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海水中低浓度氟利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237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海水中低浓度氟利昂装置,气提组件设置吹扫管、水气分离器、第一三通电磁阀、第二三通电磁阀;捕集解吸组件设置捕集解吸室、捕集管、高温液池、加热器、低温液池、制冷器、第三三通电磁阀、第四三通电磁阀、第五三通电磁阀、第六三通电磁阀、第七三通电磁阀、第八三通电磁阀和第一微型泵、第二微型泵;色谱检测组件设置气相色谱仪、计算机;系统控制组件设置第一六通阀、第二六通阀、PLC可编程程序控制器;供气组件设置吹扫气、高纯载气、标准气。其特点:无需化学试剂,无污染,检测准确,实现检测过程自动化运行,节省成本,尤其适合于深远海调查船舶或科考船进行氟利昂检测的需要,并可以长时间实时、在线、连续监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洋环境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海水中低浓度氟利昂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深远海氟利昂化学示踪技术,实现痕量氟利昂富集、检测流程的装置。
技术介绍
氟利昂也称为氟氯烃(CFCs),是完全由人类制造的几种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最常见的是一氟三氯甲烷(CFC-Il)、二氟二氯甲烷(CFC-12)、三氟三氯乙烷(CFC-113)。它们在室温下为气体或易挥发液体,化学性质稳定,不具可燃性和极低毒性,在 商业上应用广泛。早在1974年Molina和Rowland就指出氟利昂破坏臭氧的机理,1985年Farman以更强有力的数据证明了前者理论正确性,由此引发人类对氟利昂引起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日益广泛的关注。由于氟利昂的化学惰性,其破坏是长期的。另一方面,科学家发现氟利昂稳定性可以应用于化学示踪,是研究海洋水团运动及海气交换的有效工具。1973年Lovelock首次提出氟利昂作为惰性示踪物研究海洋水团,基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球海洋环流实验(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国外海洋科学家通过建立海水中氟利昂的分析方法,积累了氟利昂在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海水中低浓度氟利昂装置,该装置是由气提组件、捕集解吸组件、色谱检测组件、系统控制组件、供气组件构成,其特征是:气提组件设置吹扫管(1?1)、水气分离器(1?2)、第一三通电磁阀(1?3)、第二三通电磁阀(1?4);捕集解吸组件设置捕集解吸室(2?1)、捕集管(2?2)、高温液池(2?11)、加热器(2?12)、低温液池(2?13)、制冷器(2?14)、第三三通电磁阀(2?4)、第四三通电磁阀(2?5)、第五三通电磁阀(2?6)、第六三通电磁阀(2?7)、第七三通电磁阀(2?9)、第八三通电磁阀(2?10)和第一微型泵(2?3)、第二微型泵(2?8);色谱检测组件设置气相色谱仪(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玲何鹰王保栋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