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吸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209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吸氧装置,所述的可调式吸氧装置设有氧气袋、单向阀和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气袋左端设有第一连接管,右端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的单向阀一端与氧气袋中的第二连接管连接,单向阀另一端与面罩连接,所述的面罩侧壁上设置2-4个空气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表现在:吸氧浓度可调?既可低浓度供氧,也可高浓度供氧,最高氧浓度可接近100%。比传统吸氧面罩和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于传统吸氧面罩和经面罩无创通气供氧无效的重症患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科学的设计了空气入口,可以逐步降低氧浓度,以满足病人的不同吸氧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吸氧装置
,具体地说,是关于可调式吸氧装置
技术介绍
近10年来,严重肺实质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如各种重症肺炎、严重胸部创伤、各种原因的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不仅散发病例多;传染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重症肺炎或ARDS也非常多,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甲流。这些疾病是导致严重低氧血症的最常见原因,而高浓度氧疗则是主要的生命支持手段,其中患者的转运(特别是救护车和病房之间、不同科室或病房之间的转运)、住院期间、气管切开过程中的高浓度氧疗是几个关键点。高浓度氧疗的方法 主要包括简易面罩吸氧、无创性经面罩机械通气供氧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供氧,其中前两者提供的氧浓度有限,一般不超过60%,应用范围有限;后者可提供21%-100%的不等氧浓度,应用范围很广,但发生气胸、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机会多。无创或人工气道通气供氧皆需专业人员操作,常存在设备和人员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近年来SARS、禽流感、甲流的连续爆发使该矛盾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吸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吸氧装置,设有氧气袋、单向阀和面罩,所述的氧气袋左端设有第一连接管,右端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的单向阀一端与氧气袋中的第二连接管连接,单向阀另一端与面罩连接,所述的面罩侧壁上设置2-4个空气入口。所述的空气入口形状为圆形,空气入口直径大小为l_5cm。所述的空气入口上用旋转盖封闭。所述的氧气袋容积约30-50升。本技术优点在于I、制作工艺简单可选择现有临床上常用的机械通气面罩、无创呼吸机用的单向阀、氧气袋经适当的连接导管连接组成;经过简单的工艺改进,即可制成完美、实用的新型吸氧装置。2、吸氧浓度可调既可低浓度供氧,也可高浓度供氧,最高氧浓度可接近100%。比传统吸氧面罩和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于传统吸氧面罩和经面罩无创通气供氧无效的重症患者。3、装置的阻力低上述危重症患者常有明显呼吸阻力增大和严重的呼吸窘迫,因此要求供氧装置的阻力特别低。事实上,该装置由于不需要人工气道,故阻力比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供氧低得多;不需要呼吸机的众多连接装置,其阻力也比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低;而连接的单向阀由于性能优良,故阻力仅比普通的面罩吸氧略高,从而保障患者舒适呼吸。4、价格低制作成本低,比呼吸机价格低得多。5、能部分取代呼吸机呼吸机价格昂贵,且需专业人员操作。该设备的应用可部分取代呼吸机,显著减少呼吸机的应用次数,不仅显著降低治疗成本,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且显著节省劳动力和降低劳动强度。6、操作方便一般医务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使用。7、消毒方便可在连接接头处断开,分别消毒,特别是对与患者接触的面罩和单向阀进行较严格的消毒,故能多次使用,减少环境污染。8、有助于避免交叉感染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患者耐受性好,避免了呼吸机供氧的较多问题,有助于隔离,减少或避免交叉感染,特别是在呼吸道传染大流行的情况下有非常大优势。 