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能够使较大流量的洗净水从盆部流入排水弯管管路,能够提高污物排出性能。具体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冲水大便器具有:盆部,具备污物承接面和位于上缘部的内缘部;吐水部,向盆部吐出从贮水箱供给来的洗净水;及排水弯管管路,其入口与盆部的下方连接,排出污物,盆部的污物承接面具备:上方污物承接面,与内缘部连接;及凹部,连接于该上方污物承接面与排水弯管管路之间,该凹部具备:底面,与排水弯管管路连接,与上方污物承接面相比位于下方;及壁面,连接该底面与上方污物承接面的下缘部,该壁面的前侧区域形成从下方朝向上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水大便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从洗净水供给单元供给来的洗净水洗净便器本体并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利用从洗净水供给单元供给来的洗净水洗净便器本体并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I记载的冲水大便器,通过使内缘吐水部的开口形成为在便器本体的左右方向上长的扁平形,并且使内缘吐水部的开口的底面朝向积水部侧向下倾斜,从而形成在盆部的外周侧回旋的回旋流和向积水部方向流动的下降流。另外,这样的回旋流将附着在污物承接面上的污物等有效地引导到积水部侧,而下降流则成为将浮游在积水部表面的污物推入排水弯管管路内的水流,从而排出污物。专利文献I :日本国特开2010-31551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I的冲水大便器中存在以下问题,随着近年来冲水大便器节水化的要求,在将用于便器洗净的洗净水量设置得较少时,由于从盆部流入排水弯管管路的洗净水的流量也会减少,所以导致污物未被充分排完而残留在便器本体内,无法实现充分的便器洗净性能和污物排出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水大便器,即使在将用于便器洗净的洗净水量设置得较少时,也能够使较大流量的洗净水从盆部流入排水弯管管路,能够提高污物排出性能。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利用从洗净水供给单元供给来的洗净水洗净便器本体并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具有盆部,具备污物承接面和位于上缘部的内缘部;吐水部,向所述盆部吐出从所述洗净水供给单元供给来的洗净水;及排水弯管管路,其入口与所述盆部的下方连接,排出污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盆部的污物承接面具备上方污物承接面,与所述内缘部连接;及凹部,连接于该上方污物承接面与所述排水弯管管路之间,该凹部具备底面,与所述排水弯管管路连接,与所述上方污物承接面相比位于下方;及壁面,连接该底面与所述上方污物承接面的下缘部,该壁面的前侧区域形成从下方朝向上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在从吐水部吐出且流入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内的洗净水中,由于从凹部底面向凹部壁面的前侧区域流动的洗净水是沿着凹部壁面的前侧区域的倾斜面从下方朝向上方且向凹部内侧流动,所以不会在凹部外侧的上方污物承接面上横向扩散,而是形成在凹部内纵向回旋的水流。然后,由于该纵向回旋的洗净水通过以较强的水势流入排水弯管管路的入口能够使较大流量的洗净水流入排水弯管管路,因此能够提高污物排出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吐水部形成导水路,导水路具备在便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长的扁平形的流路断面,以形成所吐出的洗净水在所述盆部的外周侧回旋的回旋流和向所述凹部方向流动的下降流,该导水路的底面具备朝向所述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的凹部侧向下倾斜的倾斜部。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从具备在便器本体的宽度方向上长的扁平形流路断面的吐水部的导水路向盆部吐出的洗净水形成以下水流在盆部的外周侧(例如盆部的内缘部、上方污物承接面)回旋的水流(回旋流);及通过因吐水部的导水路底面的倾斜部而朝向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侧向下倾斜从而向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内下降的水流(下降流)。然后,在流入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内的洗净水中,由于从凹部底面向凹部 壁面的前侧区域流动的洗净水是沿着凹部壁面的前侧区域的倾斜面从下方朝向上方且向凹部内侧流动,所以不会在凹部外侧的上方污物承接面上横向扩散,而是在形成在凹部内纵向回旋的水流(纵回旋流)之后,以较强的水势流入排水弯管管路的入口。通过这样的在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内产生的洗净水的纵回旋流、和在盆部污物承接面的上方污物承接面回旋的回旋流的相辅相成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抑制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内的洗净水在凹部外侧的上方污物承接面上横向扩散。另外,能够有效地使较大流量的洗净水从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流入排水弯管管路,能够进一步提高污物排出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盆部的污物承接面形成其凹部壁面的后侧区域从上方朝向下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凹部壁面的前侧区域的倾斜面是沿着与所述凹部的中央相比位于前侧的壁面而配置的。 