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987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9:11
一种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括有可分别与石材框架的零部件安装面相贴的连接件和用于固定该连接件的紧固件,连接件上开设有通孔,石材框架的零部件上开设有能与连接件上的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石材框架的零部件和连接件之间通过穿设于通孔和相对应安装孔中的紧固件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石材框架的各零部件上预先设置安装孔,采用连接件并通过螺钉连接结构实现石材框架各零部件之间的固定,这种连接结构在现场安装时无需使用胶水,大大减少了安装时间,从而节约了人力资源;进行拆卸或局部更换零部件,也无需清除胶水而破坏零部件结构,只需旋松螺钉即可,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有效降低维护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石材是一种高档的建筑装饰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家具框架(如画屏、壁炉架、桌面、台柱等)和各种纪念性建筑物(如碑、塔、雕像等)的制作。现有技术中,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通常是采用各块石材之间的拼接或搭接,然后再用胶水粘接的方式实现安装。但是,石材框架多为易损件且重量沉,通常出厂时都是处于零部件状态,各个部件单独或统一包装,直至运送到用户家中或使用场地后,再进行现场安装。因此,如果采用传统的胶水粘接的安装方式,首先,胶水固化需要较长的时间,使得安装操作的等待时间增加,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其次,等待胶水固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出现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造成各零部件间安装错位甚至粘结不良,不仅产品不够美观,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再者,石材框架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以后,难免会有损坏,或是产生污溃难以清洁,需要对这些影响使用的零部件进行更换,而采用胶水粘接的安装方式在拆卸时将会十分不便,很容易在拆卸的过程中损坏其他完好的零部件,造成整个产品的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外观美观、安装方便快捷的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括有可分别与石材框架的零部件安装面相贴的连接件和用于固定该连接件的紧固件,其中,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石材框架的零部件上开设有能与所述连接件上的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石材框架的零部件和连接件之间通过穿设于所述通孔和相对应安装孔中的所述紧固件固定相连。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提高连接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的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所述的安装孔内嵌设有螺母,所述螺钉穿过所述连接件上的通孔和对应的所述螺母螺纹相连。所述的紧固件也可以为螺栓,同样地,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连接件上的通孔和对应的所述螺母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件的截面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石材框架的各零部件的安装配合面形状)设计成各种结构,作为优选,该连接件的形状可以呈“L”形或者“一”字形或者“Z”字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石材框架的各零部件上预先设置安装孔,采用连接件并通过紧固件(螺钉或螺栓)连接结构实现石材框架各零部件之间的固定,这种连接结构在现场安装时无需使用胶水,大大减少了安装时间,从而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如需要对石材框架进行拆卸或局部更换零部件,也无需清除胶水而破坏零部件结构,只需旋松紧固件(螺钉或螺栓)即可,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有效降低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安装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安装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I所示安装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安装结构整体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安装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安装结构整体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安装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I 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石材框架的零部件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可用于各种石材框架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以及石材框架的零部件与其它材质的零部件之间的安装连接。本实施例的石材框架安装结构包括有连接件I、螺钉2和螺母3,其中,本实施例的石材框架采用两个相互呈直角布置的零部件4,相应地,本实施例的连接件I采用截面呈“L”形的形状,该“L”形连接件的两垂直边上分别开设有通孔11,石材框架的每个零部件4上则开设有和通孔11相对应设置的安装孔41,螺母3预先嵌设在安装孔41内,连接件I和石材框架的零部件4之间通过穿过通孔11和相对应的安装孔41的螺钉2相连,位于安装孔41内的螺钉2则旋入螺母3内实现螺纹连接固定。实际安装时,首先将两块石材框架的零部件4按规定的位置放置好,螺母3在出厂时就已经预先嵌设在石材框架的零部件4安装孔41中,此时,只需将连接件I上的通孔11对准嵌设在安装孔41内的螺母3,再将螺钉2穿过连接件I的通孔11,并旋入螺母3的螺纹中锁紧,即实现石材框架的两零部件4之间的连接安装。采用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通过螺钉2即可将连接件与石材框架的各个零部件安装固定于一起,这里的螺钉也可以用螺栓等其他结构的紧固件代替,实际使用中,只需使用扳手等简单的常用工具就能实现对石材框架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无需使用胶水,大大地节省了安装和拆卸所需的时间,从而降低了装配和维护成本。实施例二,如图4 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同样包括有连接件I’、螺钉2’(可以用螺栓等其他紧固件代替)和螺母3’,其中,本实施例石材框架的两零部件4’采用水平拼接结构,石材框架的两零部件4’在拼接后呈“一”字形,相应地,本实施例的连接件I’采用截面呈“一”字形的平板式结构,连接件I’上开设有上下分布的通孔11’,石材框架的两零部件4’在对应每一通孔11’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41’,螺母3’预先嵌设在石材框架的零部件4’安装孔41’内,螺钉2’穿过连接件I’上的通孔11’进而旋入螺母3’的螺纹中,螺钉2’锁紧后即实现石材框架的两零部件4’之间的连接安装。实施例三,如图6 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和实施例二基本相同,该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也包括连接件I”、螺钉2”(也可以用螺栓等其他紧固件代替)和螺母3”,连接件I”上开设有两个通孔11”,石材框架的两零部件4”在对应每一通孔11”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41”,螺母3”预先嵌设在石材框架的零部件4”安装孔41”内,石材框架的两零部件4”之间同样是采用拼接的方式安装。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二所不同的是,石材框架的两零部件4”在拼接后,其安装表面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有一定的错位,于是,本实施例的连接件I”采用了截面呈“Z”字型的结构,该“Z”字形的连接件I”上同样设置有两个通孔11”,每一螺钉2”穿过通孔11”并旋入螺母3”的螺纹中,继而实现石材框架的两零部件4”之间的连接安装。本实施例的连接件形状主要由石材框架的两个零部件拼接后的安装面形状决定,连接件具体截面形状除了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所描述的“L “形、“一”字形和“Z”字型 之外,还可以有其它的形式,并不仅局限于这三种形状。权利要求1.一种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括有可分别与石材框架的零部件安装面相贴的连接件和用于固定该连接件的紧固件,其中,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石材框架的零部件上开设有能与所述连接件上的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石材框架的零部件和连接件之间通过穿设于所述通孔和相对应安装孔中的所述紧固件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为螺钉,所述的安装孔内嵌设有螺母,所述螺钉穿过所述连接件上的通孔和对应的所述螺母螺纹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为螺栓,所述的安装孔内嵌设有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连接件上的通孔和对应的所述螺母螺纹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截面呈“L”形或者“一”字形或者“Z”字形。专利摘要一种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括有可分别与石材框架的零部件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材框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括有可分别与石材框架的零部件安装面相贴的连接件和用于固定该连接件的紧固件,其中,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石材框架的零部件上开设有能与所述连接件上的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石材框架的零部件和连接件之间通过穿设于所述通孔和相对应安装孔中的所述紧固件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丽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