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永专利>正文

自流式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122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流式加湿器,包括有喷雾嘴、加水槽、机身、水箱和底盖;所述机身为一两端相通的中空壳体,所述加水槽和底盖分别设于所述机身上下两端,所述水箱设于所述机身内,所述加水槽底部设有的流水导向槽置于所述水箱内,所述加水槽上还设有一缺口,所述喷雾嘴通过接合在所述缺口上的喷嘴座固定在所述加水槽上,并与所述水箱上设有的雾化加湿装置相连通。本加湿器既可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调节,且通过旋转旋钮开关来调节喷出水雾量的大小,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很有市场前景;而且工作过程中,当雾化水槽内的水过多时,将排流到加水槽内,再通过流水导向槽自流到水箱内从而形成瀑布景象,当缺水时加湿器自动安全保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流式加湿器
本技术属于加湿器
,尤其涉及一种自流式加湿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加湿器普遍包括有上水箱和下机座,且所述上水箱和下机座之间采用分体式结构,水箱与下机座连接时水箱容易漏水,加水时需将水箱盖打开方能加水,连接部件多,结构复杂,使用操作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灵活的自流式加湿器。·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流式加湿器,包括有喷雾嘴、加水槽、机身、水箱和底盖;所述机身为一两端相通的中空壳体,所述加水槽和底盖分别设于所述机身上下两端,所述水箱设于所述机身内,所述加水槽底部设有的流水导向槽置于所述水箱内,所述加水槽上还设有一缺口,所述喷雾嘴通过接合在所述缺口上的喷嘴座固定在所述加水槽上,并与所述水箱上设有的雾化加湿装置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加湿装置包括有雾化水槽、出风口、过滤盒、风机、超声波发生器、潜水泵和控制电路,所述雾化水槽、出风口和过滤盒均设于所述水箱内部上端,并罩设在所述喷嘴座内,所述风机和超声波发生器设于所述水箱外侧并分别连接在所述出风口和雾化水槽下方,所述潜水泵和控制电路分别设于所述水箱的内侧底部和外侧底部,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滤盒连接,且所述风机、超声波发生器和潜水泵均与所述控制电路导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水箱左上端设有一平台,所述雾化水槽、出风口一体化设于所述平台上,其上还设有一与所述雾化水槽相连通的安装座,所述过滤盒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加水槽对应于所述平台的位置设于所述缺口,所述喷雾嘴通过与所述缺口接合的喷嘴座固定在所述机身左上端。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水箱内侧底部还设有另一安装座,所述潜水泵安装在所述另一安装座上。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机身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旋钮开关。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水箱上设有水位显示部,所述机身对应于所述水位显示部的位置设置有可视窗。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机身与水箱连接一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水从加水槽经流水导向槽直接加入水箱内,然后转动旋钮开关启动加湿器,接着通过潜水泵将水抽送到过滤盒内,并经过滤后流入雾化水槽,最后超声波发生器振荡使雾化水槽内的水变成水雾,同时在风机的作用下,使水雾从喷雾嘴喷出,即可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调节,且通过旋转旋钮开关来调节喷出水雾量的大小。本加湿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很有市场前景;而且工作过程中,当雾化水槽内的水过多时,将排流到加水槽内,再通过流水导向槽自流到水箱内从而形成瀑布景象,当缺水时加湿器自动安全保护。