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业节电器,包括一个壳体,壳体一端是交流电源输入,另一端是受控负载电源输出,输入输出之间由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包括采样电路、输出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控制电路;所述采样电路包括康铜丝电阻,集成电路,以及电阻,电容,二极管;采样电路中的康铜丝电阻两端通过电阻接到集成电路的输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节电器的电流采样中使用康铜丝电阻替代变压器或互感器,具有重量轻、耗电省、响应速度快、节约自然资源的优点,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节能产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节能节电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工业节电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中工业用电是非常大的,然而在我们的很多生产环节中,却存在白白耗费能源的问题,电能的利用率并不高,浪费了大量的电能,随着资源的不断减少,能源价格不断提高,节能省耗、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开发一种工业用的节电器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节电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种工业节电器,包括一个壳体,壳体一端是交流电源输入,另一端是受控负载电源输出,输入输出之间电连接有电路板;电路板包括采样电路、输出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控制电路;所述采样电路包括康铜丝电阻,集成电路,以及电阻,电容,二极管;采样电路中的康铜丝电阻两端通过电阻接到集成电路的输入。采样电路的输出联接到控制电路中的单片机的6脚。控制电路的电阻和手动控制按钮开关连接单片机的I和4脚,晶体振荡器(CRY)接到单片机的11和12脚,电阻、电容串接在5V电源和地之间。输出电路包括电阻、三极管、二极管、继电器,由单片机的8脚通过三极管控制所述输出电路中继电器的动触点工作状态。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节电器的电流采样中使用康铜丝电阻替代变压器或互感器,具有重量轻、耗电省、响应速度快、节约自然资源的优点,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节能产品。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工业节电器的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工业节电器的外部结构图。图中采样电路I输出电路2红外接收电路3控制电路4交流电源输入5壳体6受控负载电源输出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节电器,包括一个壳体6,所述壳体内一端是交流电源输入5,另一端是受控负载电源输出7,输入输出之间由电路板控制;所述电路板包括米样电路I、输出电路2、红外接收电路3、控制电路4;所述采样电路I包括康铜丝电阻R10,集成电路U1,以及电阻R2,R5,R12,R13,R14,R15,电容Cl,C2,二极管D4;所述采样电路I中的康铜丝电阻RlO两端通过电阻R13,R14接到集成电路Ul的输入,采样电路I的输出DECT联接到控制电路4中的单片机U2的6脚。所述控制电路(4)的电阻RURll和手动控制按钮开关S1、S2连接单片机U2的I和4脚,晶体振荡器CRY接到单片机U2的11和12脚,电阻R6、电容C4串接在5V电源和地之间、电阻R6 二端接单片机U2的9和10脚,以及发光二极管D3、电阻R4串接到单片机U2的13脚。所述输出电路2包括电阻R3和R9、三极管Ql、二极管Dl、继电器Kl,由单片机U2的8脚通过三极管Ql控制所述输出电路2中继电器Kl的动触点工作状态。本技术的重点在于,采样电路I主要由康铜丝电阻R10,集成电路Ul组成,当电流经过康铜丝电阻RlO时,在其两端会产生压降,集成电路Ul对康铜丝电阻RlO两端的压降进行比较放大,比较后的信号输出到单片机U2中。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工业节电器,包括一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端是交流电源输入,另一端是受控负载电源输出,输入输出之间电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采样电路(I)、输出电路(2)、红外接收电路(3)、控制电路(4);所述采样电路⑴包括康铜丝电阻R10,集成电路U1,以及电阻R2,R5,R12,R13,R14,R15,电容Cl,C2,二极管D4;所述采样电路(1)中的康铜丝电阻RlO两端通过电阻R13,R14接到集成电路Ul的输入,采样电路⑴的输出(DECT)联接到控制电路⑷中的单片机U2的6脚;所述控制电路⑷的电阻Rl,Rll和手动控制按钮开关SI、S2连接单片机U2的I和4脚,晶体振荡器CRY接到单片机U2的11和12脚,电阻R6、电容C4串接在5V电源和地之间、电阻R6 二端接单片机U2的9和10脚,以及发光二极管D3、电阻R4串接到单片机U2的13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节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路(2)包括电阻R3和R9、三极管Q1、二极管D1、继电器K1,由单片机U2的8脚通过三极管Ql控制所述输出电路(2)中继电器Kl的动触点工作状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工业节电器,包括一个壳体,壳体一端是交流电源输入,另一端是受控负载电源输出,输入输出之间由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包括采样电路、输出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控制电路;所述采样电路包括康铜丝电阻,集成电路,以及电阻,电容,二极管;采样电路中的康铜丝电阻两端通过电阻接到集成电路的输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节电器的电流采样中使用康铜丝电阻替代变压器或互感器,具有重量轻、耗电省、响应速度快、节约自然资源的优点,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节能产品。文档编号G05B19/042GK202677118SQ20122025674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魏满堂 申请人:泉州市蓝天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节电器,包括一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端是交流电源输入,另一端是受控负载电源输出,输入输出之间电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采样电路(1)、输出电路(2)、红外接收电路(3)、控制电路(4);所述采样电路(1)包括康铜丝电阻R10,集成电路U1,以及电阻R2,R5,R12?,R13?,R14?,R15?,电容C1,C2,二极管D4;所述采样电路(1)中的康铜丝电阻R10两端通过电阻R13?,R14接到集成电路U1的输入,采样电路(1)的输出(DECT)联接到控制电路(4)中的单片机U2的6脚;所述控制电路(4)的电阻R1,R11和手动控制按钮开关Sl、S2连接单片机U2的1和4脚,晶体振荡器CRY接到单片机U2的11和12脚,电阻R6、电容C4串接在5V电源和地之间、电阻R6二端接单片机U2的9和10脚,以及发光二极管D3、电阻R4串接到单片机U2的13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满堂,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蓝天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