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天花吊顶,它由多个单元板块插接而成,它还包括吊筋、吊挂、龙骨和连接件,吊筋上端固定于室内屋顶上,吊筋下端与吊挂固定连接,吊挂连接于龙骨上,单元板块与龙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相邻单元板块插接后留有导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邻单元板块间的导流槽方向位于室内呈纵向,蒸汽凝露可以沿导流槽滑落于吊顶纵向两侧至防水的墙面,从而解决了蒸汽循环凝露所造成的散点滴落,室内长时间蒸汽潮湿造成的龙骨腐烂及吊顶面层表面霉变,烹饪形成油脂烟气凝滞的难于清理等诸多问题;各单元板块固定于龙骨之上,在保洁擦拭时不易发生上下错位;不锈钢天花吊顶与室内不锈钢面层的设备上下和谐统一,整体艺术效果强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装饰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天花吊顶。
技术介绍
在现今装饰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操作中,环境空间对洁净程度要求较高的特定环境采用常规吊顶的施工方法,如采用常规材料PVC扣板、铝扣板、纸面石膏板等用作特定环境室内吊顶,但是这种常规室内吊顶的设计及装修往往忽略了因蒸汽凝露所形成的散点滴落等问题,因长时间的空气潮湿形成的龙骨腐烂及表面霉变、烹饪形成油脂烟气凝滞都难以清理。如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的霉变、霉斑;微孔铝板无纺布霉变、藏垢、油烟滞留;PVC扣板木龙骨腐烂、扣板弯曲变形;蒸汽的循环结露及滴落等诸多问题。使室内的卫生条 件及环境令人堪忧,日常保洁也难以彻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常规材料室内吊顶容易发生表面霉变且难以清理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天花吊顶,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汽循环凝露所形成的散点滴落以及长时间的空气潮湿形成的龙骨腐烂及表面霉变、烹饪形成的油脂烟气凝滞难于清理等诸多问题,满足对涉及室内卫生、环境污染等特定环境下对于卫生方面的具体需求。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不锈钢天花吊顶,它由多个单元板块插接而成,它还包括吊筋、吊挂、龙骨和连接件,所述吊筋上端固定于屋顶上,吊筋下端与所述吊挂固定连接,所述吊挂连接于龙骨上,所述吊挂与单元板块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相邻单元板块接插后留有导流槽。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元板块一端设有横向折边,另一端设有横向的限位凹槽。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一端与单元板块焊接,连接件另一端设有横向折边和竖向折边,所述横向折边与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折边与吊挂固定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槽高度为10-20mm,宽度为15_30mm。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花吊顶居中纵向向上形成凸起。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筋与吊挂之间为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I、本技术可以根据室内空间大小进行设计排版,为减少材料损耗,使每个单元板块均为完整板块。为增加单元板块强度,又不使整体吊顶版面过于呆板,在排版中将相邻单元板块间的导流槽位于室内中央呈纵向。所述吊顶安装时将处于中央的相邻单元板块接缝处向上拱起形成凸起(即起脊),当有室内蒸汽形成凝露时,可以沿相邻单元板块间的导流槽滑落于吊顶纵向两侧,不至于在室内散点滴落,从而解决了蒸汽循环凝露所造成的散点滴落,长时间形成的蒸汽潮湿形成的龙骨腐烂及吊顶面层表面霉变,烹饪形成油脂烟气凝滞的难于清理等诸多问题。从而使室内卫生条件大大改观,效果显著。有效解决了由于室内装修的材料与工艺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2、本技术各单元板块用连接件固定于龙骨之上,使之在保洁擦拭时不易发生上下错位。3、所述不锈钢天花吊顶与室内的不锈钢面层的设备上下和谐、统一,空间使用属 性定位准确,整体艺术效果强烈。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不锈钢天花吊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吊筋;2、吊挂;3、穿心螺丝;4、龙骨;5、连接件;6、单元板块。