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一代组合式减压阀。主要具有阀体(1)、阀盖(2)组成整体,阀体(1)进口端有反馈系统进口管(11)连接高压端三通切换阀(12),阀体(1)出口端有反馈系统出口管(13)连接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4);所述的高、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3、14)之间具有相同对称的两套反馈控制系统,在高、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3、14)之间连接反馈系统一或反馈系统二的管道连接处均设计有活接头(19);在上述的反馈系统一和反馈系统二中的射流泵(15)与检修球阀(18)之间也设计有活接头(1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具备了减压、稳压和不停机对反馈系统的反冲排污功能外,还具有检修迅速,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改进的减压阀,具体是一种新一代组合式减压阀。
技术介绍
在高水头的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各部位的用水以及各用水设备的冷却、润滑和消防用水的使用水为压力较低的恒压,为保证这种技术供水的较低的恒压,在设备进口处必须加装减压阀以达到目的。比如2002年11月13日中国技术授权公告号CN2520443Y,所公开的反馈系统先导控制、压力补偿安全保护自力式减压阀,就是本申请人早期设计用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具有阀体I、阀盖2组成整体,其中央装有锁定拉杆3 ;在阀盖2外,锁定拉杆3顶部装有锁定螺母4、阀体I调节杆5 ;在阀盖2内,锁定拉杆3上装有弹簧座6、主弹簧7,在锁定拉杆3底部之下,装有缸套阀座8和主活·塞9,底部有节流锥10 ;阀体I进口端有反馈系统进口管11连接高压端三通切换阀12,阀体I出口端有反馈系统出口管13连接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4 ;所述的高、低压端三通切换阀之间具有相同对称的两套反馈控制系统,即是反馈系统一和反馈系统二 ;所述的反馈系统一或反馈系统二是由依次连接的射流泵15、三通排污阀16、控制阀17和管道所组成;其中的射流泵15—端接高压端三通切换阀12,另端通三通排污阀16,三通排污阀16通过控制阀17连接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4 ;三通排污阀16的第三出口连接排污球阀;所述的射流泵15还有一出口通过检修球阀18、管道接入阀体I内,与缸套阀座8的主活塞9下方空间相连通。该技术方案的结构虽然具备了减压、稳压和不停机对反馈系统的反冲排污,但是,影响减压阀安全运行的因素很多,如射流泵15泥藻堵塞,反馈系统控制阀17上膜片是橡胶件易老化和损坏,特别是在机组卸载的时候和进口压力较大时能量无法释放膜片很容易被击穿等,需要迅速更换处理,反馈系统一或反馈系统二的管道和控制件接口又均是采用丝口互相连接,更换处理拆卸连接件多,耗时长,对生产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一代的组合式减压阀,该组合式减压阀除具备了减压、稳压和不停机对反馈系统的反冲排污功能外,还具有检修迅速,方便的特点。本技术的组合式减压阀主要具有阀体I、阀盖2组成整体,其中央装有锁定拉杆3 ;在阀盖2外,锁定拉杆3顶部装有锁定螺母4、阀体I调节杆5 ;在阀盖2内,锁定拉杆3上装有弹簧座6、主弹簧7,在锁定拉杆3底部之下,装有缸套阀座8和主活塞9,底部有节流锥10 ;阀体I进口端有反馈系统进口管11连接高压端三通切换阀12,阀体I出口端有反馈系统出口管13连接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4 ;所述的高、低压端三通切换阀之间具有相同对称的两套反馈控制系统,即是反馈系统一和反馈系统二,使作用在主活塞9下端面的水压力与主弹簧7的弹力之间的压差带动节流锥10动作,从而控制减压阀的过流面积实现减压和稳压;所述的反馈系统一或反馈系统二是由依次连接的射流泵15、三通排污阀16、控制阀17和管道所组成;其中的射流泵15—端接高压端三通切换阀12,另端通三通排污阀16,三通排污阀16通过控制阀17连接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4 ;三通排污阀16的第三出口连接排污球阀;所述的射流泵15还有一出口通过检修球阀18、管道接入阀体I内,与缸套阀座8的主活塞9下方空间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高、低压端三通切换阀之间连接反馈系统一或反馈系统二的管道连接处均设计有活接头19 ;在上述的反馈系统一和反馈系统二中的射流泵15与检修球阀18之间也设计有活接头19。本技术在反馈系统一或反馈系统二的作用下,利用管道介质的能量,通过主活塞9下端面的介质压力与主弹簧7之间的压差使活塞带动节流锥10动作,阀口过流面开度也随之改变,在减压阀进口高压介质的压力变化和出口介质流量改变的工作状况下,经反馈系统先导控制来控制阀体I不断改变过流面积,从而使减压阀出口介质的压力产生低压且恒定。并可通过反馈系统方便地调节出口介质的低压力值,使之达到用户的要求。在减压阀工作状态下以调整保护拉杆上的锁定螺母4下平面与调节螺母的上平面的间隙来防止在万一事故中锁定减压阀的过流面积不至于进、出口等压;以高、低压端三通切换阀的切换来实现反馈系统一和反馈系统二互为备用;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减压阀在工作状况下的安全、稳定、可靠性。