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1135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暖器,包括面板、组合发热模块、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风道箱体,所述组合发热模块包括反光罩、发热管、PTC发热模块、发热模块固定架,发热管和PTC发热模块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上,发热管下设有反光罩,反光罩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上,反光罩上设有一排加强散热筋,组合发热模块固定在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上,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正面散热孔、固定板侧面散热孔、固定板风机进风孔和固定板小进风孔,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固定在风道箱体上,风道箱体内通过风道隔板将风道箱体隔成进风通道、两个散热通道和出风通道,散热通道两侧分别有一排风道箱体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发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电器件损耗小,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器
技术介绍
取暖器有多种,最常见的电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也可叫做电采暖器。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目前有碳素纤维为发热基本材料制成的管状发热体,利用反射面散热。除了供暖功能外,该类产品还能起到保健理疗的功效。缺点是方向性非常强,在所照射的方向热量传播到位,一旦离开照射角度,温度下降快,而且热能的穿透力差,几乎在机体与人体之间隔一张纸,就感受不到温度的变化。总体来说,一般的产品主要针对6^10平米面积较小的居室,为达到室内升温的目的需要长时间开启。PTC是一种陶瓷电热元件的简称。它利用风机鼓动空气流经PTC电热元件强迫对流,以此为主要热交换方式。此种方法加热速度较慢,且电器件容易损坏,影响产品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可靠,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组合式取暖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取暖器,包括面板、组合发热模块、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风道箱体,其特征是所述组合发热模块包括反光罩、发热管、PTC发热模块、发热模块固定架,发热管和PTC发热模块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上,发热管下设有反光罩,反光罩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上,反光罩上设有一排加强散热筋,组合发热模块固定在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上,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正面散热孔、固定板侧面散热孔、固定板风机进风孔和固定板小进风孔,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固定在风道箱体上,风道箱体内通过风道隔板将风道箱体隔成进风通道、两个散热通道和出风通道,散热通道两侧分别有一排风道箱体散热孔,固定板正面散热孔与散热通道相连通,固定板风机进风孔、固定板小进风孔与进风通道相连通,出风通道侧设有一个出风口,面板固定在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上,进风通道上安装有进风风机,出风通道上安装有出风风机。由于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上关于固定板正面散热孔、固定板侧面散热孔、固定板风机进风孔、固定板小进风孔的相关设计,风道箱体内通过风道隔板将风道箱体隔成进风通道、两个散热通道和出风通道,以及进风通道上安装有进风风机,出风通道上安装有出风风机,使得组合发热模块发出的热量能及时快速地传递出去,从而达到快速升温,热效率高,同时取暖器本身散热快,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本技术所述发热管为两根,两根发热管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外侧,PTC发热模块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中部。本技术所述固定板正面散热孔的位置与发热管、反光罩的位置相对应,固定板小进风孔与PTC发热模块相对应。本技术所述固定板正面散热孔有20个,固定板侧面散热孔有19个。本实施例所述风道箱体散热孔有15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运用了 PTC发热模块和碳纤维发热管组合的方式,实现了发热速度快,供暖效果好,有效的降低了电器件的损耗,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去掉面板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组合发热模块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组合发热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5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去掉面板后的正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风道的正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 图10,本技术实施例设置有面板I、组合发热模块2、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3、反光罩4、发热管5、PTC发热模块6、发热模块固定架7、风机8、风道隔板9、出风口 10、风道箱体11。组合发热模块2包括反光罩4、发热管5、PTC发热模块6、发热模块固定架7,发热管5和PTC发热模块6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7上,发热管5下设有反光罩4,反光罩4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7上,反光罩4设有一排加强散热筋41,起到加强和散热作用。组合发热模块2固定在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3上,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3上设置有固定板正面散热孔31、固定板侧面散热孔32、固定板风机进风孔33和固定板小进风孔34。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3固定在风道箱体11上,风道箱体11内固定有四块风道隔板9,把风道箱体11隔成进风通道14(即进风风机8通过面板I上的进风口 151吸入,并通过该进风通道14吹入PTC发热模块6,上述为现有技术)、两个散热通道13 (即两个风机8与组合发热模块2之间的通道)和出风通道15 (即组合发热模块2至出风口 10之间的通道)四个区域(如图10所示),散热通道13两侧分别有一排风道箱体散热孔12,用于发热管5下方的反光罩4的散热,出风通道15侧设有一个出风口 10,进风风机8安装在进风通道14上,出风风机16安装在出风通道15上,面板I固定在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3上。本实施例发热管5采用碳纤维发热管,固定板正面散热孔31下方对应散热通道13,散热通道13位于风道箱体11内,风道箱体11由风道隔板9隔成散热通道13及进风通道14使PTC发热模块6的热量吹出,风道箱体11的侧边设有风道箱体散热孔12,这些散热孔及散热通道13都位于发热管、反光罩4下方同一侧,对其进行散热。本实施例反光罩4截面呈弧形,加强散热筋41均匀设置在反光罩4的背面(即反光罩4与发热管5相对的另一侧)。本实施例所述发热管5、反光罩4均为两个,并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7上。本技术所述固定板正面散热孔31的位置与发热管5、反光罩4的位置相对应,固定板小进风孔34与PTC发热模块6相对应。本技术所述固定板正面散热孔31有20个,固定板侧面散热孔32有19个。本实施例所述风道箱体散热孔12有15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运用了 PTC发热模块和碳纤维发热管组合的方式,实现了发热速度快,供暖效果好。有效的降低了电器件的损耗,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以上均为本技术技术方案框架下的具体实施,凡是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 案和技术特征的简单变形或组合,均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取暖器,包括面板、组合发热模块、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风道箱体,其特征是所述组合发热模块包括反光罩、发热管、PTC发热模块、发热模块固定架,发热管和PTC发热模块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上,发热管下设有反光罩,反光罩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上,反光罩上设有一排加强散热筋,组合发热模块固定在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上,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正面散热孔、固定板侧面散热孔、固定板风机进风孔和固定板小进风孔,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固定在风道箱体上,风道箱体内通过风道隔板将风道箱体隔成进风通道、两个散热通道和出风通道,散热通道两侧分别有一排风道箱体散热孔,固定板正面散热孔与散热通道相连通,固定板风机进风孔、固定板小进风孔与进风通道相连通,出风通道侧设有一个出风口,面板固定在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上,进风通道上安装有进风风机,出风通道上安装有出风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是所述发热管为两根,两根发热管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外侧,PTC发热模块固定在发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暖器,包括面板、组合发热模块、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风道箱体,其特征是:所述组合发热模块包括反光罩、发热管、PTC发热模块、发热模块固定架,发热管和PTC发热模块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上,发热管下设有反光罩,反光罩固定在发热模块固定架上,反光罩上设有一排加强散热筋,组合发热模块固定在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上,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板正面散热孔、固定板侧面散热孔、固定板风机进风孔和固定板小进风孔,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固定在风道箱体上,风道箱体内通过风道隔板将风道箱体隔成进风通道、两个散热通道和出风通道,散热通道两侧分别有一排风道箱体散热孔,固定板正面散热孔与散热通道相连通,固定板风机进风孔、固定板小进风孔与进风通道相连通,出风通道侧设有一个出风口,面板固定在组合发热模块固定板上,进风通道上安装有进风风机,出风通道上安装有出风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其君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科拉米克劳芬厨卫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