图2为本技术所述吊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单元板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中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所述不锈钢天花吊顶居中凸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中央相邻单元板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实施例I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不锈钢天花吊顶由多个单元板块6插接而成,所述单兀板块6在两端设有高度相同的竖向折边61,单兀板块一端在竖向折边61上设有第一横向折边62,另一端在竖向折边61上设有第二横向这边63,所述第二横向这边63的宽度大于第一横向折边62的宽度,所述第一横向折边62上还连接有第三竖向折边64,所述第三竖向折边上焊接有第五竖向折边66,所述第五竖向折边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第四横向折边65和第六横向折边67,第四横向折边65和第六横向折边67位于第五竖向折边66的两侧,所述第五竖向折边66的部分与第三竖向折边64焊接,第四横向折边65、第一横向折边62与第三竖向折边64之间形成横向的限位凹槽68,所述单元板块的第二横向折边63插入相邻单元板块另一端设有的限位凹槽64内,相邻两单元板块完成插接。所述天花吊顶还包括吊筋I、吊挂2、龙骨4和连接件5,所述吊筋I上端用于安装固定在建筑物屋顶上,吊筋I下端与所述吊挂2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吊挂2连接于龙骨4上,所述吊挂2与单元板块6之间通过连接件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5包括第一连接件横向折边51,第一连接件横向折边51上端设有第一连接件竖向折边52,第一连接件竖向折边52上设有第二连接件横向折边53,第一连接件横向折边51和第二连接件横向折边53位于第一连接件竖向折边的两侧,第二连接件横向折边53下端设有第二连接件竖向折边54。所述吊挂2包括第一吊挂竖向折边22,第一吊挂竖向折边22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吊挂横向折边21和第二吊挂横向折边23,第一吊挂横向折边21和第二吊挂横向折边23位于第一吊挂竖向折边22的同侧,第二吊挂横向折边23上方设有第二吊挂竖向折边24。本技术所述不锈钢天花吊顶的具体安装为将吊筋按吊顶规范的点位密度固定在建筑物屋顶上,吊筋I下端与第一吊挂横向折边21固定连接,两者之间为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横向折边51与第六横向折边67相焊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横向折边51穿过第一吊挂竖向折边22上预先设有的通孔,第二连接件竖向折边52置于所述龙骨和第一吊挂竖向折边22之间,以固定第二连接件竖向折边52。第二连接件横向折边53与龙骨上端面固定连接,并穿过第二吊挂竖向折边24上预先设置的通孔,弯折入第二吊挂竖向折边24内的空心内形成第二连接件竖向折边54。用镀锌的穿心螺丝3将龙骨4调平固定。因所述第二横向折边63的宽度大于第一横向折边62的宽度,相邻单元板块6插接后形成导流槽7,导流槽高度为10-20mm,宽度为15_30mm,本实施例中导流槽高度为ICtam,宽度为 2Ctam。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不锈钢天花吊顶纵向居中位置设置高度为15mm,长度为IOOOmm的凸起即(起脊)。为增强室内空间装饰的艺术效果,本实施例中吊筋为全丝镀锌吊筋;单元板块、连接件和吊挂的材质均为不锈钢;龙骨为镀锌轻钢龙骨50mm主骨;单元板块的厚度为O. 8mm, 单元板块的宽度为285mm。当然根据具体装修情况,单元板块6可根据室内空间的吊顶面积设计其具体尺寸。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不锈钢天花吊顶,其特征在于它由多个单元板块插接而成,它还包括吊筋、吊挂、龙骨和连接件,所述吊筋上端固定于屋顶上,吊筋下端与所述吊挂固定连接,所述吊挂连接于龙骨上,所述吊挂与单元板块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相邻单元板块接插后留有导流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锈钢天花吊顶,其特征在于:它由多个单元板块插接而成,它还包括吊筋、吊挂、龙骨和连接件,所述吊筋上端固定于屋顶上,吊筋下端与所述吊挂固定连接,所述吊挂连接于龙骨上,所述吊挂与单元板块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相邻单元板块接插后留有导流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德才装饰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