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激励高灵敏度的电磁探伤传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236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激励高灵敏度的电磁探伤传感装置,包含:激励电路;传感系统,其与激励电路相连,其包含若干个激励线圈,所述的若干个激励线圈均匀分布呈圈状;检测电路,其包含与若干个激励线圈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检测线圈,其设置在对应的激励线圈下,所有相互对应的检测线圈与激励线圈叠加构成若干个激励检测单元;信号处理电路,其通过电路与检测电路相连;上位机,其通过数据线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增强被测空间中心部位的灵敏度,检测数据更加丰富、充实;并且,增加了采样信号数量,可以很好的检测被测空间多个方向的电磁分部信息,从而,实现了低功耗、低成本、灵敏度高、快速实时检测、不停机检测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金属构件或板材参数信息检测的传感探伤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多激励高灵敏度的电磁探伤传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迅猛发展,工业现场使用金属材质构件的场合越来越多,但由于金属构件加工工艺中造成的金属表面或内部存在的微伤害即影响不大的裂纹等因素,使得在实际工业现场中,外界因素(如腐蚀,强力等)的不断侵袭使得这些原本并不显著的微伤害会出现融合等现象,使得伤害加剧,最终往往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对工业现场使用的金属构件进行检测工作,以便及时更新使用构件或结构,避免造成工业事故。目前使用的电磁探伤传感结构大多为单一激励单一采集,在使用过程中采样数据过于单一,往往无法全面的对缺陷参数进行有效合理的评定;即使有些传感系统采用多激励多采集模式,但由于传感结构自身的特点,使得采集信号过于微弱,造成了系统整体灵敏度不高的设计缺陷。除此之外由于工业现场使用的金属固件的微结构、导电率、导磁率等因素的干扰,往往会造成对检测结果的误判,使得测试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激励高灵敏度的电磁探伤传感装置,能够有效增强被测空间中心部位的灵敏度,检测数据更加丰富、充实;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激励高灵敏度的电磁探伤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激励电路(1);传感系统(2),所述的传感系统(2)与激励电路(1)相连,其包含若干个激励线圈(21),所述的若干个激励线圈(21)均匀分布呈圈状;检测电路(3),所述的检测电路(3)包含与若干个激励线圈(21)一一对应的若干个检测线圈(31),所述的检测线圈(31)设置在对应的激励线圈(21)下,所有相互对应的检测线圈(31)与激励线圈(21)叠加构成若干个激励检测单元;信号处理电路(4),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4)通过电路与检测电路(3)相连;上位机(5),所述的上位机(5)通过数据线与信号处理电路(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王陪陪王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