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8817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防盗锁,其是包含一座体与一固定元件,其中该座体是由一主动片、一三角栓与一个以上密码锁片所组成,该主动片设有一凸块是搭配一个以上密码锁片移动,且于该主动片一侧设有一推动元件,该密码锁片之一侧设有一挡片,且该密码锁片设有定位孔与孔洞,且于挡片一侧设有三角栓,并搭配推动元件动作,最后组合盖体,以完成一防盗锁,其主要特征系在于:主动片与密码锁片之间设有一拨动元件与一扭簧,以完成一种安全防盗锁,藉此,使用者透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用的钥匙,拨动门锁时便带动拨动元件与扭簧移动,并扣于位于主动片另一侧的凹口上,以避免安全防盗锁被强行橇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防盗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防盗锁。
技术介绍
习知的防盗锁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深怕被橇开,由于习知的防盗锁系没有固定组件来避免主动片的滑动,所以,只要从门缝中将锁慢慢地往锁本体中移动,那防盗锁便很容易被打开。由此可见,习知的安全防盗锁所衍生之问题及不足,实非一良善之设计者,而亟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安全防盗锁,它能减低防盗锁被撬开的 机会,增加防盗锁使用寿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防盗锁,其是包含一座体与一固定元件;其中该座体是由一主动片、一三角栓与一个以上密码锁片所组成,该主动片设有一凸块是搭配一个以上密码锁片移动,且于该主动片一侧设有一推动组件,该一个以上密码锁片之一侧设有一挡片,且该一个以上密码锁片设有定位孔与孔洞,且于挡片一侧设有三角栓,并搭配移动元件动作,最后组合盖体,其特征在于该座体是设有一开关,主动片的另一侧设有一凹口,主动片与密码锁片之间设有一拨动元件与一扭簧,挡片之另一侧设有一调整片,且该调整片是搭配三角栓而位移。本技术之密码锁片之另一侧设有一挡块与弹性元件,且与该密码锁片相结口 ο经由本技术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当使用者使用安全防盗锁时,除了透过本技术专用的钥匙,拨动门锁时便带动拨动元件与扭簧移动,并扣于位于主动片另一侧的凹口上,以避免安全防盗锁被强行橇开,此外,更在该座体上设有一开关,当开关关闭的时候,可避免平日的灰尘进入安全防盗锁内,进而增加安全防盗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内侧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侧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部分解示意图。图4为开锁时主动片移动状态示意图(一)。图5为开锁时主动片移动状态示意图(二)。图6为开锁时主动片移动状态示意图(三)。图7为开锁时密码锁片移动状态示意图(一)。图8为开锁时密码锁片移动状态示意图(二)。图9为开锁时密码锁片移动状态示意图(三)。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座体2…盖体2l···钥匙孔22…螺孔23…旋转钮231…调整片24…控制元件241···定位片242···固定片25…开关3…固定元件4l·*·主动片411…凹口412…凸块413…凹槽414 推动元件42…三角栓421…弹性元件422…挡片423…弹性元件51…密码锁片51l···定位孔512…孔洞513…螺杆52…挡块521…弹性元件6…拨动元件61…扭簧62…固定杆7…钥匙具体实施方式兹将本技术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I与图2所示,该两图为本技术内侧与外侧之立体示意图,其包含一座体1,该座体I之顶端系设有一盖体2,而盖体2上面是设有一钥匙孔21以及数个螺孔22,而在座体I的背面更设有一开关25,以防止空气中细小的灰尘进入防盗锁内,进而延长防盗锁的使用寿命,而在座体I背面还设有一旋转钮23,可在室内控制三角栓42的进出,而设在旋转钮23旁边的控制元件24,当转动控制元件24时,便会带动定位片241与固定片242的位移,以进一步地将三角栓42给阻挡住,即使有钥匙7也无法从外打开,此外,另有一与门梁相结合的固定元件3,透过座体I上与固定元件3上的凹口,便能将主动片41及三角栓42进出,而达到上锁与开锁的功能,另外,由于本技术的特殊设计,使得进出的时候都需要用本技术专用的钥匙7才能够打开,让许多即使从窗户进入室内的宵小也无从逃出。