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层民用房屋建筑的剪力墙箍筋,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封闭的非开口式定位箍筋。技术背景 目前,高层民用房屋建筑主要是采用箍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此种结构的箍筋末端有两个135°弯钩,弯钩端部平直段长度至少是箍筋直径的10倍,弯钩一般用手工或机械来加工,这种加工方式控制不准确,生产效率不高。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多个135°弯头水平布置,挡住了混凝土下坠的通路,易引起蜂窝、空洞;弯钩端部的平直段长度不仅增加了原料的投入,而且增加了浇筑混凝土施工难度,施工时振动棒漏振时容易导致生产的混凝土不密实。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的封闭的非开口式定位箍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生产环节,减少人为加工的外形偏差而引起箍筋保护层控制不准确的封闭的非开口式定位箍筋。本技术的封闭的非开口式定位箍筋,包括保护层限位、箍筋和剪力墙主筋,所述保护层限位与箍筋、剪力墙主筋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限位限定模板与剪力墙主筋的位置,所述箍筋呈封闭式,所述箍筋为一次成型的单肢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去除箍筋末端弯钩端部平直段,节约钢材;(2)无需加工弯钩,减少生产环节且减少人为加工的外形偏差而引起箍筋保护层控制不准确;(3)能使混凝土浇筑顺畅,减少混凝土成型后的蜂窝、空洞;(4)安装绑扎比较快捷。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保护层限位I、箍筋2、剪力墙主筋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封闭的非开口式定位箍筋包括保护层限位I、箍筋2和剪力墙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闭的非开口式定位箍筋,其特征是:所述封闭的非开口式定位箍筋包括保护层限位(1)、箍筋(2)和剪力墙主筋(3),所述保护层限位(1)与箍筋(2)、剪力墙主筋(3)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限位(1)限定模板与剪力墙主筋(3)的位置,所述箍筋(2)呈封闭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智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