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仪采集站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494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仪采集站壳体,所述地震仪采集站壳体包括:一外壳主体,该外壳主体为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的两端开口,其内设置抽屉式轨道,用于放置地震仪采集站电路板;两个端盖,分别用于安装并密封在所述空心结构的一端开口上,每一端盖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电缆,每一边的所述电缆为110m,每一边的所述电缆各两道接检波器,道距55米。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由于采集站采用链式结构,采集站外壳主体通过端盖和电缆合为一体,没有插头连接,因此减少了采集站在野外使用过程中插头的数量,不仅降低了设备的成本,而且降低了由于接触不良引起的设备故障的几率。另外,采集站壳体采用抽屉式设计,将采集站的安装和拆卸流程简单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仪采集站壳体
技术介绍
地球物理勘探发展的方向是大面积、高密度,施工时需要的采集道数越来越多,动辄几千道上万道。在整个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采集站是其中数量最多的设备,面对复杂的野外环境,它的机械设计显得极为关键。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震仪采集站使用故障率高,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其可靠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仪采集站壳体,安装和拆卸方便,降低由于接触不良引起的设备故障的几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仪采集站壳体,所述地震仪采集站壳体包括一外壳主体,该外壳主体为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的两端开口,其内设置抽屉式轨道,用于放置地震仪采集站电路板;两个端盖,分别用于安装并密封在所述空心结构的一端开口上,每一端盖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电缆,每一边的所述电缆为110m,每一边的所述电缆各两道接检波器,道距55米。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地震仪采集站壳体还可以包括一橡胶框,用于通过栓子固定所述地震仪采集站电路板,并放入所述外壳主体内的抽屉式轨道中。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每一端盖可以包括密封圈,用于涂抹硅脂,密封在所述空心结构的一端开口上。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每一端盖可以通过扁平线连接所述地震仪米集站电路板。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每一端盖可以通过六方螺丝安装并密封在所述空心结构的一端开口上。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每一端盖通过地线连接所述外壳主体以接地。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集站采用链式结构,采集站外壳主体通过端盖和电缆合为一体,没有插头连接,因此减少了采集站在野外使用过程中插头的数量,不仅降低了设备的成本,而且降低了由于接触不良引起的设备故障的几率。另外,采集站壳体采用抽屉式设计,将采集站的安装和拆卸流程简单化。最后,还采用了橡胶框等合理有效的减震和固定设计,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电路板不受外力损坏,并且大大降低了接插件因外力震动出现松动的几率,大大提高了采集站使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地震仪采集站壳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橡胶框的平面和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方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地震仪采集站道距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地震仪采集站壳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地震仪采集站壳体包括一外壳主体I,该外壳主体I为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的两端开口,其内设置抽屉式轨道,用于放置地震仪采集站电路板;两个端盖2,分别用于安装并密封在所述空心结构的一端开口上,每一端盖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电缆,每一边的所述电缆为110m,每一边的所述电缆各两道接检波器,道距55米。由于采集站采用链式结构,采集站外壳主体通过端盖和电缆合为一体,没有插头连接,因此减少了采集站在野外使用过程中插头的数量,不仅降低了设备的成本,而且降低了由于接触不良引起的设备故障的几率。另外,采集站壳体采用抽屉式设计,将采集站的安装和拆卸流程简单化。可选的,所述每一端盖2可以包括密封圈,用于涂抹硅脂,密封在所述空心结构的一端开口上。可选的,所述每一端盖2可以通过扁平线连接所述地震仪采集站电路板。可选的,如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橡胶框的平面和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左边为橡胶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右边为橡胶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所述地震仪采集站壳体还可以包括一橡胶框4,用于通过栓子5固定所述地震仪采集站电路板,并放入所述外壳主体I内的抽屉式轨道中。由于采用了橡胶框等合理有效的减震和固定设计,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电路板不受外力损坏,并且大大降低了接插件因外力震动出现松动的几率,大大提高了采集站使用的可靠性。可选的,如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方螺丝的结构示意图,该六方螺丝6不但包括六方螺丝主体61,还包括弹垫62和平垫63。所述每一端盖2可以通过六方螺丝6安装并密封在所述空心结构的一端开口上。从图2中可以看到,空心结构的一端开口有6个螺丝孔3,每一端盖2可以通过六方螺丝6安装并密封在所述空心结构的一端开口的6个螺丝孔3上。可选的,如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地震仪采集站道距示意图,每一边的所述电缆为110m。每一边的所述电缆各两道接检波器,道距55米。采集站的链式结构,即采集站和电缆合为一体,采集站在中间,两边为110米电缆,每边电缆各两道接检波器,道距55米,电缆两端为大线插头,用来连接其它站体,站与大线间没有插头(如图6所示,小三角表示检波器接口,一个接口接一串检波器,即一道,每两道之间的距离称为道距)。即可看为每个采集站与一根220米大线合为一体,道距55米。可选的,所述每一端盖2可以通过地线连接所述外壳主体I以接地。上述地震仪采集站安装、拆卸简便,并且减震和固定功能可靠,以下通过以下步骤 进行组装I、取出橡胶框,对应电路板和橡胶框的上下方向及插针、插座的位置放入电路板;2、将扁平线分别插到电路板的两端,对应方向将电路板推入外壳主体内;3、外壳主体可对应粘贴站体序列号;4、两边端盖安装密封圈,涂抹少量硅脂,将密封圈放进密封槽;5、将扁平线另一端连接到端盖对应的接口电路板上,外壳主体地线接连到端盖对应的插座上,合上端盖,注意不要挤压到接地线;6、逐个固定外壳六方螺丝,两边各六个,带弹垫和平垫;7、完成后检查金属外壳主体和端盖之间应无缝隙,无问题,即安装完毕。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集站采用链式结构,采集站外壳主体通过端盖和电缆合为一体,没有插头连接,因此减少了采集站在野外使用过程中插头的数量,不仅降低了设备的成本,而且降低了由于接触不良引起的设备故障的几率。另外,采集站壳体采用抽屉式设计,将采集站的安装和拆卸流程简单化。最后,还采用了橡胶框等合理有效的减震和固定设计,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电路板不受外力损坏,并且大大降低了接插件因外力震动出现松动的几率,大大提高了采集站使用的可靠性。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地震仪采集站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仪采集站壳体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仪采集站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仪采集站壳体包括:一外壳主体(1),该外壳主体(1)为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的两端开口,其内设置抽屉式轨道,用于放置地震仪采集站电路板;两个端盖(2),分别用于安装并密封在所述空心结构的一端开口上,每一端盖(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电缆,每一边的所述电缆为110m,每一边的所述电缆各两道接检波器,道距55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文高华张国荣孙崇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