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空气水洗装置和空气水洗方法。空气水洗装置包括上盖、第一储水容器、第二储水容器和用于导通第一储水容器和第二储水容器之间的过滤膜,其中上盖与第一储水容器盖合,上盖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吸水装置、洒水装置和抽风装置。所述空气水洗方法包括吸水、形成水膜、过滤空气、排除空气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水洗装置通过过滤膜将过滤完空气的污水过滤成洁净水后排出,避免了污水中的杂质重新进入环境空气形成二次污染,空气水洗方法通过在水洗装置内形成水的内循环将清洗空气后的脏水过滤成干净水,继而循环利用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水洗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气水洗机,大都类似于空气香氛机或空气加湿机,其原理是将环境空气吸入水洗机的盛水容器进行过滤,然后将盛水容器中的水进行雾化后重新排入空气,如果事先在盛水容器中加入香薰,则喷出的空气中也加香的效果。这些空气香氛机或者空气加湿机虽然对吸入的空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过滤,不过由于其雾化后排入空气的水和用于清洗空气的水都是来自同一盛水容器,并未分开,所以导致雾化后的水其实包含了事先来自空气的尘埃或杂质,这些尘埃和杂质经雾化后重新进入空气,实际形成了二次污染,而且随 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这种污染就会日益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水洗装置,该空气水洗装置通过过滤膜将过滤完空气的污水过滤成洁净水后排出,避免了污水中的杂质重新进入环境空气形成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空气水洗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环境空气的清洗,其中过滤膜对污水的过滤通过渗透压自动完成,最大限度的节约了能量。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第一方面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水洗装置,包括上盖、第一储水容器、第二储水容器和用于导通第一储水容器和第二储水容器的过滤膜,所述上盖与第一储水容器盖合,还包括吸水装置,用于从所述第二储水容器内抽水;洒水装置,用于将来自吸水装置的水打散形成水膜;抽风装置,用于捕获上盖外围的空气并导向所述水膜;所述水膜形成于第一储水容器内,所述上盖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优选地,所述第二储水容器置于第一储水容器中,所述过滤膜设置于第二储水容器的容器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吸水装置包括引流罩和吸水电机,所述引流罩为中空薄壁结构,其一端固定于第二储水容器的开口位置,另一端向第二储水容器底部位置延伸,所述吸水电机包括固定于上盖的电机本体和电机头,所述电机头位于引流罩内并指向第二储水容器的底壁方向,所述引流罩在靠近电机头一端与第一储水容器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罩整体呈喇叭状,其截面圆的直径沿远离第二储水容器开口的方向逐渐收缩。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洒水装置包括散水盘,所述散水盘呈环状固定于电机头的外圆周,所述散水盘所在平面高于第二储水容器开口所在平面。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抽风装置包括固定于上盖上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包括风机壳体和风机电机,与风机电机的主轴连接设置有抽风叶轮和吹风叶轮,其中抽风叶轮延伸出风机壳体,抽风叶轮所在位置与第一储水容器相连通,所述吹风叶轮位于风机壳体内,所述风机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回风的抽风口。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的进风口与所述抽风叶轮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盖上的出风口与风机壳体上的抽风口分别位于吹风叶轮所在平面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过滤膜设置于第二储水容器的底壁。优选地,所述第二储水容器的容器壁由过滤膜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水容器和第二储水容器的横截面为圆形。·优选地,所述过滤膜的过滤精度小于O. lum。优选地,所述过滤膜为反渗透膜、陶瓷膜或PP棉。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过滤膜中包含金属银。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过滤膜为含银的金属陶瓷膜。优选地,还包括安装于靠近水膜形成位置的紫外线灯管,所述紫外线灯管通过固定架固定于上盖内壁。