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快速制备臭氧水的气液传递装置及臭氧水制备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271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快速制备臭氧水的气液传递装置,包括呈正伞型的离心式气液混合件、驱动离心式气液混合件快速旋转的旋转动力件,旋转动力件通过转轴连接离心式气液混合件,臭氧气体经离心式气液混合件拖带进入水中。如此离心式气液混合件旋转时,水受正伞的导向及盛水容器壁的作用,形成自水底向水面的紊流,同时,水还受到旋转离心作用,在自伞顶至伞底的伞面上形成负压漩涡,臭氧气体被紊流拖带在水中循环溶解,负压漩涡将水面的臭氧吸入水中,形成可靠的气液混合。并且,由于正伞型的离心式气液混合件搅动时,形成自水底向水面的紊流,当水流到达水面时,直接作用动力减少,水受重力变的平缓,避免了水流的溢出危险,更加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臭氧水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家用快速制备臭氧水的气液传递装置及其臭氧水制备器。
技术介绍
臭氧既能够杀菌,又能够去除农药等化学有害物质,同时也能够去除水中的氯,并且臭氧溶解在水中形成臭氧水,杀菌消毒后,臭氧会自行分解,不会残留。因此,臭氧水被较为广泛的推广应用。然而,如何快速获取稳定的臭氧水却是目前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现有技术中主要采取微孔气曝石技术,气曝石置于水中,将臭氧气体通过微孔气 曝石,形成较多臭氧小气泡,臭氧小气泡加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来提高臭氧溶解的效率,但是该微孔气曝石长期使用后,易凝结水垢,堵塞微孔,而无法产生气泡,甚至会造成管路压力,而发生危险,并且气曝石安装时也易破损,若安装不好,会导致臭氧气体进入微孔气曝石时分配不均,进而影响气泡的大小,影响臭氧水制得效果。除此以外,臭氧小气泡在水中受到浮力会溢出水面,进而污染周围的环境。另外,在工业中出现了旋混式曝气装置,这种曝气装置主要为搅拌作用,在水气接触的表面进行低速搅拌,以实现混合,但是由于仅在表面混合,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家庭使用的快节奏生活需求,后期工业上出现了结合多孔(或微孔)的曝气头或布气头使用,通过曝气头或布气头向水中注入气体后再由旋混式曝气装置进行低速搅拌混合,改进后,曝气效率上虽然提升,但结构复杂,增加了多孔(或微孔)的曝气头或布气头,成本较高,并且多孔(或微孔)的曝气头或布气头置于水中,长期使用后,易凝结水垢,发生堵塞危险,不利于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家用快速制备臭氧水的气液传递装置及其臭氧水制备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家用快速制备臭氧水的气液传递装置,包括呈正伞型的离心式气液混合件、驱动离心式气液混合件快速旋转的旋转动力件,旋转动力件通过转轴连接离心式气液混合件,臭氧气体经离心式气液混合件拖带进入水中。所述正伞型离心式气液混合件包括多个分割筋。 所述分割筋上设有切割刃。所述分割筋相互交错连接形成至少一层微细化气泡的分割网。所述离心式气液混合件还包括支撑件,分割网安装在支撑件上。所述旋转动力件为电机,该电机驱动离心式气液混合件的转速为50(Γ5000转/分钟。所述分割网的网孔的面积为O. 0Γ10平方厘米。所述分割网的网孔为菱形。所述呈正伞型的离心式气液混合件的伞内锥度为15 175度。一种臭氧水制备器,包括盛水容器、臭氧供给装置、家用快速制备臭氧水的气液传递装置,臭氧供给装置向盛水容器内供给臭氧,正伞型离心式气液混合件伸入水中,臭氧经正伞型离心式气液混合件在水中循环溶解制得臭氧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家用快速制备臭氧水的气液传递装置,呈正伞型的离心式气液混合件、驱动离心式气液混合件快速旋转的旋转动力件,旋转动力件通过转轴连接离心式气液混合件,臭氧气体经离心式气液混合件拖带进入水中。呈正伞型的离心式气液混合件置于水中,伞底与水的接触面积大于伞顶,如此离心式气液混合件旋转时,水受正伞的导向及盛水容器壁的作用,形成自水底向水面的紊流,同时,水还受到旋转离心作用,在自伞顶至伞底的伞面上形成负压漩涡。如此,臭氧气体被紊流拖带在水中循环溶解,负压漩涡将水面的臭氧吸入水中,形成可靠的气液混合。除此以外,由于正伞型的离心式气液混合件搅动时,形成自水底向水面的紊流,当水流到达水面时,直接作用动力减少,且由于水的自重作用,避免了水流的溢出危险,更加安全可靠。