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156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针,该缝合针包括:中空的针体(1)、滑轮(2)、手柄(3)、进线孔(4)、针尖(5);针体(1)包括前部、与前部相对设置的后部和将前部、后部连接的中部;针体(1)前部设置针尖(5),后部设置手柄(3);所述手柄(3)前部设有滑轮(2),滑轮(2)后部设有进线孔(4);引线从进线孔(4)穿入后经过滑轮(2),从针尖(5)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穿刺过程缝线的固定,减少穿刺过程中对周围组织及半月板的损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手术器械,尤其是一种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针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运动的广泛普及人口老龄化,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越来越多。过去常常采用半月板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的办法来治疗半月板损伤,大部分患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但部分患者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的耦合障碍、关节退变加剧,软骨磨损增加,过早出现了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是膝关节内正常组织,其介于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就象是缓冲器,保护了二者关节面,吸收向下传达的震荡,将力的传导由点扩散向面分布,降低局部应力;此外,半月板的还能稳定膝关节,半月板的楔状形体可以弥补股骨髁与胫骨平台间的不相称,将圆形的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周围死腔充填,从而增加了膝关节的稳定性,促进关节内营养。·正是由于半月板所起到的上述巨大作用,才保证了膝关节长年负重运动而不致损伤。随着人们对半月板的生物力学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越来越认识到半月板的重要性。现在,学者们普遍认为不宜简单地将损伤的半月板切除,而应该尽量修复。半月板缝合技术是1982年Henning (亨宁)首先报道的,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缝合技术得到大大提高。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半月板缝合方法有全内缝合、自内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针,其特征在于:该缝合针包括:中空的针体(1)、滑轮(2)、手柄(3)、进线孔(4)、针尖(5);针体(1)包括前部、与前部相对设置的后部和将前部、后部连接的中部;针体(1)前部设置针尖(5),后部设置手柄(3);所述手柄(3)前部设有滑轮(2),滑轮(2)后部设有进线孔(4);引线从进线孔(4)穿入后经过滑轮(2),从针尖(5)穿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刚韦继南陆军王宸吴小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