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丰亮专利>正文

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255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从上到下依次为:清洁腔,催化腔,过滤腔,储灰腔,还包括:壳体,清洁腔上的防爆阀,连接储灰腔的进气口,连接清洁腔的出气口,储灰腔下端的排灰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去除工业尾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环境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尘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工业的发展,工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健康方面的隐患,心脏病以及各种呼吸科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最大的杀手之一。目前工业上使用的锅炉、燃烧器,蒸汽机等设备大多数采用煤,天然气或者柴油为原料,甚至于生物质燃料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但是,这些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细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被人体的呼吸器官所吸收,将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国内采用的工业除尘器,一般连续耐高温只能达到260-300°C,且滤袋的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滤袋,大大影响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去除工业尾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环境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从上到下依次为清洁腔,催化腔,过滤腔,储灰腔,还包括壳体,催化剂模块,过滤模块,清洁腔上的防爆阀,连接储灰腔的进气口,连接清洁腔的出气口,储灰腔下端的排灰□。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剂模块和过滤模块的一端都有密封圈和拉手。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催化腔和过滤腔内都有一卡槽。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模块中采用具有耐高温的玄武岩纤维作为滤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滤料的更换非常简单方便;采用玄武岩纤维作为滤料,可在-269 700°C范围内连续工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卡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催化剂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过滤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壳体,2、清洁腔,3、催化腔,4、过滤器,5、储灰腔,6、进气口,7、出气口,8、排灰口,9、卡槽,10、密封圈,11、拉手,12、防爆阀,13、催化剂模块,14、过滤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为本技术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从上到下依次为清洁腔2,催化腔3,过滤腔4,储灰腔5,还包括壳体1,催化剂模块13,过滤模块14,清洁腔2上的防爆阀12,连接储灰腔5的进气口 6,连接清洁腔2的出气口 7,储灰腔5下端的排灰口 8。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模块13和过滤模块14的一端都有密封圈10和拉手11,可以定期将催化剂模块13和过滤模块14拉出来清洗、更换催化剂或滤料。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腔3和过滤腔4内都有一卡槽9,催化剂模块13和过滤模块14采用抽拉式设计,壳体I内的卡槽9保证了催化剂模块13和过滤模块14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模块14中采用具有耐高温的玄武岩纤维作为滤料。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高温尾气从进气口 6进入储灰腔5,先经过过滤腔4,尾气中的灰尘,固体颗粒被吸附在滤料上或者掉落到储灰腔5中,再从过滤腔4进入催化腔3,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到达清洁腔2,最后通过与清洁腔2相通的出气口 7排放到大气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从上到下依次为清洁腔(2),催化腔(3),过滤腔(4),储灰腔(5 ),还包括壳体(I),催化剂模块(13),过滤模块(14 ),清洁腔上的防爆阀(12 ),连接储灰腔(5)的进气口(6),连接清洁腔(2)的出气口(7),储灰腔(5)下端的排灰口(8),其特征在于催化剂部分和过滤部分均采用模块化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模块(13)和过滤模块(14)的一端都有密封圈(10)和拉手(1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腔(3)和过滤腔(4)内都有一卡槽(9)。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14)中采用具有耐高温的玄武岩纤维作为滤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从上到下依次为清洁腔,催化腔,过滤腔,储灰腔,还包括壳体,清洁腔上的防爆阀,连接储灰腔的进气口,连接清洁腔的出气口,储灰腔下端的排灰口。本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去除工业尾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环境的有益效果。文档编号B01D53/50GK202666599SQ20122024852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郭丰亮 申请人:郭丰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除尘装置,从上到下依次为:清洁腔(2),催化腔(3),过滤腔(4),储灰腔(5),还包括:壳体(1),催化剂模块(13),过滤模块(14),清洁腔上的防爆阀(12),连接储灰腔(5)的进气口(6),连接清洁腔(2)的出气口(7),储灰腔(5)下端的排灰口(8),其特征在于:催化剂部分和过滤部分均采用模块化设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丰亮
申请(专利权)人:郭丰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