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钮式伸缩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9861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推钮式伸缩杆,主要是利用一定位弹片与一控制组件之间的配合来控制内、外管之间的伸缩定位,其中的控制组件具有一移动座、一推钮,以及一设于移动座及推钮之间的连动件,当推钮未受外力作用时,定位弹片会受到移动座的推顶而通过本身的定位凸部卡合于内管的定位凹部,使外管无法相对内管位移来完成定位,当推钮受外力推动时,推钮会透过连动件带动移动座朝远离定位弹片的方向移动,使定位弹片通过本身的回复弹力而迫使本身的定位凸部脱离内管的定位凹部,此时的外管即可相对内管位移而达到调整长度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工具的伸缩杆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推钮式伸缩杆
技术介绍
为了因应不同的使用距离,一般的手工具(如园艺剪)皆具备伸缩杆的设计,以增加工作上的便利性。就目前伸缩杆的设计来说,主要是先迫使内、外管产生相对转动,再利用摩擦干涉的方式来完成内、外管之间的定位,但是这样的定位方式很容易让内、外管之间出现松动的情况。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中国台湾公告第1337118号专利案揭露出一种「工具的伸缩管」,其主要是利用控制钮、连动杆、控制座,以及定位柱之间的多段连动关系来完成内、夕卜管之间的伸缩定位,但是此专利案的结构设计仍稍嫌复杂而有待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钮式伸缩杆,其结构简单且定位确实。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推钮式伸缩杆包含有一内管、一外管、一滑座、一定位弹片、一控制组件,以及一弹性件。该内管具有一滑槽,该滑槽的槽壁具有多个定位凹部,该多个定位凹部沿着该内管的轴向呈间隔地排列;该外管可沿该内管的轴向位移地套设于该内管;该滑座可位移地设于该内管的滑槽内且固定于该外管,并具有一长槽孔;该定位弹片具有一固定轴部、至少一第一臂部,以及至少一定位凸部,该固定轴部固定于该滑座,该第一臂部自该固定轴部延伸而出,该定位凸部自该第一臂部的一侧面朝该内管的定位凹部的方向突伸而出;该控制组件具有一移动座、一推钮,以及一设于该移动座及该推钮之间的连动件,该移动座可位移地设于该内管的滑槽内且具有一推块,该推块嵌设于该滑座的长槽孔内且贴抵于该定位弹片的第一臂部,该推钮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地设于该外管,当该推钮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移动座的推块会向外推顶该定位弹片的第一臂部,使该定位弹片的定位凸部可选择地卡合于该内管的其中一该定位凹部,当该推钮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推钮会透过该连动件带动该移动座朝远离该定位弹片的方向移动,使该定位弹片通过本身的回复弹力而迫使该定位凸部脱离该内管的定位凹部;该弹性件设于该滑座与该移动座之间,用以将该移动座朝该定位弹片的方向推顶。其中,该滑座的一端壁具有一穿孔,该移动座的一隆起部具有一螺孔,该连动件具有一固定块与一连杆,该连杆具有一第一固定端与一第二固定端,该第一固定端固定于该固定块,该第二固定端穿经该滑座的穿孔且螺设于该移动座的螺孔内;该推钮固定于该连动件的固定块,该弹性件套设于该连动件的连杆的第二固定端且顶抵于该滑座的端壁及该移动座的隆起部之间。其中,该外管具有一外管体及一握把套,该外管体套设于该内管且具有一第一透孔,该握把套套设于该外管体的一端且具有一连通该第一透孔的第二透孔;该推钮设于该外管体的第一透孔及该握把套的第二透孔内。其中,该推钮具有一承座与一上盖,该承座固定于该连动件的固定块且位于该外管体的第一透孔及该握把套的第二透孔之间,该上盖固定于该承座的顶面且经由该握把套的第二透孔而显露于外。其中,该外管还具有一外管套及一固定于该外管套的固定板,该外管体具有一相对该第一透孔的嵌孔,该外管套套设于该外管体的另一端,该固定板嵌设于该外管体的嵌孔内且连接该滑座。其中,该固定板具有一凸柱,该滑座具有一凹孔,该凸柱嵌设于该凹孔内。其中,该移动座的一隆起部位于该滑座的一端壁与一间隔壁之间,该连动件具有一顶壁与一推壁,该顶壁固定于该推钮,该推壁自该顶壁的一端朝该滑座的方向延伸且伸入该滑座的间隔壁与该移动座的隆起部之间;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顶抵于该滑座的端壁与该移动座的隆起部之间。 其中,该外管具有一外管体、一外管套,以及一握把套,该外管体套设于该内管且具有一第一透孔,该外管套套设于该外管体的一端且具有一连通该第一透孔的第二透孔,该握把套套设于该外管体的另一端;该推钮设于该外管体的第一透孔及该外管套的第二透孔内。其中,该推钮具有一承座与一上盖,该承座固定于该连动件的顶壁且位于该外管体的第一透孔及该外管套的第二透孔之间,该上盖固定于该承座的顶面且经由该外管套的第二透孔而显露于外。其中,该外管还具有一固定于该外管套的固定板,该外管体具有一相邻该第一透孔的嵌孔,该固定板嵌设于该外管体的嵌孔内且连接该滑座。