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昌敏专利>正文

移动式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2728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水处理系统,包括取水装置、与取水装置依次相通的原水絮凝箱、微纳米曝气装置、溶气膜过滤装置和生活用水水箱,生活用水水箱具有生活用水出水口,生活用水水箱还顺序与离子筛净化装置和饮用水水箱相通,饮用水水箱具有饮用水出水口,微纳米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原水絮凝箱内的沉浸式微纳米曝气头及原水絮凝箱外的水泵,水泵与微纳米曝气头管道连接,取水装置包括潜水泵和与潜水泵出水口连接的蛇形输水软管。该移动式水处理系统既可放在车上,亦可放在平地上,还可以空投后在地面组装后使用;既能提供生活用水,又能提供饮用水,因而满足了边远缺水地区和受灾后水污染地区对生活用水及饮用水的应急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移动式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受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变化、环境变化日益严重,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受灾期间的生活用水、饮用水供给问题较为突出。现有的车载供水装置大部分采用反渗透方法制水,只能解决饮用水问题,大量的生活用水无法提供,如将饮用水用作生活用水,成本太高,同时也是一种能源、资源的浪费。且单纯的反渗透制水方法有其局限性,只能解决轻度污染水质的净化问题,灾害发生时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水中的重金属及有机物会破坏反渗透膜,缩短膜的寿命,影响出水率,达不到全面解决应急用水的目的。目前的车载净水装置中,常规配置为碳滤器、砂滤器、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装置。没有对进入反渗透膜前的受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水设置预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水处理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水处理系统,包括取水装置、与取水装置依次相通的原水絮凝箱、微纳米曝气装置、溶气膜过滤装置和生活用水水箱,生活用水水箱具有生活用水出水口,所述的生活用水水箱还顺序与离子筛净化装置和饮用水水箱相通,所述饮用水水箱具有饮用水出水口。微纳米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原水絮凝箱内的沉浸式微纳米曝气头及原水絮凝箱外的水泵,水泵与微纳米曝气头管道连接。取水装置包括潜水泵和与潜水泵出水口连接的蛇形输水软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式水处理系统既可放在车上,亦可放在平地上,还可以空投后在地面组装后使用;既能提供生活用水,又能提供饮用水,因而满足了边远缺水地区和受灾后水污染地区对生活用水及饮用水的应急需求,同时取消了常规的污水处理用生化池。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原水絮凝箱;2.微纳米曝气头;3.溶气膜过滤装置;4.离子筛净化装置;5.生活用水水箱;6.饮用水水箱;7.取水装置;8.水泵;9.微纳米曝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I所示的一种移动式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包括取水装置7、与取水装置7依次相通的原水絮凝箱I、微纳米曝气装置9、溶气膜过滤装置3和生活用水水箱5,生活用水水箱5具有生活用水出水口,生活用水水箱5还顺序与离子筛净化装置4和饮用水水箱6相通,饮用水水箱6具有饮用水出水口。本实施例中,取水装置7采用出水口连接有蛇形输水软管的潜水泵。微纳米曝气装置9包括设置在原水絮凝箱I内的沉浸式微纳米曝气头2及原水絮凝箱I外的水泵8,水泵8与微纳米曝气头2管道连接。此微纳米曝气头2在专利号 200910265225. 9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使用水泵8进行水力曝气,并设置了 COD在线监测系统,其耗电量为550W,相比常规的鼓风曝气系统,可以大量节约移动水厂的综合能耗。溶气膜过滤装置3内设置有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以在水中自由飘动的中空纤维膜丝,膜丝采用性能优于MBR膜的溶气膜制作,该材料由法国艾科公司生产。离子筛净化装置4目前已在北京万瑞尔高科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络泉”饮用水(直供军方)中得到了应用。水处理系统开始工作时,操作人员用潜水泵将混合有絮凝剂的原水通过蛇形输水软管泵入原水絮凝箱I,进入原水絮凝箱I内的来水经絮凝沉淀后颜色变清,在清水中按比例添加有机复合脱氮剂,启动微纳米曝气装置9,然后将经脱氮曝气处理过的水通过管道泵入溶气膜过滤装置3,经过滤的水通过管道进入生活用水水箱5,储存在生活用水水箱5中的水一部分作为生活用水,另一部分通过管道泵入离子筛净化装置4,进入离子筛净化装置4的生活用水经过离子筛净化装置4的过滤,去除了水中的有害重金属,离子筛净化装置4处理后的水通过管道进入饮用水水箱6作为饮用水。本专利技术的产水全过程采用PLC系统全自动控制,可视水质情况,对加药量进行自动切换及调整。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动式水处理系统包括取水装置(7)、与取水装置(7)依次相通的原水絮凝箱(I)、微纳米曝气装置(9)、溶气膜过滤装置(3)和生活用水水箱(5),所述的生活用水水箱(5)具有生活用水出水口,所述的生活用水水箱(5)还顺序与离子筛净化装置(4)和饮用水水箱(6)相通,所述饮用水水箱(6)具有饮用水出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微纳米曝气装置(9)包括设置在原水絮凝箱(I)内的沉浸式微纳米曝气头(2)及原水絮凝箱(I)外的水泵(8),水泵(8)与微纳米曝气头(2)管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取水装置(7)包括潜水泵和与潜水泵出水口连接的蛇形输水软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水处理系统,包括取水装置、与取水装置依次相通的原水絮凝箱、微纳米曝气装置、溶气膜过滤装置和生活用水水箱,生活用水水箱具有生活用水出水口,生活用水水箱还顺序与离子筛净化装置和饮用水水箱相通,饮用水水箱具有饮用水出水口,微纳米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原水絮凝箱内的沉浸式微纳米曝气头及原水絮凝箱外的水泵,水泵与微纳米曝气头管道连接,取水装置包括潜水泵和与潜水泵出水口连接的蛇形输水软管。该移动式水处理系统既可放在车上,亦可放在平地上,还可以空投后在地面组装后使用;既能提供生活用水,又能提供饮用水,因而满足了边远缺水地区和受灾后水污染地区对生活用水及饮用水的应急需求。文档编号C02F9/04GK202671332SQ20122029242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陈昌敏, 沈钜岳 申请人:陈昌敏, 沈钜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动式水处理系统包括取水装置(7)、与取水装置(7)依次相通的原水絮凝箱(1)、微纳米曝气装置(9)、溶气膜过滤装置(3)和生活用水水箱(5),所述的生活用水水箱(5)具有生活用水出水口,所述的生活用水水箱(5)还顺序与离子筛净化装置(4)和饮用水水箱(6)相通,所述饮用水水箱(6)具有饮用水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敏沈钜岳
申请(专利权)人:陈昌敏沈钜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