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便器陶瓷本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9142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7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座便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座便器陶瓷本体,在陶瓷体内部设置有便槽,便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在便槽的上部、陶瓷体内部的上边沿设置有一圈凹槽,在凹槽上设置有冲出的水沿凹槽运动的、与水源连接的冲水口,排污口的一侧与具有隔味功能的S型的排污管道连通,在排污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与进水装置连接的外小内大的进水口,进水口与排污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质量轻、占用空间小、结构更紧凑、产品小巧玲珑、陶瓷的烧结成本低、节能降耗;利用裙边冲洗和底部冲洗结构,采用无棱内壁设计,让清洁更轻松;可在任何水压下冲洗,冲洗效果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座便器
,特指ー种座便器陶瓷本体。技术背景一般的座便器的陶瓷本体上设置有水箱,每次冲水时将水箱内的水冲出以达到冲出污物的效果。在座便器陶瓷本体的便槽的内圈上设置有若干个圆孔,水从水箱内经过圆孔冲出,将污物冲入排污管道排出,这种带水箱的座便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ー是体积庞大,重量重,占用空间大;ニ是水箱也采用陶瓷制成,通过烧结而成,大大增加了烧结的成本,提高了座便器的生产成本;三是利用水箱冲水的结构每次冲水需要消耗6L左右的水才 能将污物冲刷干净排出;四是每次冲水都是从圆孔内冲出,经过长期的使用后容易在内壁形成水痕,严重影响美观,使用者需要经常进行清洗马桶;五是冲水方式为流动式,没有压力,冲水效果不好,特别是在外界水压比较低的情况下,则不容易冲洗干净便槽内的污物,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重量轻、体积小、节能降耗、冲洗效果好的座便器陶瓷本体。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座便器陶瓷本体,在陶瓷体内部设置有便槽,便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污ロ,在便槽的上部、陶瓷体内部的上边沿设置有一圈凹槽,在凹槽上设置有冲出的水沿凹槽运动的、与水源连接的冲水ロ,排污ロ的ー侧与具有隔味功能的S型的排污管道连通,在排污ロ的另ー侧设置有与进水装置连接的外小内大的进水口,进水ロ与排污管道连通。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I、本技术可取消水箱,大大减轻了座便器的重量,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结构更紧凑,产品小巧玲珑,也降低了陶瓷的烧结成本;2、本技术冲水时使用水量少,如在I. I公斤压カ下,只需3. 9L水即可冲洗干净,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3、本技术在冲洗时为螺旋式冲洗,冲刷カ大,可将便槽内壁冲洗得很干净;4、本技术的进水口采用截面变径技术,冲洗カ度大,用水量少;5、本技术利用裙边冲洗和底部冲洗结构,采用无棱内壁设计,让清洁更轻松;6、本技术可在任何水压下冲洗,冲洗效果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座便器陶瓷本体,在陶瓷体10内部设置有便槽20,便槽20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40,在便槽20的上部、陶瓷体10内部的上边沿设置有一圈凹槽30,在凹槽30上设置有冲出的水沿凹槽30运动的、与水源连接的冲水口 50,排污口 40的一侧与具有隔味功能的S型的排污管道60连通,在排污口 40的另一侧设置有与进水装置连接的外小内大的进水口 70,进水口 70与排污管道60连通。本技术的使用冲水口 50与进水管道连接,进水口 70与进水装置连接,当启动冲洗命令时,冲水口 50内的水沿凹槽30并螺旋下降冲洗,将便槽20内周边的污物冲洗干净入排污口 40内,进水装置将水冲出进水口 70进行再次冲洗,并将污物排入排污管60内而后排出。由于进水口 70的结构为外小内大,冲刷力很大,冲刷更加干净。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座便器陶瓷本体,在陶瓷体内部设置有便槽,便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其特征在于在便槽的上部、陶瓷体内部的上边沿设置有一圈凹槽,在凹槽上设置有冲出的水沿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维卫电子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