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毅专利>正文

一种防伪瓶盖和瓶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627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6:52
一种防伪瓶盖和瓶口,包括瓶口以及向下延伸的瓶颈,该瓶颈上部外径小于下部外径,瓶盖安置在瓶颈和瓶口的外部,瓶盖顶部置有一圈易断点,瓶盖内侧与瓶颈下部外侧置有相对应的螺纹,瓶颈下部还置有受瓶盖下缘挤压后易折断的防伪珠,一止动环置在瓶盖内侧的上部,该止动环外侧置有竖向的凹凸状防转筋,该凹凸状防转筋与瓶盖内侧对应的凹凸状防转筋相啮合,所述的止动环内侧置有棘爪,所述的瓶颈上部置有与止动环内侧棘爪相对应的棘齿。使用时徒手旋转瓶盖,瓶盖下缘施压于防伪珠使其折断,同时瓶盖顶部的易断点受力后断裂,瓶口外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制作容易,装配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做到毁瓶毁盖,不需要配备专用工具来撬断防伪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容器技术,特别是一种酒或饮料用瓶的防伪瓶盖和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饮品的包装用瓶,特别是酒的包装用瓶,为了防止旧瓶再用的假冒伪造行为,一般要求启用后做到毁瓶毁盖,即沿瓶盖上的易断线撕开原瓶盖包装封口,再折断瓶口上预先设置的防伪珠,以示该瓶和盖都已被使用过。但是此类毁瓶毁盖方法需要配备专用工具来撬断防伪珠,使用过程中操作不便。也有人给出了另一种能够识别是否是使用过的瓶子及其配套瓶盖(CN201793120U)。该技术是在瓶口附近的水平凸台上运用超声波等特种加工手段沿某路径切除一部分或几部分材料,使未被切除部分从凸台中分隔出来而 形成一个或数个标志物,这些标志物通过凸台底部或侧面未切穿部分作为连接带和凸台相连。瓶盖包括内外盖、透明外罩等,内盖上接瓶嘴下接内塞,内外盖通过瓶嘴上螺纹结合。在内外盖之间放置一套或一组外带齿轮的螺母螺杆机构,螺轩穿过固定的异型孔不能转动,螺母限定只可转动不可轴向移动。当旋转外盖时其内壁下端的内齿带动螺母转动从而使螺杆伸出挤压瓶子上的标志物从连接带处断裂而散落在外罩内,这样就杜绝了不法分子想利用回收瓶子重新灌装冒牌饮品的可能。但是该技术虽然能达到毁瓶的目的,可是还不能做到毁盖,这就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重新利用瓶盖的机会。另外,该技术结构上比较复杂,因此制作成本高,装配繁琐,瓶外盖旋转时由于受到其与瓶嘴上的螺纹限制,很难引导螺母螺杆机构挤压瓶子上标志物从连接带处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酒或饮料用瓶的瓶盖和瓶口。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解决了其技术问题一种防伪瓶盖和瓶口,包括瓶口以及向下延伸的瓶颈,该瓶颈上部外径小于下部外径,瓶盖安置在瓶颈以及瓶口的外部,瓶盖的顶部置有一圈受力后易于断裂的易断点,其特征在于瓶盖内侧与瓶颈下部外侧置有相对应的螺纹,瓶颈下部还置有受瓶盖下缘挤压后易折断的防伪珠,一止动环置在瓶盖内侧的上部,该止动环外侧置有竖向的凹凸状防转筋,该凹凸状防转筋与瓶盖内侧对应的凹凸状防转筋相啮合,所述的止动环内侧置有棘爪,所述的瓶颈上部置有与止动环内侧棘爪相对应的棘齿。本技术装配时只需将止动环塞入瓶盖中,再将瓶盖套在瓶颈上旋转至瓶盖下缘接触防伪珠即可。使用时,徒手旋转瓶盖,瓶盖下缘施压于防伪珠,以至于使防伪珠折断,同时瓶盖顶部的易断点受力后断裂,此时瓶口外露。本技术结构合理,制作容易,装配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做到毁瓶毁盖,不需要配备专用工具来撬断防伪珠。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防伪瓶盖和瓶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剖视图;图3为止动环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瓶盖的俯视图;图5为图I中B-B剖视图。图中各序号分别表不为I —瓶颈;1· I —瓶颈外螺纹;1· 2 —棘齿;·2 一瓶盖;2. I 一瓶盖内螺纹;2. 2 一瓶盖内侧防转筋;3 —止动环;3. I —止动环外侧防转筋;3. 