众对战争的支持产生消极影响。在官兵中配发身份识别牌,体现了国家和军队对参战官兵生命安全的极大关怀,和对阵亡将士的高度负责态度。另外,即使在和平条件下,军人也需要有身份识别牌。近年来,我军参加国际反恐、维和、抢险、救援等事务的机会逐渐增多,国内发生地震、洪水、大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时,军队官兵参加抢险救灾,随时面临伤亡的威胁,配发身份识别牌将有利于及时抢救、识别伤亡的官兵。在《日内瓦公约》中,对身份识别牌及其作用就有专门的规定,使用身份识别牌是与国际惯例接轨。身份识别牌目前在我军还是一个空白,因此,设计中记载军人个人重要身份信息的识别牌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
技术介绍
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磨损、丢失,方便识别个人信息的身份识别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身份识别牌,主要由正面牌(1),背面牌(2),橡胶静音圈(3)和珠链(4)组成,其中正面牌(I)和背面牌(2)的形状是上下为圆弧型的长方形,由不锈钢片制成;正面牌(I)的表面、正面牌(I)的背面和背面牌(2)的表面上刻制图案或文字;正面牌(I)和背面牌(2 )的两侧边制有滑槽(21),通过滑槽(21) 二者插合在一起;正面牌(I)和背面牌(2 )的上端部设置穿孔(22),沿插合后的正面牌(I)和背面牌(2)外缘套装橡胶静音圈(3),通过穿孔(22)穿置珠链(4),结合成一整体。所述的正面牌(I)和背面牌(2)的规格为长50mm,宽30mm,厚度为O. 5mm。所述的正面牌(I)和背面牌(2)的表面经亚光处理。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I、本技术牌体以不锈钢片构成,防水,耐火,防锈蚀,防腐,抗爆,抗冲击,耐磨损,耐酸、碱、盐,便于佩戴,坚固耐用;2、本技术表面经亚光处理,可以防止战场环境下反射光线暴露目标; 3、本技术采用金属雕刻铭文字迹清晰、美观、持久;4、本技术记载的个人信息全面、简要、明确、实用;5、本技术加套橡胶静音圈,防止与武器装备碰撞发出声响,防止贴身佩戴时刮伤皮肤;6、本技术金属珠链坚实耐用,佩戴于颈部,不易丢失。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I的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正面牌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背面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挂在胸前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I至图5示出,一种身份识别牌,主要由正面牌1,背面牌2,橡胶静音圈3和珠链4组成,其中正面牌I和背面牌2的形状是上下为圆弧型的长方形,识别牌表面由经亚光处理不锈钢片制成,规格可制成长50mm,宽30mm,厚度为O. 5mm ;正面牌I的表面上部刻制特定徽记、字样,正面牌I的背面和背面牌2的表面上刻制持牌人姓名、民族、血型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采用金属雕刻铭文字迹;正面牌I和背面牌2的两侧边制有滑槽21,通过滑槽21 二者插合在一起;正面牌I和背面牌2的上端部设置穿孔22,沿插合后的正面牌I和背面牌2外缘套装橡胶静音圈3,通过穿孔22穿置珠链4,结合成一整体。另外,正面牌I正面的图案分别根据不同军种印制,橡胶静音圈3也可制成不同颜色,以适应不同军种需要。本技术的佩戴使用,充分体现出国家、军队对军人个人的人文关怀,能提升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是军队文化的一种体现。本技术采用的材料、技术、工艺完全国产化,性能稳定可靠,经久耐用,美观实用,成本低廉,平展两用,能在未来战争和平时抢险救灾中为我军官兵身份鉴别、战伤救护、阵亡善后、失踪查证、战俘遣返等提供可靠依据,发挥重要作用,是军事信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利要求1.一种身份识别牌,主要由正面牌(1),背面牌(2),橡胶静音圈(3)和珠链(4)组成,其特征在于正面牌(I)和背面牌(2)的形状是上下为圆弧型的长方形,由不锈钢片制成;正面牌(I)的表面、正面牌(I)的背面和背面牌(2)的表面上刻制图案或文字;正面牌(I)和背面牌(2)的两侧边制有滑槽(21),通过滑槽(21) 二者插合在一起;正面牌(I)和背面牌(2)的上端部设置穿孔(22),沿插合后的正面牌(I)和背面牌(2)外缘套装橡胶静音圈(3),通过穿孔(22)穿置珠链(4),结合成一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身份识别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牌(I)和背面牌(2)的规格为长50mm,宽30mm,厚度为O. 5m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身份识别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牌(I)和背面牌(2)的表面经亚光处理。专利摘要一种身份识别牌,主要由正面牌(1),背面牌(2),橡胶静音圈(3)和珠链(4)组成,其中正面牌(1)和背面牌(2)的形状是上下为圆弧型的长方形,表面经亚光处理的不锈钢片制成,正面牌(1)的正面、正面牌(1)的背面和背面牌(2)的表面上刻制图案或文字,通过滑槽(21)二者插合在一起,并套装上橡胶静音圈(3),通过穿孔(22)穿置珠链(4)。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不易磨损、丢失,方便佩戴及识别个人信息。文档编号G09F7/00GK202677726SQ20122006225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贺卫宁 申请人:贺卫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身份识别牌,主要由正面牌(1),背面牌(2),橡胶静音圈(3)和珠链(4)组成,其特征在于:正面牌(1)和背面牌(2)的形状是上下为圆弧型的长方形,由不锈钢片制成;正面牌(1)的表面、正面牌(1)的背面和背面牌(2)的表面上刻制图案或文字;正面牌(1)和背面牌(2)的两侧边制有滑槽(21),通过滑槽(21)二者插合在一起;正面牌(1)和背面牌(2)的上端部设置穿孔(22),沿插合后的正面牌(1)和背面牌(2)外缘套装橡胶静音圈(3),通过穿孔(22)穿置珠链(4),结合成一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卫宁
申请(专利权)人:贺卫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