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翔专利>正文

空转气动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8818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空转气动锁头,壳体内有前锁芯和后锁芯,前锁芯上有气道,气道的一端有推动或压缩空气的压气活塞,压气活塞的一端有弹簧,气道的另一端有连接与分离前锁心和后锁芯的开锁活塞,开锁活塞的一端有弹簧,气道的路径上有弹子,弹子的一端有弹簧,弹子上有连通气道的通气孔,还有将压气活塞和开锁活塞推动或压缩的空气排除的排气槽,前锁芯的侧面有环形凹槽,卡片由壳体伸入环形凹槽内,前锁芯可自由旋转,后锁芯的一端有与开锁活塞配合的凹槽,后锁芯的另一端有沟槽与壳体台阶配合让后锁芯止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锁具,提供空转气动锁头
技术介绍
现有机械锁头中的弹子与对应机构在外力的作用下或者始终有持续的接触,因此可以直接试探弹子的正确对应位或者间接得到对应机构的自动响应,所以大部分不能防止试探拨位(即试探拨动弹子找到对应位)及基本上不能防止概率性拨位(即快速拨动弹子,概率性使弹子对位)等技术开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利用气动原理使对应机构与弹子在外力的作用下没有直接的接触,不 能直接试探弹子的正确对应位或者间接得到对应机构的自动响应,从而有效防止以上技术开启,并在无匙开启时空转。本技术技术方案壳体内有前锁芯和后锁芯,前锁芯上有气道,气道的一端有推动或压缩空气的压气活塞,压气活塞的一端有弹簧,气道的另一端有连接与分离前锁芯和后锁芯的开锁活塞,开锁活塞的一端有弹簧,气道的路径上有弹子,弹子的一端有弹簧,弹子上有连通气道的通气孔,还有将压气活塞和开锁活塞推动或压缩的空气排除的排气槽,前锁芯的侧面有环形凹槽,卡片由壳体伸入环形凹槽内,前锁芯可自由旋转,后锁芯的一端有与开锁活塞配合的凹槽,后锁芯的另一端有沟槽与壳体台阶配合让后锁芯止位。在没有插入正确的钥匙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扭动前锁芯时,压气活塞从壳体的低点移动至高点,同时压气活塞径向向内移动压缩弹簧并推动或压缩空气,空气经过没有正确对位的弹子的排气槽排除或空气被没有正确对位的弹子堵塞,开锁活塞保持不动,前锁芯空转。插入正确钥匙时,弹子的通气孔与气道对齐,顺时针方向扭动前锁芯,压气活塞从壳体的低点移动至高点,同时压气活塞径向向内移动压缩弹簧并推动或压缩空气,空气经过连通的气道推动开锁活塞,开锁活塞轴向向外移动并压缩弹簧,同时开锁活塞进入后锁芯上的凹糟内,持续扭动前锁芯,开锁活塞带动后锁芯一起转动进而开锁。拨出钥匙后弹子被弹簧推动复位,开锁活塞被弹簧推动,将多余的空气由弹子上的排气槽排除后复位,后锁芯被后背锁弹簧推动复位。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图I是前锁芯主视局部剖视图图2是前锁芯后视图图3是后锁芯主视局部剖视图图4是全锁俯视内部结构图图5是全锁右视内部结构图图6是图5开锁状态时的内部结构图图7是弹子主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图7的仰视图附图说明图10是弹子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图I至10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O内有前锁芯I和后锁芯2,前锁芯I上有气道3,气道3的一端有推动或压缩空气的压气活塞4,压气活塞4的一端有弹簧5,气道3的另一端有连接与分离前锁芯I和后锁芯2的开锁活塞6,开锁活塞6的一端有弹簧7,气道3的路径上有弹子8,弹子8的一端有弹簧9,弹子8上有连通气道的通气孔10,还有将压气活·塞4和开锁活塞6推动或压缩的空气排除的排气槽11,前锁芯2的侧面有环形凹槽12,卡片13由壳体O伸入环形凹槽12内,前锁芯I可自由旋转,后锁芯2的一端有与开锁活塞6配合的凹槽14,后锁芯2的另一端有沟槽15与壳体台阶16配合让后锁芯2止位。