9、本专利技术科学的设计了空气入口,可以逐步降低氧浓度,满足病人的不同吸氧需求,减少或避免氧中毒的发生。10、用途可用于各种需要面罩吸氧的患者、较大部分的无创通气供氧患者和部分需要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主要用于(1)重症患者的转运。可作为各种救护车的常规救护装置,也应该作为医院内转运或进行CT等检查的常规救护设备。(2)重症住院患者的治疗。在呼吸机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可广泛应用。特别是严重呼吸道传染病集中爆发时有巨大优势,经济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也特别实用。(3)保障气管切开的安全性。除五官科病人和部分神经科病人等患者外,大部分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需要高浓度吸氧。该装置因能够提供高浓度氧和非常高的依从性而保障气管切开的安全进行。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可调式吸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可调式吸氧装置面罩3沿A-A方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I.氧气袋2.单向阀3.面罩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31.空气入口请参看图1,图I是本技术可调式吸氧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可调式吸氧装置设有氧气袋I、单向阀2和面罩3。所述的氧气袋左端设有第一连接管11,右端设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的单向阀2—端与氧气袋I中的第二连接管12连接,单向阀2另一端与面罩3连接。面罩3侧壁上设置2-4个空气入口 31。请参看图2,图2是图I可调式吸氧装置面罩3沿A-A方向的剖面图。所述的面罩3左右侧各设有两个空气入口 31,空气入口 31形状为圆形,大的空气入口 31直径大小为5cm,小的空气入口 31直径大小为1cm。需要说明的是氧气袋I采用目前用的氧气袋,容积约30-50升,充足氧气后,能保障各种低氧血症的患者吸气流量;同时储气袋又保持一定的松弛度,避免压力过高。氧气袋I左侧的第一连接管11为氧气袋I的固有连接管,连接氧源,通过调节氧流量可保障氧气袋I的储氧量。氧气袋的右侧的第二连接管12为新设计的导管,与单向阀2连接,这样氧气袋I的氧气就能通过单向阀2进入面罩3。氧气袋I,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12为一完整结构,通过对现有氧气袋I改进完成;与单向阀2等结构通过导管连接,便于保存和应用,也方便消毒,减少交叉感染。单向阀2选择目前性能优良的无创呼吸机用单向阀即可,它一端通过导管与氧气袋I中的第二连接管12连接,一端直接与面罩3的相连接,从而保障储气袋的氧气能够以接近100%的浓度进入面罩和呼吸道;呼出气则经过单向阀呼出,而不会进入储气囊,从而保障非常小的呼吸无效腔和非常低的呼吸阻力。面罩3选择目前的通气面罩进行简单的改良即可,在面罩的侧壁上设置空气入口31,平时用旋转盖封闭入口,从而保障接近100%浓度的氧气吸入气道,迅速改善严重或致死性低氧血症;而病情改善后,可根据需要开大空气入口 31,增加空气吸入量,使吸氧浓度降低,避免氧中毒等问题的发生。本专利技术面罩3上设置两个直径为Icm空气入口 31,两个直径为5cm空气入口 31。目的在于当病人病情改善后,可以先打开一个直径为Icm空气入口 31,然后再打开另一个直径为Icm空气入口 31,再打开一个直径为5cm空气入口 31,再打开另一个直径为5cm空气入口 31。可以逐步降低氧浓度,满足病人的不同吸氧需求。经济和社会效益I、专利技术人用现有呼吸治疗设备组装成类似的简易吸氧装置后,成功用于超过100例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治疗。应用情况包括患者的转运、气管切开术的实施、部分用面罩吸氧和无创正压通气无效的患者。转运情况包括重症患者的CT检查、市内近距离转运、市内远距离转运、2-6小时的外地远距离转运。如在SARS爆发期间,I例疑似患者需要转运至指定医院,用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供氧、面罩供氧皆不能纠正低氧血症,无法转移至救护车上,拖延大约I小时仍不能解决。用该简易装置数分钟,血氧饱和度即显著升高至安全水平,从而安全转移至救护车上,在路途上的转运过程30多分钟,氧合持续稳定;转运至指定医院后,又用该装置成功转运至病房。2、操作简单方便一般医务人员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吸氧装置,设有氧气袋、单向阀和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气袋左端设有第一连接管,右端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的单向阀一端与氧气袋中的第二连接管连接,单向阀另一端与面罩连接,所述的面罩侧壁上设置2?4个空气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蕾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