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式石墨半水煤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1651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节式石墨半水煤气冷却器。双节式石墨半水煤气冷却器,包括上封头、壳体、下封头,壳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上冷却室、下冷却室,上、下冷却室之间为间隔层,间隔层内设有上间隔管板、下间隔管板,上冷却室的顶端设有上管板、下冷却室底端设有下管板,上管板与上间隔管板上以及下管板与下间隔管板上皆设有管孔,管板与对应的间隔管板之间交错间隔设置折流板,上下管孔通过石墨换热管连接,石墨换热管贯穿折流板;上封头设置在上冷却室的顶端,上封头上设置有观察口和半水煤气进口,下封头设置在下冷却室的底端,下封头上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和半水煤气出口。其可使半水煤气温度大大降低,保证气液分离效果,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水煤气冷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节式石墨半水煤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国,合成氨年生产能力已达4222万吨。合成氨一直是化工产业的耗能大户,对合成氨进行 节能降耗改造是大势所趋,针对半水煤气温度高,使压缩机“出工不出力”,造成生产成本过高。200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家节能中长期规划》,已将合成氨列为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当前某些厂家一般采用以喷淋式为主的换热方法,即在一段压缩机入口前安装洗涤装置,采用水、气直接接触的方法来冷却半水煤气,这类换热装置存在着诸如气液分离效果差、电耗高、有效气体损失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节式石墨半水煤气冷却器,其可使半水煤气温度大大降低,保证气液分离效果,从而使压缩机保持满负荷运行,提高了合成氨产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上封头、壳体、下封头,壳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上冷却室、下冷却室,上、下冷却室之间为间隔层,间隔层内设有上间隔管板、下间隔管板,上冷却室的顶端设有上管板、下冷却室底端设有下管板,上管板与上间隔管板上以及下管板与下间隔管板上皆设有管孔,管板与对应的间隔管板之间交错间隔设置折流板,上下管孔通过石墨换热管连接,石墨换热管贯穿折流板;上封头设置在上冷却室的顶端,上封头上设置有观察口和半水煤气进口,下封头设置在下冷却室的底端,下封头上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和半水煤气出口 ;上冷却室的侧面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上冷却室冷却水进口、上冷却室冷却水出口,下冷却室的侧面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下冷却室冷却水进口、下冷却室冷却水出口。所述的石墨换热管与管孔之间皆设有高弹性的密封装置。所述的上封头、下封头、上管板、上间隔管板、下间隔管板、下管板皆采用碳钢。所述的石墨换热管采用热固化挤压一体成型,即采用一种由人造石墨粉与环氧一酚醛改性树脂混合后热固化挤压成型最后经过热处理的新型换热管。所述的上、下冷却室之间为间隔层,这一装置起到了半水煤气分布均匀、提高设备换热效果的作用。本技术的下气室附带气液分离效果,可有效防止进入压缩机气体带水,从而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石墨材料耐腐蚀性能优良;石墨材料导热性能良好,导热系数为碳钢的2. 5倍,不锈钢的5倍;石墨换热管内、外壁光滑,不易结垢,不挂壁,可有效避免因结垢、挂壁影响换热效果;石墨换热管与管板之间采用高弹性密封装置连接,大大降低了维护、维修费用,可对石墨换热管进行单独更换,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半水煤气进口 ;2.上封头;3.上管板;4.上冷却室冷却水出口 ;5.上冷却室;6.壳体;7.上间隔管板;8.间隔层;9.下冷却室冷却水出口 ;10.下间隔管板;11.密封装置;12.半水煤气出口 ;13.冷凝水出口 ;14.下封头;15.下冷却室冷却水进口 ;16.下 管板;17.下冷却室;18.上冷却室冷却水进口 ;19.折流板;20.石墨换热管;21.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冷却器包括上封头2、壳体6、下封头14,壳体6内设有相互连通的上冷却室5、下冷却室17,上、下冷却室之间为间隔层8,间隔层8内设有上间隔管板7、下间隔管板10,上冷却室5的顶端设有上管板3、下冷却室17底端设有下管板16,上管板3与上间隔管板7上以及下管板16与下间隔管板10上皆设有管孔,管板与对应的间隔管板之间交错间隔设置折流板19,上下管孔通过石墨换热管20连接,石墨换热管20贯穿折流板19 ;上封头2设置在上冷却室5的顶端,上封头2上设置有观察口 21和半水煤气进口 1,下封头14设置在下冷却室17的底端,下封头14上设置有冷凝水出口 13和半水煤气出口 12 ;上冷却室的侧面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上冷却室冷却水进口 18、上冷却室冷却水出口 4,下冷却室的侧面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下冷却室冷却水进口 15、下冷却室冷却水出Π 9。