离合原理在没有插入正确的钥匙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扭动前锁芯I时,压气活塞4从壳体O的低点移动至高点,同时压气活塞4径向向内移动压缩弹簧5并推动或压缩空气,空气经过没有正确对位的弹子8的排气槽11排除或空气被没有正确对位的弹子8堵塞,开锁活塞6保持不动,前锁芯I空转。插入正确钥匙时,弹子8的通气孔10与气道3对齐,顺时针方向扭动前锁芯1,压气活塞4从壳体O的低点移动至高点,同时压气活塞4径向向内移动压缩弹簧5并推动或压缩空气,空气经过连通的气道3推动开锁活塞6,开锁活塞6轴向向外移动并压缩弹簧7,同时开锁活塞6进入后锁芯2上的凹糟14内,持续扭动前锁芯1,开锁活塞6带动后锁芯2 —起转动进而开锁。拨出钥匙后弹子8被弹簧9推动复位,开锁活塞6被弹簧7推动,将多余的空气由弹子8上的排气槽11排除后复位,后锁芯2被后背锁弹簧推动复位。原理概述压气机构受外力运动后推动或压缩空气,钥匙的对应机构弹子没有正确对位时,压气机构推动或压缩的空气由弹子的排气口排除或被弹子阻挡,此时压气机构推动或压缩的空气不能接触开锁机构,此时开锁机构静止,钥匙的对应机构弹子正确对位时,压气机构推动或压缩的空气推动开锁机构进而开锁。附言本实施例只有第一和第五颗弹子有排气槽,第一颗弹子设有排起槽的作用是在前锁芯未插入正确钥匙空转时,可以把压气活塞推动的多余的空气排除,并防止试探或几率性开锁,第五颗弹子设用排气槽的作用是在开锁完毕拨匙后,开锁活塞可以将多余的空气排出并复位,第二、三、四颗弹子没有排气槽,作用是连通和堵塞气道,也可以全部应用有排气槽的弹子。为了防止开锁完毕后,前锁芯回到起始位置前就拨匙,可以加一颗普通弹子锁的弹子。以门锁为例,门外插入钥匙的即为锁头,门内可以直接扭动的即是文中所指的后背锁。说明书附图中的气道等绘制得略大以便于识图。权利要求1 .空转气动锁头,其特征是壳体(O)内有前锁芯(I)和后锁芯(2),前锁芯(I)上有气道(3),气道(3)的一端有推动或压缩空气的压气活塞(4),压气活塞(4)的一端有弹簧(5),气道(3)的另一端有连接与分离前锁芯(I)和后锁芯(2)的开锁活塞(6),开锁活塞(6)的一端有弹簧(7),气道(3)的路径上有弹子(8),弹子(8)的一端有弹簧(9),弹子(8)上有连通气道的通气孔(10),还有将压气活塞(4)和开锁活塞(6)推动或压缩的空气排除的排气槽(11),前锁芯(2)的侧面有环形凹槽(12),卡片(13)由壳体(O)伸入环形凹槽(12)内,前锁芯(I)可自由旋转,后锁芯(2)的一端有与开锁活塞(6)配合的凹槽(14),后锁芯(2)的另一端有沟槽(15)与壳体台阶(16)配合让后锁芯(2)止位。专利摘要本技术是空转气动锁头,壳体内有前锁芯和后锁芯,前锁芯上有气道,气道的一端有推动或压缩空气的压气活塞,压气活塞的一端有弹簧,气道的另一端有连接与分离前锁心和后锁芯的开锁活塞,开锁活塞的一端有弹簧,气道的路径上有弹子,弹子的一端有弹簧,弹子上有连通气道的通气孔,还有将压气活塞和开锁活塞推动或压缩的空气排除的排气槽,前锁芯的侧面有环形凹槽,卡片由壳体伸入环形凹槽内,前锁芯可自由旋转,后锁芯的一端有与开锁活塞配合的凹槽,后锁芯的另一端有沟槽与壳体台阶配合让后锁芯止位。文档编号E05B15/14GK202672864SQ20122014033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殷翔 申请人:殷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转气动锁头,其特征是壳体(0)内有前锁芯(1)和后锁芯(2),前锁芯(1)上有气道(3),气道(3)的一端有推动或压缩空气的压气活塞(4),压气活塞(4)的一端有弹簧(5),气道(3)的另一端有连接与分离前锁芯(1)和后锁芯(2)的开锁活塞(6),开锁活塞(6)的一端有弹簧(7),气道(3)的路径上有弹子(8),弹子(8)的一端有弹簧(9),弹子(8)上有连通气道的通气孔(10),还有将压气活塞(4)和开锁活塞(6)推动或压缩的空气排除的排气槽(11),前锁芯(2)的侧面有环形凹槽(12),卡片(13)由壳体(0)伸入环形凹槽(12)内,前锁芯(1)可自由旋转,后锁芯(2)的一端有与开锁活塞(6)配合的凹槽(14),后锁芯(2)的另一端有沟槽(15)与壳体台阶(16)配合让后锁芯(2)止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翔
申请(专利权)人:殷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