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肢体肌肉复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07673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瘫痪肢体肌肉复能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上元瘫病人由于失神经支配造成肢体瘫痪,但上元瘫病人的下运动神经元、肌肉以及运动终板,无论是组织还是细胞都未受到直接伤害,它们还完全可以接收刺激、传导信息和收缩运动。神经能传导生物电,能接受电刺激并能传导电信号,我们在神经运动传导路的末段,即神经入肌肉的肌门这个节点,进行人工电子运动控制,外置的无线信号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遥控体内的刺激器,刺激器发出的刺激直接刺激肌肉,肌肉接收到刺激信息后开始收缩运动,带动肢体动作,从而实现肢体活动,让瘫痪肢体动起来,满足锻炼康复和生活自理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瘫痪肢体康复设备。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坐在轮椅上或者躺在床上的瘫痪病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瘫痪病人有数百万。中风或外伤等致瘫痪后,由于失神经支配造成肢体瘫痪,因而失去劳动甚至生活自理能力,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更糟糕的是,一旦瘫痪后,自我恢复的几率非常小,目前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和手段。研究发现,瘫痪病人的中枢神经,无论是大脑或者脊髓,病变发生后,中枢神经病变区有一定程度的病理性修复,但是仅仅限于病变区的胶质反应,几乎见不到神经元的再生替代。因这种上运动神经元传导束的中断,导致从大脑皮层到运动终板的整个传导路的信号传输不能,造成永久瘫痪,是为上元瘫,由于恢复无望,被视为“绝症”。但是,上元瘫病人的下运动神经元、运动器官即肌肉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装置即运动终板,无论是组织还是细胞都未受到直接伤害,短期内一般不会发生废用性萎缩退化,它们还完全可以接收刺激、传导信息、收缩运动。现代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人工控制肌肉运动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瘫痪肢体肌肉复能系统,从而实现肢体活动,让瘫痪肢体动起来,满足锻炼康复和生活自理的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瘫痪肢体肌肉复能系统,包括置于体内的刺激器、导电电极和置于体外的无线信号控制器;无线信号控制器中包括无线信号生成器,用于生成控制所支配肌肉运动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发射无线信号生成器生成的无线信号;刺激器中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发射单元发射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解码单元,用于将无线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解码后输出;电脉冲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无线信号解码单元输出的信号生成控制所支配肌肉运动的电脉冲信号;导电电极,与所支配肌肉肌门处的运动支配神经连接,电脉冲生成单元生成的电脉冲信号通过该导电电极释放。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上元瘫病人由于失神经支配造成肢体瘫痪,但上元瘫病人的下运动神经元、运动器官即肌肉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装置即运动终板,无论是组织还是细胞都未受到直接伤害,它们还完全可以接收刺激、传导信息和收缩运动。神经能传导生物电,能接受电刺激并能传导电信号,我们在神经运动传导路的末段,即运动支配神经进入肌肉的肌门这个节点,进行人工电子运动控制,外置的无线信号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传输遥控体内的刺激器,刺激器发出的刺激直接刺激肌肉,肌肉接收到刺激信息后开始收缩运动,带动肢体动作,从而实现肢体活动,让瘫痪肢体动起来,满足锻炼康复和生活自理的需求。进一步地,无线信号控制器发出信息的数据基础是基于病人的自主愿望或者病人生理生物电或反射电,可以接收病人身体生理自然产生的生物电,同步或者延迟控制内置的刺激器,瘫痪肢体“活动”的指令来自患者自己健侧肢体的活动信息,让患者活动健侧肢体时,同时带动患侧肢体一起同步、协调地活动起来,达到双侧肢体“同向运动”或“镜像运动”,从而实现患者对瘫痪肢体的意志支配。进一步地,人为设置运动程式,运动程式包括了生理动作的尽可能多的运动范式,让瘫痪肢体按照设定的运动模式进行动作,可以恢复瘫痪肢体的部分运动,可以充分 利用病人自体,盘活器官,减少器官废用退化及其带来的潜在致病风险。