优选地,还包括电源,控制模块和用于监控第一储水容器液面的液面检测装置,所述液面检测装置、吸水电机与风机电机与控制模块连接。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之地二个方面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基于权利要求I所述空气水洗装置的空气水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现SI吸水装置从第二储水容器吸水;S2洒水装置将来自第二储水容器的水打散形成水膜;S3抽风装置捕获上盖外的空气并导向步骤S2中形成的水膜;S4水膜对抽风装置捕获的空气进行过滤;S5融入杂质的水膜形成水滴掉入第一储水容器,抽风装置排出穿透水膜的空气;在上述步骤中,当第二储水容器的液面低于第一储水容器的液面时,过滤膜对从第二储水容器内向第二储水容器进行压力渗透的水进行过滤。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利用紫外线对水膜和空气进行消毒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空气净化装置设置有用于导通第一储水容器和第二储水容器的过滤膜,一方面保证了第二储水容器内不断地有水源进入,另一方面有可以对第一储水容器的污水进行过滤,避免了污水中的杂质重新进入环境空气进行二次污染;设置吸水装置、洒水装置及抽风装置,可以对环境空气进行水洗,去除环境空气中的杂质,使空气得以清洁;在水膜附近设置有紫外线灯管,可以杀灭水膜及空气中的细菌,使排除的空气更加洁净;此外,设置水位监测装置对第二储水容器内的水位进行检测,让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以有限水量达到最佳清洗效果O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气水洗方法可以实现对环境空气的清洁,其中过滤膜对污水的过滤通过重力形成的渗透压自动完成,无需外加动力,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空气水洗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图中1-上盖;2_固定架;201_抽风孔;3_液面检测装置;4_水膜;5_弓丨流罩;61-污水液面;62_洁净水液面;7_第一储水容器;8_第二储水容器;9_陶瓷膜;10_洁净水;11_污水;12_电机头;13_散水盘;14_紫外线灯管;15_电机本体;16_风机外壳;17-吹风叶轮;18_进风口 ;19_抽风叶轮;20_风机电机;21_出风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见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气水洗装置,包括上盖I、第一储水容器7、第二储水容器8和用于导通第一储水容器7和第二储水容器8的过滤膜,所述上盖I与第一储水容器7盖合,还包括吸水装置,用于从所述第二储水容器8内抽水;洒水装置,用于将来自吸水装置的水打散形成水膜4 ;·抽风装置,用于捕获上盖I外围的空气并导向所述水膜4 ;所述水膜4形成于第一储水容器7内,所述上盖I上开设有进风口 18和出风口21。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为了导通第一储水容器7和第二储水容器8,第一储水容器7和第二储水容器8之间可以是内置放置、并列放置甚至分开放置的方式,在并列放置时,第一储水容器7和第二储水容器8之间可以有公共壁,在分开放置时,过滤膜可以具有一定厚度。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将第二储水容器8置于第一储水容器7中,所述过滤膜设置于第二储水容器8的容器壁上。所述吸水装置包括引流罩5和吸水电机,所述引流罩5为中空薄壁结构,其一端固定于第二储水容器8的开口位置,另一端向第二储水容器8底部位置延伸,所述吸水电机包括固定于上盖的电机本体15和电机头12,所述电机头12位于引流罩5内并指向第二储水容器8的底壁方向,所述引流罩5在靠近电机头12 —端与第一储水容器7连通,所述电机本体15通过固定架2进行安装。优选地,所述引流罩5整体呈喇叭状,其截面圆的直径沿远离第二储水容器8开口的方向逐渐收缩,所述洒水装置包括散水盘13,所述散水盘13呈环状固定于电机头12的外圆周,所述散水盘13所在平面高于第二储水容器8开口所在平面。所述抽风装置包括固定于上盖I上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包括风机壳体16和风机电机18,与风机电机18的主轴连接设置有抽风叶轮19和吹风叶轮17,其中抽风叶轮19延伸出风机壳体16,抽风叶轮16所在位置与第一储水容器8内容积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水洗装置,包括上盖、第一储水容器、第二储水容器和用于导通第一储水容器和第二储水容器的过滤膜,所述上盖与第一储水容器盖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水装置,用于从所述第二储水容器内抽水;洒水装置,用于将来自吸水装置的水打散形成水膜;抽风装置,用于捕获上盖外围的空气并导向所述水膜;所述水膜形成于第一储水容器内,所述上盖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曹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