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染塑料桶封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627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污染塑料桶封盖,由封嘴、嘴堵及密封圈组成;所述封嘴由漏斗形出液管和带有内螺纹的连接腔组成,连接腔腔底设有密封圈,出液管出口端套有嘴堵。将本封盖通过螺纹连接到带有外螺纹的塑料桶出液口上,可防止塑料桶内容物受到污染。倾注液体时,摘掉嘴堵,再将封嘴的出液管前端剪开,将封嘴拧开到一定位置,液体即可经出液管倒出或直接注入需要润滑的地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润滑油等液体在存放、倾注过程中受到污染,减少润滑油等液体的浪费,整个过程不需要油壶、漏斗等辅助器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塑料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存放和倾倒过程中可防止内容液体污染的塑料桶封盖。
技术介绍
在粉尘较多的工业、军事环境中,各种桶装液体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如受污染的润滑油对于设备轴承的破坏极大。现实情况中没有一种有效的、可靠的方法。另外,在轴承等设备需要添加润滑油时,必须使用漏斗才能注入润滑油,使用漏 斗时润滑油存在二次污染。在某些空间狭窄的环境下,无法使用漏斗,只能使用塑料桶直接灌油,不但存在润滑油污染现象,而且存在润滑油流失的情况,造成能源的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避免润滑油等液体在存放、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并便于液体倾倒的防污染塑料桶封盖。为此,本技术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污染塑料桶封盖,其特征在于,由封嘴、嘴堵及密封圈组成;所述封嘴由漏斗形出液管和带有内螺纹的连接腔组成,连接腔腔底设有密封圈,出液管出口端套有嘴堵。所述封嘴采用透明材料加工而成。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及效果为将本封盖通过螺纹连接到带有外螺纹的塑料桶出液口上,依靠密封胶圈和嘴封,防止塑料桶内部、封盖受到污染。当使用该装置倾注液体时,先摘掉嘴堵,再用刀或钳子将封嘴的出液管前端剪开,然后旋转松动封嘴,将封嘴拧开到一定位置。最后倾斜塑料桶,液体经过出液管倒出,或直接注入需要润滑的地方。用后将嘴堵口上,再将封嘴拧靠在塑料桶出液口上。整个过程不需要油壶、漏斗等其它任何辅助器具。本技术可避免润滑油等液体在存放、倾注过程中受到污染,减少润滑油等液体的浪费。在注油过程中可以依靠塑料桶本身的弹性将空气吸入和将油挤出。且封盖采用透明的材料制成,便于观察倾倒或注油过程。本技术可以用于新塑料桶的配套封盖,也可用于改造后的老式塑料桶。附图说明图I为防污染塑料桶封盖全封闭状态示意图。图2为防污染塑料桶封盖打开状态示意图。图中嘴堵I、密封圈2、封嘴3、塑料桶4、封嘴连接腔5、封嘴出液管6。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见,本技术防污染塑料桶封盖系由嘴堵I、密封圈2、封嘴3所组成。封嘴3则是由一个一体的漏斗形出液管6和带有内螺纹的连接腔5构成,在连接腔5的腔底设有橡胶密封圈2,出液管6的出口端装有嘴堵I。为便于观察,整个封嘴3采用透明塑料制成。使用前或使用后,将封嘴3拧靠在塑料桶4的出液口上,并戴上嘴堵1,即可避免桶内液体污染。·权利要求1.一种防污染塑料桶封盖,其特征在于,由封嘴、嘴堵及密封圈组成;所述封嘴由漏斗形出液管和带有内螺纹的连接腔组成,连接腔腔底设有密封圈,出液管出口端套有嘴堵。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污染塑料桶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嘴采用透明材料加工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污染塑料桶封盖,由封嘴、嘴堵及密封圈组成;所述封嘴由漏斗形出液管和带有内螺纹的连接腔组成,连接腔腔底设有密封圈,出液管出口端套有嘴堵。将本封盖通过螺纹连接到带有外螺纹的塑料桶出液口上,可防止塑料桶内容物受到污染。倾注液体时,摘掉嘴堵,再将封嘴的出液管前端剪开,将封嘴拧开到一定位置,液体即可经出液管倒出或直接注入需要润滑的地方。本技术可避免润滑油等液体在存放、倾注过程中受到污染,减少润滑油等液体的浪费,整个过程不需要油壶、漏斗等辅助器具。文档编号B65D41/04GK202670320SQ20122027954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杜茂庆, 刘海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污染塑料桶封盖,其特征在于,由封嘴、嘴堵及密封圈组成;所述封嘴由漏斗形出液管和带有内螺纹的连接腔组成,连接腔腔底设有密封圈,出液管出口端套有嘴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茂庆刘海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