2 —棘爪;4 —密封垫;5 —易断点;6 —防伪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本技术包括瓶口以及向下延伸的瓶颈1,该瓶颈I上部外径小于下部外径,瓶盖2安置在瓶颈I以及瓶口的外部,瓶盖2的顶部置有一圈受力后易于断裂的易断点5 (参见图4)。所述瓶盖2的内侧置有瓶盖内螺纹2. 1,瓶颈I下部外侧置有瓶颈外螺纹I. 1,该两螺纹相对应,可使瓶盖2套在瓶颈I外部旋转。本技术还将一止动环3置在瓶盖2内侧的上部,该止动环3外侧置有竖向的凹凸状防转筋3. 1,瓶盖内侧也置有竖向的凹凸状防转筋2. 2,该两凹凸状防转筋相互对应并啮合(参见图2和图3),从而使止动环3在瓶盖2中相对固定,只能与瓶盖2 —起转动。参照图2,本技术在所述的止动环3内侧置有棘爪3. 2,所述的瓶颈I上部置有与止动环内侧棘爪3. 2相对应的棘齿I. 2。该止动环上棘爪3. 2与瓶颈上棘齿I. 2作用后所止动的方向与瓶盖内螺纹2. I以及瓶颈外螺纹I. I的下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使瓶盖2旋转时只能顺螺纹下旋,而不能反向旋转。参照图I或图5,瓶颈I下部还置有受瓶盖2下缘挤压后易折断的防伪珠6。所述的瓶盖2内侧与瓶口之间还置有密封垫4。本技术装配简单,装配时只需将止动环3塞入瓶盖2中,使其防转筋3. 1,2.2相互啮合,再将瓶盖2套在瓶颈I上,下旋至瓶盖2下缘接触防伪珠6即可,由于止动环上棘爪3. 2与瓶颈上棘齿I. 2的作用,瓶盖2 —旦旋上瓶颈I后就不能反向旋转并取下。使用时,只要用手旋转瓶盖2,在瓶盖内螺纹2. I及瓶颈外螺纹I. I的相互作用下,瓶盖2下移,其下缘施压于防伪珠6,以至于使防伪珠6受压后折断,与此同时,瓶盖2因旋转下移而使瓶盖2顶部的易断点5受力后断裂,此时瓶口逐渐外露,即可倒出其中液体,操作十分方便。由此可见,本技术既做到了毁瓶毁盖,彻底杜绝了利用回收瓶和瓶盖重新灌装冒牌产品的不法行为,又无需配备专用工具来撬断防伪珠,其结构合理,制作容易,成本低廉。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瓶盖和瓶口,包括瓶口以及向下延伸的瓶颈,该瓶颈上部外径小于下部外径,瓶盖安置在瓶颈以及瓶口的外部,瓶盖的顶部置有一圈受力后易于断裂的易断点,其特征在于瓶盖内侧与瓶颈下部外侧置有相对应的螺纹,瓶颈下部还置有受瓶盖下缘挤压后易折断的防伪珠,一止动环置在瓶盖内侧的上部,该止动环外侧置有竖向的凹凸状防转筋,该凹凸状防转筋与瓶盖内侧对应的凹凸状防转筋相啮合,所述的止动环内侧置有棘爪,所述的瓶颈上部置有与止动环内侧棘爪相对应的棘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伪瓶盖和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动环上棘爪与瓶颈上棘齿作用后所止动的方向与瓶盖内侧、瓶颈下部外侧的螺纹下旋转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伪瓶盖和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盖内侧与瓶口之间还置有密封垫。专利摘要一种防伪瓶盖和瓶口,包括瓶口以及向下延伸的瓶颈,该瓶颈上部外径小于下部外径,瓶盖安置在瓶颈和瓶口的外部,瓶盖顶部置有一圈易断点,瓶盖内侧与瓶颈下部外侧置有相对应的螺纹,瓶颈下部还置有受瓶盖下缘挤压后易折断的防伪珠,一止动环置在瓶盖内侧的上部,该止动环外侧置有竖向的凹凸状防转筋,该凹凸状防转筋与瓶盖内侧对应的凹凸状防转筋相啮合,所述的止动环内侧置有棘爪,所述的瓶颈上部置有与止动环内侧棘爪相对应的棘齿。使用时徒手旋转瓶盖,瓶盖下缘施压于防伪珠使其折断,同时瓶盖顶部的易断点受力后断裂,瓶口外露。本技术结构合理,制作容易,装配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做到毁瓶毁盖,不需要配备专用工具来撬断防伪珠。文档编号B65D41/34GK202670322SQ2012202804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王毅, 曹旭 申请人:王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瓶盖和瓶口,包括瓶口以及向下延伸的瓶颈,该瓶颈上部外径小于下部外径,瓶盖安置在瓶颈以及瓶口的外部,瓶盖的顶部置有一圈受力后易于断裂的易断点,其特征在于:瓶盖内侧与瓶颈下部外侧置有相对应的螺纹,瓶颈下部还置有受瓶盖下缘挤压后易折断的防伪珠,一止动环置在瓶盖内侧的上部,该止动环外侧置有竖向的凹凸状防转筋,该凹凸状防转筋与瓶盖内侧对应的凹凸状防转筋相啮合,所述的止动环内侧置有棘爪,所述的瓶颈上部置有与止动环内侧棘爪相对应的棘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曹旭
申请(专利权)人:王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