所述的石墨换热管20与管孔之间皆设有高弹性的密封装置11。所述的上封头2、下封头14、上管板3、上间隔管板7、下间隔管板10、下管板16皆采用碳钢。所述的石墨换热管20采用热固化挤压一体成型。半水煤气从上封头2上的半水煤气进口 I进入装置,依次经过上封头2、上冷却室5、间隔层8、下冷却室17进行换热,被冷却后的半水煤气经下封头14进行气液分离最后由半水煤气出口 12进入下一工段,冷却水分别从上冷却室5、下冷却室17侧面的上冷却室冷却水进口 18和下冷却室冷却水进口 15进入,经折流板19折流后由上冷却室5、下冷却室17侧面的上冷却室冷却水出口 4和下冷却室冷却水出口 9流出。本技术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冷却水可采用一次水、溴化锂冷水或循环水,为化肥生产节能降耗、增产增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是节能、减排的理想产品。同样的原理也可应用于尿素生产中压缩机一入二氧化碳冷却工艺上。权利要求1.一种双节式石墨半水煤气冷却器,包括上封头(2)、壳体(6)、下封头(14),其特征在于,壳体(6)内设有相互连通的上冷却室(5)、下冷却室(17),上、下冷却室之间为间隔层(8),间隔层(8)内设有上间隔管板(7)、下间隔管板(10),上冷却室(5)的顶端设有上管板(3)、下冷却室(17)底端设有下管板(16),上管板(3)与上间隔管板(7)上以及下管板(16)与下间隔管板(10)上皆设有管孔,管板与对应的间隔管板之间交错间隔设置折流板(19),上下管孔通过石墨换热管(20)连接,石墨换热管(20)贯穿折流板(19);上封头(2)设置在上冷却室(5)的顶端,上封头(2)上设置有观察口(21)和半水煤气进口(1),下封头(14)设置在下冷却室(17)的底端,下封头(14)上设置有冷凝水出口( 13)和半水煤气出口(12 );上冷却室的侧面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上冷却室冷却水进口( 18 )、上冷却室冷却水出口(4),下冷却室的侧面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下冷却室冷却水进口( 15)、下冷却室冷却水出口(9)。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节式石墨半水煤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换热管(20)与管孔之间皆设有高弹性的密封装置(1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节式石墨半水煤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封头(2)、下封头(14)、上管板(3)、上间隔管板(7)、下间隔管板(10)、下管板(16)皆采用碳钢。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节式石墨半水煤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换热管(20)采用热固化挤压一体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节式石墨半水煤气冷却器。双节式石墨半水煤气冷却器,包括上封头、壳体、下封头,壳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上冷却室、下冷却室,上、下冷却室之间为间隔层,间隔层内设有上间隔管板、下间隔管板,上冷却室的顶端设有上管板、下冷却室底端设有下管板,上管板与上间隔管板上以及下管板与下间隔管板上皆设有管孔,管板与对应的间隔管板之间交错间隔设置折流板,上下管孔通过石墨换热管连接,石墨换热管贯穿折流板;上封头设置在上冷却室的顶端,上封头上设置有观察口和半水煤气进口,下封头设置在下冷却室的底端,下封头上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和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节式石墨半水煤气冷却器,包括上封头(2)、壳体(6)、下封头(14),其特征在于,壳体(6)内设有相互连通的上冷却室(5)、下冷却室(17),上、下冷却室之间为间隔层(8),间隔层(8)内设有上间隔管板(7)、下间隔管板(10),上冷却室(5)的顶端设有上管板(3)、下冷却室(17)底端设有下管板(16),上管板(3)与上间隔管板(7)上以及下管板(16)与下间隔管板(10)上皆设有管孔,管板与对应的间隔管板之间交错间隔设置折流板(19),上下管孔通过石墨换热管(20)连接,石墨换热管(20)贯穿折流板(19);上封头(2)设置在上冷却室(5)的顶端,上封头(2)上设置有观察口(21)和半水煤气进口(1),下封头(14)设置在下冷却室(17)的底端,下封头(14)上设置有冷凝水出口(13)和半水煤气出口(12);上冷却室的侧面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上冷却室冷却水进口(18)、上冷却室冷却水出口(4),下冷却室的侧面分别设有相互连通的下冷却室冷却水进口(15)、下冷却室冷却水出口(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强殷朋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瀚新石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