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交通使用的路锥。
技术介绍
现有的道路交通使用的路锥通常为普通的中空筒体构成,在使用中容易被大风吹倒或撞倒,倒地后需要人工将其重新放置,带来很多麻烦。若不及时将其重新归位,可能带来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在夜晚。
技术实现思路
倾斜翻转时能够自动复位为直立状态,使用方便,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且易于搬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碗状底座不倒路锥,包括空心的圆台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状壳体的下部贯穿套合有碗状底座;所述的碗状底座的底壁厚度大于碗状底座的侧壁厚度,使整个路锥的重心位于碗状底座的侧壁上缘以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圆台状壳体的底部贯穿套合有碗状底座,且碗状底座的底壁厚度大于碗状底座的侧壁厚度,使得整个路锥的重心位于碗状底座的侧壁上边缘以下,从而整个路锥成为一种上轻下重的“不倒翁”结构。路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倾斜翻转时能够自动复位为直立状态,无需人工扶正,使用极其方便。由于始终处于直立状态,警示效果好,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减小了人们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并且由于整个路锥呈中空结构,便于多个路锥的重叠收纳、存放,占地空间小、方便运输。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I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碗状底座不倒路锥,包括空心的圆台状壳体1,圆台状壳体I的下部贯穿套合有碗状底座2 ;所述的碗状底座2的底壁2A厚度大于碗状底座2的侧壁2B厚度,使整个路锥的重心位于碗状底座2的侧壁2B上缘以下。权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碗状底座不倒路锥,包括空心的圆台状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状壳体(1)的下部贯穿套合有碗状底座(2);所述的碗状底座(2)的底壁(2A)厚度大于碗状底座(2)的侧壁(2B)厚度,使整个路锥的重心位于碗状底座(2)的侧壁(2B)上缘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晓明,邱丽伟,邱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史晓明,邱丽伟,邱丽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