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流圈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329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折流圈加工工装。其包括三辊卷板机和定位圈。定位圈由两个设有半环形凹槽的半环形钢圈组成,钢圈的接口处设有紧固件。三辊卷板机包括上辊、下辊A和下辊B。定位圈包括定位圈A和定位圈B。定位圈A通过设置在定位圈A上的紧固件固定在下辊A上,定位圈A上的凹槽设为凹槽A。定位圈B通过设置在定位圈B上的紧固件固定在下辊B上,定位圈B上的凹槽设为凹槽B。凹槽A与凹槽B的连线与三辊卷板机的轴线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快速加工出不同规格的折流圈,无需繁琐的工序及较大的劳动强度;实现了折流圈加工的机械化、标准化。(*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折流圈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折流杆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换热装备中普遍应用的换热器,而折流圈则是折流杆式换热器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但是折流圈目前的加工工艺是采用合乎规格的钢板进行合理排板,逐一画线;按切割线用半自动或手动进行切割,切割后清除熔渣,并逐块校平;将等分的环板拼环焊接;按图纸要求车削环外圆及内圆。其加工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材料利用率低、作业效率低。迫切需要一种加工效率高、节省材料的折流圈加工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加工效率高、节省材料的折流圈加工工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折流圈加工工装,包括三棍卷板机和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由两个设有半环形凹槽的半环形钢圈组成,钢圈的接口处设有紧固件。所述三辊卷板机包括上棍、下棍A和下棍B。所述定位圈包括定位圈A和定位圈B。定位圈A通过设置在定位圈A上的紧固件固定在下辊A上,定位圈A上的凹槽设为凹槽A。定位圈B通过设置在定位圈B上的紧固件固定在下辊B上,定位圈B上的凹槽设为凹槽B。所述凹槽A与凹槽B的连线与三棍卷板机的轴线垂直。本技术的使用步骤如下I、根据折流圈的直径调整三辊卷板机的曲率参数,根据折流圈的厚度,选择合适槽宽的定位圈,分别将定位圈固定于三辊卷板机的两个下辊上;2、将条钢置于凹槽中;3、启动二棍卷板机,将条钢卷制至符合要求的钢圈;4、取下钢圈,将钢圈的对接接头焊接完好。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快速加工出不同规格的折流圈,无需繁琐的工序及较大的劳动强度;实现了折流圈加工的机械化、标准化。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定位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下辊B,2、定位圈B,3、凹槽B,4、上辊,5、下辊A,6、条钢,7、定位圈A,8、凹槽A,9、紧固件,10、钢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参见图I和图2,本技术包括三辊卷板机和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由两个设有半环形凹槽的半环形钢圈10组成,钢圈10的接口处设有紧固件9 ;所述三辊卷板机包括上辊4、下棍A5和下棍BI ;所述定位圈包括定位圈A7和定位圈B2 ;定位圈A7通过设置在定位圈A7上的紧固件9固定在下辊A5上,定位圈A7上的凹槽设为凹槽A8 ;定位圈B2通过设置在定位圈B2上的紧固件固定在下辊BI上,定位圈B2上的凹槽设为凹槽B3 ;所述凹槽 A8与凹槽B3的连线与三辊卷板机的轴线垂直。本技术的使用步骤如下I、根据折流圈的直径调整三辊卷板机的曲率参数,根据折流圈的厚度,选择合适槽宽的定位圈,分别将定位圈固定于三辊卷板机的两个下辊上;2、将条钢置于凹槽中;3、启动三辊卷板机,将条钢卷制至符合要求的钢圈;4、取下钢圈,将钢圈的对接接头焊接完好。权利要求1.一种折流圈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辊卷板机和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由两个设有半环形凹槽的半环形钢圈(10)组成;钢圈(10)的接口处设有紧固件(9);所述三辊卷板机包括上辊(4)、下辊A (5)和下辊B (I);所述定位圈包括定位圈A (7)和定位圈B (2);定位圈A (7)通过设置在定位圈A (7)上的紧固件(9)固定在下棍A (5)上,定位圈A (7)上的凹槽设为凹槽A (8);定位圈B (2)通过设置在定位圈B (2)上的紧固件固定在下辊B(I)上,定位圈B (2)上的凹槽设为凹槽B (3);所述凹槽A (8)与凹槽B (3)的连线与三辊卷板机的轴线垂直。·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折流圈加工工装。其包括三辊卷板机和定位圈。定位圈由两个设有半环形凹槽的半环形钢圈组成,钢圈的接口处设有紧固件。三辊卷板机包括上辊、下辊A和下辊B。定位圈包括定位圈A和定位圈B。定位圈A通过设置在定位圈A上的紧固件固定在下辊A上,定位圈A上的凹槽设为凹槽A。定位圈B通过设置在定位圈B上的紧固件固定在下辊B上,定位圈B上的凹槽设为凹槽B。凹槽A与凹槽B的连线与三辊卷板机的轴线垂直。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快速加工出不同规格的折流圈,无需繁琐的工序及较大的劳动强度;实现了折流圈加工的机械化、标准化。文档编号B21D5/08GK202667344SQ201220250800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华祥, 陈东玲, 王超, 贾建胜, 郭书杰 申请人:青岛博德化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流圈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辊卷板机和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由两个设有半环形凹槽的半环形钢圈(10)组成;钢圈(10)的接口处设有紧固件(9);所述三辊卷板机包括上辊(4)、下辊A(5)和下辊B(1);所述定位圈包括定位圈A(7)和定位圈B(2);定位圈A(7)通过设置在定位圈A(7)上的紧固件(9)固定在下辊A(5)上,定位圈A(7)上的凹槽设为凹槽A(8);定位圈B(2)通过设置在定位圈B(2)上的紧固件固定在下辊B(1)上,定位圈B(2)上的凹槽设为凹槽B(3);所述凹槽A(8)与凹槽B(3)的连线与三辊卷板机的轴线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祥陈东玲王超贾建胜郭书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博德化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