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车速度感测机构,其包括一传动装置、一后轮动力输出轴、一后轮、一套板、一螺帽、一排气管及一速度感测器。后轮动力输出轴连接于传动装置。后轮套设于后轮动力输出轴之上。套板套设于后轮动力输出轴之上,并且抵接于后轮。螺帽旋锁于后轮动力输出轴之上,并且抵紧于套板,用以将后轮动力输出轴、后轮及套板锁固成一体。速度感测器连接于排气管,并且相对于套板。速度感测器感测套板的转速而获得一车速资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车速度感测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后轮来感测车速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目前机车中的速度感测机构都是配置在前轮附近,以提供感测整辆机车的行进速度的功能。然而,随着前轮周遭的重要配备愈来愈多(例如防锁死煞车系统、前轮双碟煞系统以及煞车力分配系统等皆是配置在前轮周遭),速度感测机构的配置已变得愈来愈困难。此外,在目前机车的引擎已全面导入喷射系统的情况下,许多控制都必须依赖行 车电脑来进行。举例来说,怠速自动熄火系统等控制都必须依赖行车电脑来进行。在此,行车电脑会依据各个感测元件所回传的数据作出判断并且发布指令。然而,目前的速度感测机构都是配置在前轮附近处,而机车的动力却是由后轮所输出。因此,当机车在进行维修或检测时,倘若需要速度的感测数据,则就无法在原位置上进行维修或检测。换句话说,机车必须在行驶或令前轮转动的状况下才能得到速度的感测数据,因而会造成维修或检测上的不便以及增加维修或检测的危险性。再者,由于机车的动力是由后轮所输出,故倘若能将速度感测元件配置在后轮附近处,则速度感测元件所感测得到的速度资讯会更为快速与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在维修或检测机车时方便检测速度资讯,并且在机车行使时,能够更为快速与精准的感测到速度资讯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本技术基本上采用如下所详述的特征以为了要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车速度感测机构,其包括一传动装置;一后轮动力输出轴,连接于该传动装置;一后轮,套设于该后轮动力输出轴之上;一套板,套设于该后轮动力输出轴之上,并且抵接于该后轮;一螺帽,旋锁于该后轮动力输出轴之上,并且抵紧于该套板,用以将该后轮动力输出轴、该后轮及该套板锁固成一体;一排气管;以及一速度感测器,连接于该排气管,并且相对于该套板,其中,该速度感测器感测该套板的转速而获得一车速资讯。优选地,本技术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所述套板具有至少一感应部,以及该速度感测器藉由感测该感应部而获得该车速资讯。优选地,本技术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更包括一承载支架,连接于该排气管与该速度感测器之间,其中,该速度感测器藉由该承载支架而连接于该排气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之中,由于速度感测器(及套板)是被配置于后轮附近处,故机车可在未行驶的状况下仅让后轮转动就能得到速度的感测数据,因而可以提升维修或检测上的便利性。再者,由于机车的动力是由后轮动力输出轴(或后轮)所输出,故配置于后轮附近处的速度感测器(及套板)所感测得到的速度资讯会更为快速与精准。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应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的机车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应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的机车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应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以及图6为应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主要零件符号说明100、100’ 机车速度感测机构11(Γ传动装置120 后轮动力输出轴130 后轮140"套板14Γ感应部150"螺帽160"排气管17(Γ速度感测器180"承载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I、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100主要包括有一传动装置110、一后轮动力输出轴120、一后轮130、一套板140、一螺帽150、一排气管160及一速度感测器170。如图2及图3所示,后轮动力输出轴120是连接于传动装置110。在此,传动装置110可以驱使后轮动力输出轴120进行转动。后轮130是套设于后轮动力输出轴120之上。套板140是套设于后轮动力输出轴120之上,并且套板140是抵接于后轮130。此夕卜,套板140具有复数个呈放射状排列的感应部141。在此,感应部141可以是孔洞或凸块等构造。螺帽150是旋锁于后轮动力输出轴120之上,并且螺帽150是抵紧于套板130,其可用来将后轮动力输出轴120、后轮130及套板140锁固成一体。因此,套板140可与后轮动力输出轴120及后轮130 —起同步转动。速度感测器170是连接于排气管160,并且速度感测器170是相对于套板140。在此,速度感测器170可以感测套板140的转速而获得一车速资讯。更详细的来说,速度感测器170乃是藉由感测位于套板140上的感应部141而获得该车速资讯。此外,在本实施例之中,速度感测器170可以藉由螺栓锁附或焊接等方式来直接连接于排气管160。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均标示以相同的符号。请参阅图4、图5及图6,本实施例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100’主要包括有一传动装置110、一后轮动力输出轴120、一后轮130、一套板140、一螺帽150、一排气管160、一速度感测器170及一承载支架180。如图5及图6所示,承载支架180是连接于排气管160与速度感测器170之间。换言之,速度感测器170是藉由承载支架180来连接于排气管160。此外,在本实施例之中,·速度感测器170可以藉由螺栓锁附或焊接等方式来连接于承载支架180,以及承载支架180亦可以藉由螺栓锁附或焊接等方式来连接于排气管160。至于本实施例的其他元件构造、特征或运作方式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为了使本案的说明书内容能更清晰易懂起见,在此省略其重复说明。综上所述,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100、100’之中,由于速度感测器170 (及套板140)是被配置于后轮130附近处,故机车可在未行驶的状况下仅让后轮130转动就能得到速度的感测数据,因而可以提升维修或检测上的便利性。再者,由于机车的动力是由后轮动力输出轴120 (或后轮130)所输出,故配置于后轮130附近处的速度感测器170 (及套板140)所感测得到的速度资讯会更为快速与精准。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于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知此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书中所界定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速度感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传动装置; 一后轮动力输出轴,连接于该传动装置; 一后轮,套设于该后轮动力输出轴之上; 一套板,套设于该后轮动力输出轴之上,并且抵接于该后轮; 一螺帽,旋锁于该后轮动力输出轴之上,并且抵紧于该套板,用以将该后轮动力输出轴、该后轮及该套板锁固成一体; 一排气管;以及 一速度感测器,连接于该排气管,并且相对于该套板,其中,该速度感测器感测该套板的转速而获得一车速资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具有至少一感应部,以及该速度感测器藉由感测该感应部而获得该车速资讯。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车速度感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承载支架,连接于该排气管与该速度感测器之间,其中,该速度感测器藉由该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速度感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传动装置;一后轮动力输出轴,连接于该传动装置;一后轮,套设于该后轮动力输出轴之上;一套板,套设于该后轮动力输出轴之上,并且抵接于该后轮;一螺帽,旋锁于该后轮动力输出轴之上,并且抵紧于该套板,用以将该后轮动力输出轴、该后轮及该套板锁固成一体;一排气管;以及一速度感测器,连接于该排气管,并且相对于该套板,其中,该速度感测器感测该套板的转速而获得一车速资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兴,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