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老年人使用的蹲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0746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老年人使用的蹲便器,蹲便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两根支撑杆一,在蹲便器本体上设置有两根滑道,滑道中均设置有支撑杆二,在滑道底面内凹形成锁紧孔,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一之间设置有承重布,承重布同时与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一连接,承重布中设置有便孔,在蹲便器本体的顶面安装有盛液器,蹲便器本体的便池侧壁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能够绕着其自身的轴线转动,旋转轴的外壁上套合有伸缩布,伸缩布连接有清理板,清理板顶面安装有把手,把手连接有弹性导向绳,弹性导向绳与旋转轴连接并且缠绕在旋转轴上。本方案能够对老年人进行支撑,而且不伤害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安全舒适,同时能够方便清理如厕后的排泄物,保持厕所的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蹲便器,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老年人使用的蹲便器
技术介绍
蹲便器是指使用时以人体取蹲式为特点的便器。蹲便器分为无遮挡和有遮挡;蹲便器结构有返水弯和无返水弯。存水弯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一个横"S"型弯管,造成一个〃水封〃,防止下水道的臭气倒流。这个存水弯的高度取决于采用的什么型的存水弯,以及下水道水平干管的高度。如果水平干管比地面低的不太多,应该采用P形返水弯,可以用一截带承插口短管来配合安装高度,没有规定长度,使得水平管有坡度就行。这一段短管在蹲便器和返水弯之间。如果是楼房立管留出的接水口在楼板下面,或者干管的位置比较低,就应该采用S形存水弯,在蹲便器的下面用一截带承插口的短管补上高度差。总之,没有这个高度的严格规定,如果在装修时,蹲便器的地面起一个台阶高度,还得加上这个尺寸。自洁釉使釉面平滑度高,或用纳米材料涂层,形成表面憎水层,使产品表面有自洁功能,不挂水、不挂污、不结垢,卫生性能提高。卫生瓷釉中加入银、二氧化钛等材料,有杀菌功能或在光催化下有杀菌功能,可避免表面滋生细菌或霉变,提高卫生性。家庭有有老年人时,由于其年纪大,体力不济,在长时间蹲着如厕时腿部发麻,容易摔倒,只能是在蹲便上放置一个凳子供其使用,既不安全也影响美观,并且蹲便使用后由于水流以及排泄物数量等,不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老年人使用蹲便如厕时不安全并且影响厕所的美观,并且蹲便清理也麻烦,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老年人使用的蹲便器,解决老年人使用蹲便如厕时不安全并且影响厕所的美观,并且蹲便清理也麻烦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种便于老年人使用的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蹲便器本体,所述蹲便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两根支撑杆一,两根支撑杆一均固定在蹲便器本体的同一侧壁,在蹲便器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两根滑道,蹲便器本体的便池设置在滑道之间,滑道中均设置有支撑杆二,且支撑杆二能够沿着滑道移动,在滑道底面内凹形成锁紧孔,且锁紧孔设置在滑道远离支撑杆一的一端,支撑杆二能够插入锁紧孔中,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一之间设置有承重布,承重布同时与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一连接,在支撑杆二插入到锁紧孔中承重布呈绷紧状态,承重布中设置有便孔,且承重布绷紧时便孔刚好位于便池的正上方,在蹲便器本体的顶面安装有盛液器,盛液器设置在支撑杆二之间,盛液器包括两个腔室,每个腔室中均设置有喷雾器,其中一个喷雾器连接有踏板,且踏板伸出在盛液器的外部,另一个喷雾器连接有手柄,且手柄设置在盛液器外部,在便池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孔,且喷孔均与喷雾器的喷液口连通,蹲便器本体的便池侧壁安装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两端均与便池侧壁连接,旋转轴能够绕着其自身的轴线转动,在旋转轴的外壁上套合有具有弹性的伸缩布,旋转轴设置在蹲便器本体的冲水孔上方,伸缩布缠绕在旋转轴上且一端与旋转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清理板,清理板的结构与便池的底面相互契合,清理板顶面安装有把手,把手连接有弹性导向绳,且弹性导向绳与旋转轴连接并且缠绕在旋转轴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方案能够对老年人进行支撑,而且不伤害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安全舒适,同时能够方便清理如厕后的排泄物,保持厕所的卫生,解决老年人使用蹲便如厕时不安全并且影响厕所的美观,并且蹲便清理也麻烦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不意图;图2为承重布展开示意图;图3为伸缩布拉伸状态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盛液器,2-手柄,3-喷孔,4-踏板,5-滑道,6_支撑杆一,7_承重布,8_锁紧孔,9-把手,I