此外,以反馈系统的三通排污阀16、排污球阀组成的排污装置还可以实现减压阀在工作状态下的反冲排污。当射流泵15泥藻堵塞,反馈系统控制阀17上膜片 是橡胶件易老化和损坏,特别是在机组卸载的时候和进口压力较大时能量无法释放膜片很容易被击穿时,本技术只要转换高、低压端三通切换阀至备用反馈系统工作,关闭对应故障反馈系统上的检修球阀18,就可以迅速拆开上述三个活接头19,实现故障处理。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更换处理拆卸连接件少,耗时短,对生产不会产生影响。本技术广为适用于工业、城市、泵站、电站技术供水系统。使用介质为水、轻油等粘度较小的流体。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2阀盖;3锁定拉杆;4锁定螺母;5阀体I调节杆;6弹簧座;7主弹簧;8缸套阀座;9主活塞;10节流锥;11反馈系统进口管;12高压端三通切换阀;13反馈系统出口管;14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5射流泵;16三通排污阀;17控制阀;18检修球阀;19活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I用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组合式减压阀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参见附图I所示,为本技术减压阀的结构示意图,其工作介质是水,该减压阀由传统的活塞式阀体I和新一代的反馈压力补偿系统组合而成,虚线框内为备用的反馈系统二。该组合式减压阀主要具有阀体I、阀盖2组成整体,其中央装有锁定拉杆3 ;在阀盖2夕卜,锁定拉杆3顶部装有锁定螺母4、阀体I调节杆5 ;在阀盖2内,锁定拉杆3上装有弹簧座6、主弹簧7,在锁定拉杆3底部之下,装有缸套阀座8和主活塞9,底部有节流锥10 ;阀体I进口端有反馈系统进口管11连接高压端三通切换阀12,阀体I出口端有反馈系统出口管13连接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4 ;所述的高、低压端三通切换阀之间具有相同对称的两套反馈控制系统,即是反馈系统一和反馈系统二,阀体I是减压主件,反馈控制系统是阀体I的控制部分;减压阀由这两个部分复合而成。上述反馈控制系统使作用在主活塞9下端面的水压力与主弹簧7的弹力之间的压差带动节流锥10动作,从而控制减压阀的过流面积实现减压和稳压;所述的反馈系统一或反馈系统二是由依次连接的射流泵15、三通排污阀16、控制阀17和管道所组成;其中的射流泵15—端接高压端三通切换阀12,另端通三通排污阀16,三通排污阀16通过控制阀17连接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4 ;三通排污阀16的第三出口连接排污球阀;所述的射流泵15还有一出口通过检修球阀18、管道接入阀体I内,与缸套阀座8的主活塞9下方空间相连通;通过操作检修球阀18、三通排污阀16部件,可有效地将控制阀内的污物排出系统外,同时不影响减压阀的工况。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高、低压端三通切换阀之间连接反馈系统一或反馈系统二的管道连接处均设计有活接头19 ;在上述的反馈系统一和反馈系统二中的射流泵15与检修球阀18之间也设计有活接头19。如图I所示,Pl为减压阀的进口压力,P2为减压阀的出口压力,在进、出口形成流量时,在阀体I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减压阀,主要具有阀体(1)、阀盖(2)组成整体,其中央装有锁定拉杆(3);在阀盖(2)外,锁定拉杆(3)顶部装有锁定螺母(4)、主阀调节杆(5);在阀盖(2)内,锁定拉杆(3)上装有弹簧座(6)、主弹簧(7),在锁定拉杆(3)底部之下,装有缸套阀座(8)和主活塞(9),底部有节流锥(10);阀体(1)进口端有反馈系统进口管(11)连接高压端三通切换阀(12),阀体(1)出口端有反馈系统出口管(13)连接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4);所述的高、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3、14)之间具有相同对称的两套反馈控制系统,即是反馈系统一和反馈系统二;所述的反馈系统一或反馈系统二是由依次连接的射流泵(15)、三通排污阀(16)、控制阀(17)和管道所组成;其中的射流泵(15)一端接高压端三通切换阀(12),另端通三通排污阀(16),三通排污阀(16)通过控制阀(17)连接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4);三通排污阀(16)的第三出口连接排污球阀;所述的射流泵(15)还有一出口通过检修球阀(18)、管道接入阀体(1)内,与缸套阀座(8)的主活塞(9)下方空间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高、低压端三通切换阀(13、14)之间连接反馈系统一或反馈系统二的管道连接处均设计有活接头(19);在上述的反馈系统一和反馈系统二中的射流泵(15)与检修球阀(18)之间也设计有活接头(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赛银,邓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中潭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