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包括水平方向布置的前箱体和后箱体两部分,前箱体和后箱体可活动的扣合固定连接;所述前箱体呈长方体状,前箱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一长方形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一上拉门;所述前箱体的顶板上设置有一散热窗。在夏季,打开上拉门,打开散热窗,通风散热;在冬季,关闭上拉门,将通风口堵住,关闭散热窗,从而防止箱体内部的热量散发,保证保温箱的保温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顾了冬季的保温和夏季的散热,并且切换使用方便。同时上拉门式的设计结构便于操作者观察保温箱内部各仪表显示的数据信息等,同时通风口也可作为设备维修口,便于维修工作的进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节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一体化自伴热节流装置中的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
技术介绍
一体化自伴热节流装置是利用工艺介质自身的热量对一体化节流装置进行伴热并进行保温,取消了蒸汽伴热系统,降低了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化、化工、天然气、冶金、电力等领域中,适用于各种液体、气体、天然气及蒸汽流量的测量。在冬季,自伴热保温箱效果比较理想,很受欢迎。但是在夏季,特别是介质温度高于2500C时,差压变送器模块容易烧坏,不能正常工作。传统的自伴热保温箱都是采用单开门或顶部开散热窗的方式,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或者直接把整个保温箱拆卸,但这种当时一是工作量很大,二是保温箱难保管,到了冬天又要装上,即费工又费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并且便于观察保温箱内部情况,维修方便的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水平方向布置的前箱体和后箱体两部分,前箱体和后箱体可活动的扣合固定连接;所述前箱体呈长方体状,前箱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一长方形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一上拉门;所述通风口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前箱体的侧壁上,凹槽的一端延伸至前箱体的顶板;上拉门伸入所述凹槽内,并可沿着凹槽垂直方向上下运动;所述前箱体的顶板上设置有一散热窗。本技术将箱体结构分为前后两部分,并在前箱体部分的前侧面开设了一个通风口,在通风口上设置上拉门;在前箱体的顶板上设置了一个散热窗;在夏季气温较高时,打开上拉门,打开散热窗,通风散热;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关闭上拉门,将通风口堵住,关闭散热窗,从而防止箱体内部的热量散发,保证保温箱的保温效果。本技术兼顾了冬季的保温和夏季的散热,并且切换使用方便。同时上拉门式的设计结构便于操作者观察保温箱内部各仪表显示的数据信息等,同时通风口也可作为设备维修口,便于维修工作的进行。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口的四个侧边均位于前箱体的前侧面内;所述凹槽嵌入前箱体的侧壁内部,与前箱体的侧壁外表面之间存在距离。如此设置使通风口的左右两端与前箱体的侧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上拉门在前箱体的侧壁内部做上下运动,可使箱体的结构更牢固稳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窗上设置有一水平推拉门。如此设置可容易的实现散热窗的打开和关闭。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拉门上设置有拉手。如此设置,可以更方便的操作上拉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箱体的体积大于后箱体的体积。如此设置,能够使保温箱的结构更加紧凑。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内部设置有一变送器,所述变送器的表头位于箱体内部,箱体外表面上设置有一用于观察变送器表头的观察窗和一用于显示箱体内部温度的温度计。如此设置,可以更方便的及时了解保温箱内的情况。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的主视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图4为观察窗示意图;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前箱体-1,后箱体-2,通风口 -3,上拉门-4,工艺管道孔-5,塔扣-6,变送器弱电穿线孔_7,拉手_8,散热窗-9,水平推拉门-10,表头-11,观察窗-12,温度计-13。变变送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包括前箱体I和后箱体2两部分,前箱体I和后箱体2可活动的扣合固定连接,比如通过塔扣6连接。工艺管道孔5设置在前箱体I和后箱体2连接处的左右两个侧壁上,变送器弱电穿线孔7设置在后箱体2的侧壁上。前箱体I呈长方体状,前箱体I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一通风口 3,通风口3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前箱体I的侧壁上,并延伸至前箱体I的顶板;上拉门4伸入所述凹槽内,并可沿着凹槽上下运动,前箱体I的顶板上设置有一散热窗9。对于应用于轻质油、水等介质的一体化自伴热节流装置,其取压口为下45度,压差变送器安装在取压点的下方,采用前、后箱体的结构,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向上拉开上拉门4,并打开散热窗9,前箱体I的内部通风,有利于差压变送器的散热;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向下推关闭上拉门4,将通风口 3堵住,并关闭散热窗9,从而防止箱体内部的热量散发,保证保温箱的保温效果。本技术兼顾了节流装置冬季的保温和夏季的散热,并且切换使用方便,非常适用于轻质油、水等的一体化自伴热节流装置。为了使箱体的结构更牢固稳定,所述通风口3的四个侧边均位于前箱体I的前侧面内。如此设置使通风口 3的左右两端与前箱体I的侧壁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凹槽嵌入前箱体I的侧壁内部,与前箱体I的侧壁外表面之间存在距离,上拉门4在前箱体I的侧壁内部做上下运动。为了容易的实现散热窗9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散热窗9上设置有一水平推拉门10。为了更方便的操作上拉门,所述上拉门4上设置有拉手8。为了使保温箱的结构更加紧凑,所述前箱体I的体积大于后箱体2的体积。为了更方便的及时了解保温箱内的情况,如图4所示,自伴热保温箱内部还设置有一变送器,所述变送器的表头11位于箱体内部,箱体上设置有一用于观察变送器表头11 的观察窗12和一用于显示箱体内部温度的温度计13。权利要求1.一种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水平方向布置的前箱体和后箱体两部分,前箱体和后箱体可活动的扣合固定连接;所述前箱体呈长方体状,前箱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一长方形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一上拉门; 所述通风口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前箱体的侧壁上,凹槽的一端延伸至前箱体的顶板;上拉门伸入所述凹槽内,并可沿着凹槽垂直方向上下运动;所述前箱体的顶板上设置有一散热窗。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的四个侧边均位于前箱体的前侧面内;所述凹槽嵌入前箱体的侧壁内部,与前箱体的侧壁外表面之间存在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窗上设置有一水平推拉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门上设置有拉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体的体积大于后箱体的体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内部设置有一变送器,所述变送器的表头位于箱体内部,箱体外表面上设置有一用于观察变送器表头的观察窗和一用于显示箱体内部温度的温度计。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包括水平方向布置的前箱体和后箱体两部分,前箱体和后箱体可活动的扣合固定连接;所述前箱体呈长方体状,前箱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一长方形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一上拉门;所述前箱体的顶板上设置有一散热窗。在夏季,打开上拉门,打开散热窗,通风散热;在冬季,关闭上拉门,将通风口堵住,关闭散热窗,从而防止箱体内部的热量散发,保证保温箱的保温效果。本技术兼顾了冬季的保温和夏季的散热,并且切换使用方便。同时上拉门式的设计结构便于操作者观察保温箱内部各仪表显示的数据信息等,同时通风口也可作为设备维修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拉门式自伴热保温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水平方向布置的前箱体和后箱体两部分,前箱体和后箱体可活动的扣合固定连接;所述前箱体呈长方体状,前箱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一长方形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一上拉门;所述通风口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前箱体的侧壁上,凹槽的一端延伸至前箱体的顶板;上拉门伸入所述凹槽内,并可沿着凹槽垂直方向上下运动;所述前箱体的顶板上设置有一散热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继森,裴炳安,邱敬敏,张嘉尹,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捷达石化仪表有限公司,史继森,裴炳安,邱敬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