O-清理板,11-支撑杆二,12-伸缩布,13-弹性导向绳,14-蹲便器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便于老年人使用的蹲便器,包括蹲便器本体14,所述蹲便器本体14的侧壁上设置有两根支撑杆一 6,两根支撑杆一6均固定在蹲便器本体14的同一侧壁,在蹲便器本体14的顶面上设置有两根滑道5,蹲便器本体14的便池设置在滑道5之间,滑道5中均设置有支撑杆二 11,且支撑杆二 11能够沿着滑道5移动,在滑道5底面内凹形成锁紧孔8,且锁紧孔8设置在滑道5远离支撑杆一6的一端,支撑杆二 11能够插入锁紧孔8中,支撑杆二 11和支撑杆一6之间设置有承重布7,承重布7同时与支撑杆二 11和支撑杆一6连接,在支撑杆二 11插入到锁紧孔8中承重布7呈绷紧状态,承重布7中设置有便孔,且承重布7绷紧时便孔刚好位于便池的正上方,在蹲便器本体14的顶面安装有盛液器I,盛液器I设置在支撑杆二 11之间,盛液器I包括两个腔室,每个腔室中均设置有喷雾器,其中一个喷雾器连接有踏板4,且踏板4伸出在盛液器I的外部,另一个喷雾器连接有手柄2,且手柄2设置在盛液器I外部,在便池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孔3,且喷孔3均与喷雾器的喷液口连通,蹲便器本体14的便池侧壁安装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两端均与便池侧壁连接,旋转轴能够绕着其自身的轴线转动,在旋转轴的外壁上套合有具有弹性的伸缩布12,旋转轴设置在蹲便器本体14的冲水孔上方,伸缩布12缠绕在旋转轴上且一端与旋转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清理板10,清理板10的结构与便池的底面相互契合,清理板10顶面安装有把手9,把手9连接有弹性导向绳13,且弹性导向绳13与旋转轴连接并且缠绕在旋转轴上。传统的蹲便使用时,排泄物由于数量或者水流等因素,冲不干净附着在便池中,时间久后难以清洗,而且厕所异味难以散开,细菌滋生多,老年人蹲着如厕时膝盖酸软,容易摔倒,本方案则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平常人们使用时,其与普通蹲便器相同,上完厕所后无法冲干净的排泄物通过用手握住把手9,将清理板10沿着便池底部进行拖行,由于清理板10的结构与便池的底面相互契合,能够将便池中附着的排泄物清理干净,放手后在伸缩布12和弹性导向绳13作用下,自动收卷到旋转轴上,减少对便池空间的占据,不影响人们的日常使用,盛液器I的一个腔室中装有消毒液,另一个腔室中装有清新剂,通过踩踏踏板4,将消毒液放出消毒,杀灭细菌,通过转动手柄2将清洗剂从喷孔3中喷出,使得厕所空气清新,清除臭味,老年人如厕时,将支撑杆二 11沿着滑道5移动,直到承重布7绷紧,此时承重布7中的便孔刚好位于便池的正上方,老人跨坐在承重布7上对准便孔如厕,由于承重布7采用帆布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也柔然清洁,保护老人的皮肤,减轻了腿部的承重,使得老人如厕时更加舒适。本方案能够对老年人进行支撑,而且不伤害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安全舒适,同时能够方便清理如厕后的排泄物,保持厕所的卫生,解决老年人使用蹲便如厕时不安全并且影响厕所的美观,并且蹲便清理也麻烦的问题。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老年人使用的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蹲便器本体(14),所述蹲便器本体(14)的侧壁上设置有两根支撑杆一(6),两根支撑杆一(6)均固定在蹲便器本体(14)的同一侧壁,在蹲便器本体(14)的顶面上设置有两根滑道(5),蹲便器本体(14)的便池设置在滑道(5)之间,滑道(5)中均设置有支撑杆二(11),且支撑杆二(11)能够沿着滑道(5)移动,在滑道(5)底面内凹形成锁紧孔(8),且锁紧孔(8)设置在滑道(5)远离支撑杆一(6)的一端,支撑杆二(11)能够插入锁紧孔(8)中,支撑杆二(11)和支撑杆一(6)之间设置有承重布(7),承重布(7)同时与支撑杆二(11)和支撑杆一(6)连接,在支撑杆二(11)插入到锁紧孔(8)中承重布(7)呈绷紧状态,承重布(7)中设置有便孔,且承重布(7)绷紧时便孔刚好位于便池的正上方,在蹲便器本体(14)的顶面安装有盛液器(1),盛液器(1)设置在支撑杆二(11)之间,盛液器(1)包括两个腔室,每个腔室中均设置有喷雾器,其中一个喷雾器连接有踏板(4),且踏板(4)伸出在盛液器(1)的外部,另一个喷雾器连接有手柄(2),且手柄(2)设置在盛液器(1)外部,在便池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孔(3),且喷孔(3)均与喷雾器的喷液口连通,蹲便器本体(14)的便池侧壁安装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两端均与便池侧壁连接,旋转轴能够绕着其自身的轴线转动,在旋转轴的外壁上套合有具有弹性的伸缩布(12),旋转轴设置在蹲便器本体(14)的冲水孔上方,伸缩布(12)缠绕在旋转轴上且一端与旋转轴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清理板(10),清理板(10)的结构与便池的底面相互契合,清理板(10)顶面安装有把手(9),把手(9)连接有弹性导向绳(13),且弹性导向绳(13)与旋转轴连接并且缠绕在旋转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铭万玉红吕建华孙文玲肖辉陈玉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