请参阅图3所示,该图为本技术内部分解示意图,该座体I是由一主动片41、一三角栓42与一个以上密码锁片51所组成,该主动片41设有一凸块412是搭配密码锁片51移动,且于该主动片41 一侧设有一推动元件414,该密码锁片51之一侧设有一挡片422,另一侧设有一挡块52与弹性元件521,且与该密码锁片51相结合,且该密码锁片51设有定位孔511与孔洞512,且于挡片422 —侧设有三角栓42,而于另一侧设有一调整片231,且该调整片231是搭配三角栓42而位移,且在挡片422的两边由于距离的不同设置了一较松的弹性元件421与较紧的弹性元件423,以让三角栓42位移更加顺畅,并搭配推动元件414动作,最后组合盖体2,以完成一防盗锁,本技术是于主动片41与密码锁片51之间设有一拨动元件6与一扭簧61,以完成一种安全防盗锁,藉此,使用者透过本技术专用的钥匙7,拨动门锁时便带动拨动元件6与扭簧61移动,并扣于位于主动片41另一侧的凹口 411上,以避免安全防盗锁被强行橇开。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是可看出开锁时主动片41移动状态变化,当钥匙7未转动时,拨动元件6是抵住凹口 411,使得想要橇开主动片41的人也无从做起;而当钥匙7转动后,拨动元件6即刻脱离凹口 411,而主动片41也能够在固定杆62的固定之下,沿着凹槽413,慢慢地向座体I内部移动,而随着主动片41的移动,推动元件414也顺着向座体I内部移动,进而将三角栓42推入座体I内部,此时安全防盗锁便打开了。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是可看出开锁时密码锁片51移动状态变化,当钥匙7未转动时,拨动元件6是抵住凹口 411,使得安全防盗锁无法被打开;而当钥匙7转动后,拨动元件6即刻脱离凹口 411,而此时密码锁片51会随着钥匙转动时的变化而有位置的不同,定位孔511上的空隙也会跟着上下位移,且密码锁片51上孔洞512的位置也会在螺杆513的固定下跟着移动,在这些位移之同时,凸块412的相对位置也会随着变化,使得主动片41能够向座体内部移动,进而打开安全防盗锁。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之一可行实施例之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之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为之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之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防盗锁,其是包含一座体与一固定元件;其中该座体是由一主动片、一三角栓与一个以上密码锁片所组成,该主动片设有一凸块是搭配一个以上密码锁片移动,且于该主动片一侧设有一推动元件,该一个以上密码锁片之一侧设有一挡片,且该一个以上密码锁片设有定位孔与孔洞,且于挡片一侧设有三角栓,并搭配移动元件动作,最后组合盖体,其特征在于该座体是设有一开关,主动片的另一侧设有一凹口,主动片与密码锁片之间设有一拨动元件与一扭簧,挡片之另一侧设有一调整片,且该调整片是搭配三角栓而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防盗锁,其特征为该密码锁片之另一侧设有一挡块与弹性元件,且与该密码锁片相结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防盗锁,其是包含一座体与一固定元件,其中该座体是由一主动片、一三角栓与一个以上密码锁片所组成,该主动片设有一凸块是搭配一个以上密码锁片移动,且于该主动片一侧设有一推动元件,该密码锁片之一侧设有一挡片,且该密码锁片设有定位孔与孔洞,且于挡片一侧设有三角栓,并搭配推动元件动作,最后组合盖体,以完成一防盗锁,其主要特征系在于主动片与密码锁片之间设有一拨动元件与一扭簧,以完成一种安全防盗锁,藉此,使用者透过本技术专用的钥匙,拨动门锁时便带动拨动元件与扭簧移动,并扣于位于主动片另一侧的凹口上,以避免安全防盗锁被强行橇开。文档编号E05B15/00GK202672863SQ20122010276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防盗锁,其是包含一座体与一固定元件;其中该座体是由一主动片、一三角栓与一个以上密码锁片所组成,该主动片设有一凸块是搭配一个以上密码锁片移动,且于该主动片一侧设有一推动元件,该一个以上密码锁片之一侧设有一挡片,且该一个以上密码锁片设有定位孔与孔洞,且于挡片一侧设有三角栓,并搭配移动元件动作,最后组合盖体,其特征在于:该座体是设有一开关,主动片的另一侧设有一凹口,主动片与密码锁片之间设有一拨动元件与一扭簧,挡片之另一侧设有一调整片,且该调整片是搭配三角栓而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家德制锁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