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从吐水部的导水路向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的壁面后侧区域吐出的洗净水如下流动,在沿着该凹部的壁面后侧区域的从上方朝向下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以较强的水势流入凹部内之后,以较强的水势流入排水弯管管路的入口。而且,在流入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内的洗净水中,由于从凹部底面向凹部壁面的前侧区域流动的洗净水因沿着与凹部的中央相比位于前侧的壁面配置的倾斜面而从下方朝向上方且向内侧流动,所以不会在凹部外侧的上方污物承接面上横向扩散,而是在形成在凹部内纵向回旋的水流(纵回旋流)之后,以较强的水势流入排水弯管管路的入口。以上的结果是,能够更有效地使较大流量的洗净水从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流入排水弯管管路,能够进一步提高污物排出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盆部的污物承接面形成其凹部底面朝向位于后方的排水弯管管路的入口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在流入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内的洗净水中,从凹部底面向凹部壁面的前侧区域流动的洗净水在沿着凹部壁面的前侧区域的倾斜面从下方朝向上方且向凹部内侧流动而形成纵回旋流之后,在流入排水弯管管路的入口时,由于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底面朝向位于其后方的排水弯管管路的入口向下倾斜,所以能够顺畅地流入排水弯管管路的入口。因此,能够更有效地使较大流量的洗净水从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流入排水弯管管路,能够进一步提高污物排出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盆部的污物承接面为,其凹部壁面的前侧区域的倾斜面相对于便器本体的铅垂面呈大于O度且在10度以下的倾斜角度。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在流入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内的洗净水中,从凹部底面向凹部壁面的前侧区域流动的洗净水沿着相对于便器本体的铅垂面呈大于O度且在10度以下的倾斜角度的凹部壁面的前侧区域的倾斜面从下方朝向上方且向凹部内侧流动,由此,能够顺畅地形成纵回旋流,流入排水弯管管路的入口。因此,能够更有效地使较大流量的洗净水从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流入排水弯管管路,能够进一步提高污物排出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盆部的内缘部具备从所述吐水部沿着所述污物承接面的上缘形成的内缘导水路,该内缘导水路具备设置在与所述吐水部横向相对的位置上的导向部,形成该导向部的流路的底面具备朝向所述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的凹部侧向下倾斜的倾斜部。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从吐水部向盆部的内缘部吐出的洗净水在沿着内缘导水路流动后,被导向部底面的倾斜部弓I导到盆部污物承接面的凹部内,能 够使内缘导水路内的洗净水与凹部内的纵回旋流合流。因此,由于能够使较大流量的洗净水流入排水弯管管路,所以能够提闻污物排出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冲水大便器是虹吸式便器。在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能够使从盆部流入排水弯管管路的洗净水量为大流量,所以能够提前启动虹吸式便器洗净时的虹吸作用,能够提高污物排出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冲水大便器,即使在将用于便器洗净的洗净水量设置得较少时,也能够使较大流量的洗净水从盆部流入排水弯管管路,能够提高污物排出性能。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冲水大便器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图I所示的冲水大便器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观察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的IV-IV线观察的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水大便器,其为利用从洗净水供给单元供给来的洗净水洗净便器本体并排出污物的冲水大便器,具有:盆部,具备污物承接面和位于上缘部的内缘部;吐水部,向所述盆部吐出从所述洗净水供给单元供给来的洗净水;及排水弯管管路,其入口与所述盆部的下方连接,排出污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盆部的污物承接面具备:上方污物承接面,与所述内缘部连接;及凹部,连接于该上方污物承接面与所述排水弯管管路之间,该凹部具备:底面,与所述排水弯管管路连接,与所述上方污物承接面相比位于下方;及壁面,连接该底面与所述上方污物承接面的下缘部,该壁面的前侧区域形成从下方朝向上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田敏文,井上正明,山崎优,
申请(专利权)人:TOTO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