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检测气液扩散过程的装置及其方法,属于化学工程和石油工程
技术介绍
准确把握气体在多孔介质内所赋存的流体中的扩散过程,对评估地下污染物迁移、煤层气体运移、注气(二氧化碳、N2、轻烃)驱油提高采收率、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扩散损耗及化工领域的填充床反应器的催化反应速度和效率等方面研究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年来,关于气体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研究,提出了许多测试方法。目前检测研究 上多采用单室压力衰减法,其优点是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由于很难确定通入样品室的气体量,测量误差较大。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双室压力衰减法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泄漏概率,而且可以方便准确的确定初始气体密度。该方法的缺点是气体溶解量的测定需要较复杂的操作和计算,不能实现对扩散传质过程中气体溶解量的实时监控。另外,由于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复杂,不同的扩散距离、孔隙空间尺度和几何特性对扩散过程影响都很大。目前对于多孔介质模型的检测研究停留在整体分析阶段,不能全面考虑孔隙介质的非均质性和各相异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发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气液扩散过程的装置,它主要包括一个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双室压力衰减系统,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在磁共振成像仪(1)中设有一个岩心夹持器(20),由往复式加压泵(11)、液体容器(10)和岩心夹持器(20)的外腔采用管道连接构成循环回路,一个围压泵(12)采用管道与液体容器(10)连接;在岩心夹持器(20)的入口连接所述双室压力衰减系统,出口经一个背压调节器(15)连接一个电子天秤和收集器(16);所述双室压力衰减系统包含一个液体注入系统和一个气体注入系统;所述液体注入系统采用第一注入泵(5a)经空气恒温箱(9)中的中间容器与岩心夹持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越超,宋永臣,刘瑜,朱宁军,郑鸿飞,王同雷,宿博,郝敏,周欣欢,沈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