其中,该固定板具有一凸柱,该滑座具有一凹孔,该凸柱嵌设于该凹孔内。其中,该滑槽的槽壁的两相对侧分别具有该多个定位凹部,该定位弹片具有二该第一臂部及二该定位凸部,该二第一臂部由该固定轴部向外扩张地延伸而出,该二定位凸部分别自该二第一臂部的一侧面突伸而出;该移动座的推块位于该定位弹片的该二第一臂部之间。其中,该推块具有二斜面,并以该二斜面分别贴抵于该定位弹片的该二第一臂部。其中,还包含有一复位弹片,该复位弹片设于该滑座,用以将该定位弹片的定位凸部朝远离该内管的定位凹部的方向推顶。其中,该滑座具有一间隔壁,该间隔壁具有一狭缝,该复位弹片具有一嵌卡部、至少一第二臂部,以及至少一顶抵部,该嵌卡部嵌设于该狭缝内,该第二臂部自该嵌卡部的一端朝该定位弹片的方向延伸而出,该顶抵部形成于该第二臂部的末端且位于该内管的定位凹部与该定位弹片的定位凸部之间。其中,该滑槽的槽壁的两相对侧分别具有该多个定位凹部,该定位弹片具有二该第一臂部及二该定位凸部,该二第一臂部由该固定轴部向外扩张地延伸而出,该二定位凸部分别自该二第一臂部的一侧面突伸而出;该移动座的顶抵部位于该定位弹片的该二第一臂部之间,该复位弹片具有二该第二臂部及二该顶抵部。其中,该推块具有二斜面,并以该二斜面分别贴抵于该定位弹片的该二第一臂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推钮式伸缩杆利用该推钮、该连动件,以及该移动座之间的简单连动关系来迫使该定位弹片的定位凸部与该内管的定位凹部之间形成稳固地卡合或相互分离,用以达到调整长度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主要显示推钮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图4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主要显示定位弹片的定位凸部卡合于内管的定位凹部。图5类同于图3,主要显示推钮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图6类同于图4,主要显示定位弹片的定位凸部脱离内管的定位凹部。图7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主要显示调整长度的状态。图8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剖视图,主要显示推钮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图11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主要显示定位弹片的定位凸部卡合于内管的定位凹部。图12类同于图10,主要显示推钮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图13类同于图11,主要显示定位弹片的定位凸部脱离内管的定位凹部。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第一实施例」10推钮式伸缩杆20内管22滑槽24定位凹部26内管套30外管32外管体322第一透孔324嵌孔34握把套342第二透孔36固定板362凸柱38外管套40滑座42底壁422固定孔424长槽孔426穿槽44第一端壁442穿孔46第二端壁462凹孔48间隔壁482狭缝50定位弹片52固定轴部54第一臂部56定位凸部60控制组件61移动座611基部612推块613隆起部614斜面615螺孔62推钮63连动件64承座65上盖66固定块67连杆672第一固定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钮式伸缩杆,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内管,具有一滑槽,该滑槽的槽壁具有多个定位凹部,该多个定位凹部沿着该内管的轴向呈间隔地排列;一外管,能沿该内管的轴向位移地套设于该内管;一滑座,可位移地设于该内管的滑槽内且固定于该外管,该滑座具有一长槽孔;一定位弹片,具有一固定轴部、至少一第一臂部,以及至少一定位凸部,该固定轴部固定于该滑座,该第一臂部自该固定轴部延伸而出,该定位凸部自该第一臂部的一侧面朝该内管的定位凹部的方向突伸而出;一控制组件,具有一移动座、一推钮,以及一设于该移动座及该推钮之间的连动件,该移动座能位移地设于该内管的滑槽内且具有一推块,该推块嵌设于该滑座的长槽孔内且贴抵于该定位弹片的第一臂部,该推钮能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地设于该外管,当该推钮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移动座的推块会推顶该定位弹片的第一臂部,使该定位弹片的定位凸部能选择地卡合于该内管的其中一该定位凹部,当该推钮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推钮会透过该连动件带动该移动座朝远离该定位弹片的方向移动,使该定位弹片通过本身的回复弹力而迫使该定位凸部脱离该内管的定位凹部;以及一弹性件,设于该滑座与该移动座之间,用以将该移动座朝该定位弹片的方向推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有堂
申请(专利权)人:维胜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