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653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液装置,包括壳体、换向阀、动力泵、具有进液通道的进液件和具有注液通道的注液件,换向阀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第二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连通,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连通,第二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动力泵具有动力泵进液端和动力泵出液端,动力泵进液端与第四连接口连通,动力泵出液端与第三连接口连通,进液件的进液通道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注液件的注液通道与第一连接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其不仅可以手持操作,而且在注液完成后会立即将其内部及其连接的管道内的液体反向输送回液体储存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液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电动工作的注液装置。


技术介绍

1、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向某一些容器内注入液体的情况,如加湿器中加入水、酒精灯中加入酒精燃料等,原始方法通常会使用漏斗等工具,漏斗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扶着,使用非常不方便,而且容易加注过量的液体。

2、现在市场上也有一些手持式的设备,其可以提供抽取液体的动力,将液体从一个容器中抽取出来之后,注入另一个容器中。但是这些设备通常只提供一个方向的动力进行液体抽注,在液体注满容器后,停止手持设备进行抽取时,在其内部管路中还会残留液体,这些液体在放置手持设备时会到处乱洒,使用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液装置,其不仅可以手持操作,而且在注液完成后会立即将其内部及其连接的管道内的液体反向输送回液体储存装置。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注液装置,包括壳体、换向阀、动力泵、具有进液通道的进液件和具有注液通道的注液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换向阀(2)、动力泵(3)、具有进液通道(4-1)的进液件(4)和具有注液通道(5-1)的注液件(5),所述换向阀(2)和所述动力泵(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换向阀(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2-1)、第二连接口(2-2)、第三连接口(2-3)、以及第四连接口(2-4),所述换向阀(2)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且所述换向阀(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口(2-1)与所述第三连接口(2-3)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2-2)与所述第四连接口(2-4)连通,所述换向阀(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口(2-1)与所述第四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换向阀(2)、动力泵(3)、具有进液通道(4-1)的进液件(4)和具有注液通道(5-1)的注液件(5),所述换向阀(2)和所述动力泵(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换向阀(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2-1)、第二连接口(2-2)、第三连接口(2-3)、以及第四连接口(2-4),所述换向阀(2)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且所述换向阀(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口(2-1)与所述第三连接口(2-3)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2-2)与所述第四连接口(2-4)连通,所述换向阀(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口(2-1)与所述第四连接口(2-4)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2-2)与所述第三连接口(2-3)连通;所述动力泵(3)具有动力泵进液端(3-1)和动力泵出液端(3-2),所述动力泵进液端(3-1)与所述第四连接口(2-4)连通,所述动力泵出液端(3-2)与所述第三连接口(2-3)连通,所述进液件(4)的进液通道(4-1)与所述第二连接口(2-2)连通,所述注液件(5)的注液通道(5-1)与所述第一连接口(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2)包括阀体(2-5)、以及第一阀杆(2-6)和第二阀杆(2-7),所述阀体(2-5)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2-1)和第二连接口(2-2)、以及第三连接口(2-3)和第四连接口(2-4),所述阀体(2-5)设置有第一换向腔(2-5.1)和第二换向腔(2-5.2),所述第一连接口(2-1)与所述第一换向腔(2-5.1)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2-2)与所述第二换向腔(2-5.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杆(2-6)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阀杆(2-7)的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换向口(2-5.101)到所述第二换向口(2-5.102)的方向与所述第三换向口(2-5.201)到第四换向口(2-5.202)的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5)包括第一通道(2-5.7)、第二通道(2-5.8)、第三通道(2-5.9)、第四通道(2-5.10)、第五通道(2-5.11)和第六通道(2-5.12),所述第一通道(2-5.7)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阀杆(2-6)轴线的方向上具有延伸距离,所述第一通道(2-5.7)的两端形成为第一通道口(2-5.701)和第二通道口(2-5.702),且所述第一通道口(2-5.701)到所述第二通道口(2-5.702)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换向口(2-5.101)到所述第二换向口(2-5.102)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通道(2-5.8)在平行于所述第二阀杆(2-7)轴线的方向上具有延伸距离,所述第二通道(2-5.8)的两端形成为第三通道口(2-5.801)和第四通道口(2-5.802),且所述第三通道口(2-5.801)到所述第四通道口(2-5.802)的方向与所述第三换向口(2-5.201)到所述第四换向口(2-5.202)的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5)包括阀底(2-5.13)、阀芯(2-5.14)、换向层(2-5.15)、以及阀盖(2-5.16);所述阀芯(2-5.14)位于所述阀底(2-5.13)的一侧,所述换向层(2-5.15)设置在所述阀芯(2-5.14)远离所述阀底(2-5.13)的一侧,所述阀盖(2-5.16)设置在所述换向层(2-5.15)远离所述阀芯(2-5.14)的一侧,所述阀芯(2-5.14)设置有所述第一换向腔(2-5.1)、所述第二换向腔(2-5.2)、所述第一通道(2-5.7)、所述第二通道(2-5.8)、所述第三通道(2-5.9)和所述第四通道(2-5.10),所述换向层(2-5.15)设置有所述第五通道(2-5.11)和所述第六通道(2-5.12);所述第一连接口(2-1)和所述第二连接口(2-2)设置在所述阀芯(2-5.14)上,所述第三连接口(2-3)和所述第四连接口(2-4)设置在所述阀盖(2-5.16)上,所述第一换向口(2-5.101)和所述第三换向口(2-5.201)靠近所述换向层(2-5.15)设置,所述第二换向口(2-5.102)和所述第四换向口(2-5.202)靠近所述阀底(2-5.13)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5.14)包括阀芯本体(2-5.1401)、以及封阀密封垫(2-5.1402),所述阀芯本体(2-5.1401)设置在所述阀底(2-5.13)上,所述封阀密封垫(2-5.1402)设置在所述阀芯本体(2-5.1401)远离所述阀底(2-5.13)的一侧,所述阀芯本体(2-5.140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丽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