本技术所述正伞型离心式气液混合件包括多个分割筋,分割筋一方面起到加强水流搅拌的作用力,形成的紊流效果更好,进而有益于拖带臭氧气体;另外一方面紊流拖带的臭氧气泡,多次经分割筋被分割形成微小的臭氧气泡,提升了臭氧与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溶解效率。当然,该分割筋也可以是分割叶片。本技术所述分割筋上设有切割刃。进一步加强了微细化气泡的效率。本技术所述分割筋相互交错连接形成至少一层微细化气泡的分割网。当水流经分割网的网孔时,混合在水中的臭氧气泡遇到分割筋及切割刃,被切割微细化,如果多次循环后,臭氧气泡变得更加微小,与水的溶解面积近一步加大,保证了溶解效率。并且,分割筋相互交错连接后形成分割网,其作为网状的整体结构更易安装,保证了其可生产制造性。本技术所述离心式气液混合件还包括支撑件,分割网安装在支撑件上。支撑件可以对分割网起到安装固定防止变形的作用,还可以加强水流搅动的效果。本技术所述旋转动力件为电机,该电机驱动离心式气液混合件的转速为500^5000转/分钟。若该转速低于500转/分钟,则驱动水流形成紊流的速度较慢,拖带臭氧的效率低;若该转速高于5000转/分钟,水受到的离心力太大,紊流效果不好,且易飞溅。本技术所述分割网的网孔的面积为O.Of 10平方厘米。若该网孔面积大于10平方厘米,则驱动水流形成紊流的速度较慢,拖带臭氧的效率低;若该面积小于0.01平方厘米,则气体通过网孔的速度较慢,导致紊流拖带的臭氧量减少,也会降低臭氧溶解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网孔为菱形。由于菱形的网孔存在夹角较小的两个角,分割筋在夹角较小处易于微细化臭氧气泡。本技术所述呈正伞型的离心式气液混合件的伞内锥度a为15 175度。若该伞内锥度a小于15度,则离心式气液混合件对水的搅动力较小,无法形成面积较大的紊流,不利于臭氧进入水中;若该锥度a大于175度,则在伞内无法形成负压吸附的效果,臭氧进入水中的效率较低,且水的上下流动的效果减弱。除此以外,本技术所述的臭氧水制备器,由于包括了上述的气液传递装置,大大提高了臭氧的制备效率,节约了能源,解决了人们快速获取稳定的臭氧水的需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气液传递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图I的分割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臭氧水制备器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气液传递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图5的分割筋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臭氧水制备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气液传递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10、气液传递装置;11、离心式气液混合件;111、支撑件;112、分割筋;113、切割刃;12、旋转动力件;20、臭氧水制备器;21、盛水容器;22、臭氧供给装置;23、臭氧发生器;24、气泵;25、输送管;26、供气口 ;30、气液传递装置;31、分割筋;32、分割网;33、网孔;40、臭氧水制备器;50、气液传递装置;51、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述实施方式一请参阅图I所示,本技术家用快速制备臭氧水的气液传递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气液传递装置10,包括呈正伞型的离心式气液混合件11、驱动离心式气液混合件11快速旋转的旋转动力件12。旋转动力件12通过转轴连接离心式气液混合件11,臭氧气体经离心式气液混合件11拖带进入水中。所述呈正伞型的离心式气液混合件11的伞内锥度a为15 175度。若该伞内锥度a小于15度,则离心式气液混合件11对水的搅动力较小,无法形成面积较大的紊流,不利于臭氧进入水中;若该锥度a大于175度,则在伞内形成负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快速制备臭氧水的气液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正伞型的离心式气液混合件、驱动离心式气液混合件快速旋转的旋转动力件,旋转动力件通过转轴连接离心式气液混合件,臭氧气体经离心式气液混合件拖带进入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魏云杰宋义高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