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负载型氧化锌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0799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载型氧化锌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用于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材料的技术领域。光催化剂由多孔氧化硅负载氧化锌纳米颗粒构成,其中纳米氧化锌占总质量的15%~30%。制备方法是以5,11,14,17-四(氢)八苯基四环-[7.3.3.-3]八聚倍半硅氧烷作为起始材料,经过笼型聚倍半硅氧烷锌配位化合物制备和煅烧两个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催化材料,氧化锌颗粒粒径尺寸分布极窄,在载体内分散均匀,结合紧密;载体材料含有丰富的微孔;光催化剂具有反应速度快,催化活性高,在水中易于分散,沉降性好,易与水分离,易于回收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用于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材料的
,特别涉及一种多孔氧化硅负载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氧化锌因其特有的尺寸效应和表面特性,使其在光、电等方面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在紫外光照射下,氧化锌具有光催化剂的作用,而纳米化后其催化性能更强,能有效分解有机物质,因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多孔氧化硅材料具有丰富的空隙和高的比表面积,最常见的包括硅胶和沸石等。由于其具有大量空隙和高的比表面积,因而与吸附质作用力强,且吸附平衡时间很短。因而常被用于负载各种类型的催化剂。目前,这类负载型催化剂已被应用于对含有机物污水的 净化处理。但用于污水处理的传统催化材料存在沉降性能差、难与水分离和可再生性差等缺点。目前,常见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固定方法有浸溃法、偶联法、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等,基本方式都为采用多种组分混合后,使催化剂固定于载体上。不完全缩合笼型聚倍半硅氧烷(简称in-POSS)及其金属配位化合物(简称P0MSS)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分子尺寸在I 3nm左右,其在结构和性质上与娃胶极其相似,目前多被用作催化剂及其机理模型而得到广泛研究。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型氧化锌光催化剂,成份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锌配位化合物;由多孔氧化硅负载氧化锌纳米颗粒构成,其中纳米氧化锌占总质量的15%~30%;所述的多孔氧化硅,是5,11,14,17?四(氢)八苯基四环?[7.3.3.?3]八聚倍半硅氧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玲李昂江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