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自流式加湿器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自流式加湿器实施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自流式加湿器实施例组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I为喷雾嘴;11为喷雾嘴座;2为加水槽;21为流水导向槽;3为机身;31为视窗;32为旋钮开关;4为水箱;41为雾化水槽;42为出风口,43为过滤盒;44为风机45为超声波发生器;46为潜水泵;47为控制电路;48为水位显示部;49为平台;5为底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至图3中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流式加湿器,包括有喷雾嘴I、加水槽2、机身3、水箱4和底盖5 ;其中,所述机身3为一两端相通的中空壳体,加水槽2和底盖5分别设于机身3上下两端,水箱4设于机身3内,且相互连接一体;所述加水槽2底部设有的流水导向槽21,组装时,该流水导向槽21插入至水箱4内。本加湿器还设有雾化加湿装置,包括有雾化水槽41、出风口 42、过滤盒43、风机44、超声波发生器45、潜水泵46和控制电路47,且所述水箱4左上端设有一平台49,雾化水槽41和出风口 42 —体化地设于平台49上,平台49上还设有一与雾化水槽41相连通的安装座431,所述过滤盒43安装在安装座431上,所述加水槽2对应于所述平台49的位置设于缺口,喷雾嘴I通过与该缺口接合的喷嘴座11固定在机身3左上端,且雾化水槽41、出风口 42和过滤盒43罩设在所述喷嘴座11内;所述风机44和超声波发生器45设于水箱4外侧并分别连接在出风口 42和雾化水槽41下方(即平台49外侧底面);所述水箱4内侧底部还设有另一安装座461,潜水泵46安装在另一安装座461上,且潜水泵46的输出端与过滤盒43连接;所述控制电路47设于水箱4的外侧底部,所述风机44、超声波发生器45和潜水泵46均与控制电路47导通连接。另外,所述机身3设有与控制电路47连接的旋钮开关32,而且所述水箱4上设有水位显示部48,机身3对应于该水位显示部48的位置设置有可视窗31。使用时,先将水从加水槽2经流水导向槽21直接加入水箱4内,然后转动旋钮开关32启动加湿器,接着通过潜水泵46将水抽送到过滤盒43内,并经过滤后流入雾化水槽41,最后超声波发生器45振荡使雾化水槽41内的水变成水雾,同时在风机44的作用下,使水雾从喷雾嘴I喷出,即可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调节,且通过旋转旋钮开关32来调节喷出水雾量的大小。本加湿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很有市场前景;而且工作过程中,当雾化水槽41内的水过多时,将排流到加水槽21内,再通过流水导向槽21自流到水箱4内从而形成瀑布景象,当缺水时加湿器自动安全保护。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自流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喷雾嘴(I)、加水槽(2)、机身(3)、水箱(4)和底盖(5);所述机身(3)为一两端相通的中空壳体,所述加水槽(2)和底盖(5)分别设于所述机身(3)上下两端,所述水箱(4)设于所述机身(3)内,所述加水槽(2)底部设有的流水导向槽(21)置于所述水箱(4 )内,所述加水槽(2 )上还设有一缺口,所述喷雾嘴(I)通过接合在所述缺口上的喷嘴座(11)固定在所述加水槽(12)上,并与所述水箱(4)上设有的雾化加湿装置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流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加湿装置包括有雾化水槽(41)、出风口(42)、过滤盒(43)、风机(44)、超声波发生器(45)、潜水泵(46)和控制电路(47),所述雾化水槽(41)、出风口(42)和过滤盒(43)均设于所述水箱(4)内部上端,并罩设在所述喷嘴座(11)内,所述风机(44 )和超声波发生器(45 )设于所述水箱(4 )外侧并分别连接在所述出风口( 42 )和雾化水槽(41)下方,所述潜水泵(46 )和控制电路(47 )分别设于所述水箱(4)的内侧底部和外侧底部,所述潜水泵(4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流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喷雾嘴(1)、加水槽(2)、机身(3)、水箱(4)和底盖(5);所述机身(3)为一两端相通的中空壳体,所述加水槽(2)和底盖(5)分别设于所述机身(3)上下两端,所述水箱(4)设于所述机身(3)内,所述加水槽(2)底部设有的流水导向槽(21)置于所述水箱(4)内,所述加水槽(2)上还设有一缺口,所述喷雾嘴(1)通过接合在所述缺口上的喷嘴座(11)固定在所述加水槽(12)上,并与所述水箱(4)上设有的雾化加湿装置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永
申请(专利权)人:覃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