进一步地,在运动支配神经进入肌肉的肌门处安置刺激器,可以确保无线信号能传输给所支配肌肉的相关运动支配神经,达到控制所支配肌肉运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瘫痪肢体肌肉复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瘫痪肢体肌肉复能系统用于瘫痪下肢的不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瘫痪肢体肌肉复能系统。图I是该瘫痪肢体肌肉复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说,如图I所示,该瘫痪肢体肌肉复能系统包括置于体内的刺激器、导电电极和置于体外的无线信号控制器。无线信号控制器中包括无线信号生成器,用于生成控制所支配肌肉运动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发射无线信号生成器生成的无线信号。刺激器中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发射单元发射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解码单元,用于将无线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解码后输出。电脉冲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无线信号解码单元输出的信号生成控制所支配肌肉运动的电脉冲信号。导电电极,与所支配肌肉肌门处的运动支配神经连接,电脉冲生成单元生成的电脉冲信号通过该导电电极释放。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置于体内的刺激器、导电电极和置于体外的无线信号控制器是为了实现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这一技术已经是成熟的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详细阐述。刺激器可以直接安装在所支配肌肉的运动支配神经进入该所支配肌肉的肌门处。在运动支配神经进入所支配肌肉的肌门处,安置刺激器,让刺激器发出刺激信息给予神经末段,信息通过神经末段向下传导,通过运动终板后,传至肌肉,肌肉接收到刺激信息后开始收缩运动,带动肢体动作。入肌门处的神经,在成分上已经比较单一,主要含有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包括控制肌梭内肌和肌梭外肌的神经纤维,还有少量源自肌肉的本体感觉神经纤维。由于中风偏身 瘫痪一般伴有同侧偏身感觉传导障碍,所以来自肌肉的本体感觉神经不会将神经刺激信息上传到大脑产生本体感觉。在神经入肌的肌门处安置刺激器,可以确保无线信号能传输给所支配肌肉的相关运动支配神经,达到控制所支配肌肉运动的目的。另外,刺激器也可以置于皮下,该刺激器的传出线深入穿行,引导并安置在所支配肌肉的运动支配神经进入该所支配肌肉的肌门处。传出线是绝缘的,只有在肌门处裸露,将刺激信息从刺激器传导到肌门处的运动神经。肌肉接到信息后开始收缩运动,带动肢体动作,从而实现肢体活动。刺激器的控制器即无线信号控制器是外置的,该无线信号控制器通过无线信息传输遥控内置的刺激器;刺激器发出的刺激,直接刺激肌肉并在肌肉内瞬间传播到所有运动单元即一块肌肉或一个肌肉群,激发运动单元一起收缩,完成一个动作。刺激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分别对应关键的一块肌肉或一个肌肉群。下面,我们以人类肢体上的肌肉举例加以具体说明对于人类来讲,上下肢分工明确,机体的行走位移与运动主要由下肢完成,由于行走和运动对于机体的生物学意义大于上肢,对于瘫痪病人来讲,最最渴望的也首先是能够恢复站立与行走。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三关节是下肢直立站立以及开步行走的最基本的关节链条,它们的运动范围尺度、运动灵活性能、稳定性能、尤其是它们之间的联动机制和彼此运动之间的时空关系等,是保证下肢行使功能的基础如提。股四头肌是伸膝和稳定膝关节的一个重要和主要的一块肌肉,在其四个头的肌门处,安装刺激器,人工进行刺激和控制股四头肌的运动,对于瘫痪病人的直立站立、瘫痪下肢的负重、以及下肢尤其是膝关节的直立(伸直)位稳定,至关重要,对于病人树立直立与行走的自信心甚为关键。上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瘫痪肢体肌肉复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体内的刺激器、导电电极和置于体外的无线信号控制器;所述无线信号控制器中包括:无线信号生成器,用于生成控制所支配肌肉运动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发射所述无线信号生成器生成的无线信号;所述刺激器中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单元发射的无线信号;无线信号解码单元,用于将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解码后输出;电脉冲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线信号解码单元输出的信号生成控制所支配肌肉运动的电脉冲信号;所述导电电极,与所支配肌肉肌门处的运动支配神经连接,所述电脉冲生成单元生成的电脉冲信号通过该导电电极释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佑震宿燕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