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胃粘膜的梭子蟹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制成:梭子蟹壳粉2-10份,砂仁粉0-2份,药用辅料2-8份。其制备方法为:称取梭子蟹壳粉和砂仁粉,按处方比例加入药用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压片或填充胶囊。梭子蟹壳制剂对消炎痛致大鼠胃溃疡和水浸应激致大鼠胃溃疡均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护胃粘膜梭子蟹壳制剂具有辅助抗胃溃疡,保护胃粘膜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食品
,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保护胃粘膜活性的梭子蟹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胃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作为消化性溃疡中的常见类型,胃溃疡的地理分布大致由北方向南方升高趋势,且好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两季。此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吸烟、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工作及外界压力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胃溃疡的发病率开始呈下降趋势,然而其仍属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生主要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有 关。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SAID,如阿司匹林)、胃酸分泌异常是引起溃疡的常见病因。典型的溃疡疼痛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的特点。其中,胃溃疡多好发于在胃角和胃窦小弯,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其发病与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及十二指肠最为常见,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基本相似,明确诊断主要靠胃镜检查。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是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多发病,对人体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特别是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在内的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由于其病位较深、病情复杂、病势较重而直接危害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因而备受医学界的重视,成为医师和病人共同关注的重要疾病之一。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胃肠道黏膜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以下的病变,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球约10%的人口在其一生中某一时期患过此病,该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春秋换季季节,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基本原因在于饮食不规律、情志失调及寒邪内侵。消化性溃疡在中医学属“胃痛”、“胃脘痛”等范畴,常见病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方面。广西的胃病发病率很高,尤其在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广西中医药大学邓家刚教授在“5000例广西农村妇女病普查”中显示,胃病是广西广大农村地区妇女主要好发病种,发病率达50%。目前单纯西药治疗,近期溃疡愈合率均较高,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硫糖铝、胶体铋,枸橼酸铋钾、米索前列醇等。但远期复发率高,且副作用多,患者依从性差。中医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色,可弥补西药治疗的不足,但单纯中药治疗溃疡愈合率不及西药,而且对中药方剂机理研究不够深入。三抚梭子蟹简称梭子蟹G0Oriwzw1S iriiMercWaim),属软甲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三疣梭子蟹种,在我国沿海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在众多海产品中,以其肉鲜味美,堪称“海鲜一绝”。是广西泛北部湾海域重要的养殖对象与产量最大的经济蟹类。目前我国对梭子蟹的开发主要是加工其可食用部分,而大量的蟹壳则作为垃圾被丢弃,这不仅给环境造成压力,同时也浪费了蟹壳中宝贵的药用成份。如何有效利用蟹、贝壳,变废为宝是本研究的方向及目的。砂仁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等症。取适量砂仁与梭子蟹配伍,加强保护胃粘膜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鼠等动物实验,发现了梭子蟹壳粉具有抗胃溃疡、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广西北部湾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其梭子蟹壳易收集。因此,为了变废为宝,缓解广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痛苦,考虑将梭子蟹壳拟研发成保护胃粘膜的保健品。配方中梭子蟹壳粉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经检索,未发现有相同类似的文献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独特的生产工艺,将梭子蟹壳制成符合国家保健食品标准且安全无毒、质量稳定、携带方便的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的梭子蟹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保护胃粘膜梭子蟹壳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和辅料制成 梭子蟹壳粉2 — 8份; 砂仁粉O — 2份; 药用辅料2 — 8份。所述的梭子蟹壳粉的加工处理过程是是取三抚梭子蟹QPortunusiriiMercWws)壳适量,用清水洗净,除掉杂质,用60 80°C鼓风烘干,对烘干品用粉碎设备粉碎成直径< Icm的梭子蟹壳碎块,中火炮炙至壳表面呈焦黄色,再粉碎过筛至粗粉,然后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将粗粉加工处理成直径为10-620nm的粉末。所述的砂仁粉是取姜科植物阳春砂ViIlosum Lour.、绿壳砂viI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或海南砂應 longiligulargT. L. wu的干燥成熟果实,经粉碎过筛至粗粉,然后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将粗粉加工处理成直径为10-620nm的粉末。所述的药用辅料是国家药典允许使用的药用辅料。包括乳糖、糊精、羧甲基淀粉钠、PEG4000、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等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以上所述保护胃粘膜梭子蟹壳制剂,其重量份数原料和辅料也可以采用 梭子蟹壳粉3 — 5份; 砂仁粉I 一 2份; 药用辅料2 — 8份。以上所述的保护胃粘膜梭子蟹壳制剂为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以上所述的保护胃粘膜梭子蟹壳制剂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对消炎痛致大鼠胃溃疡模型和水浸应激致大鼠胃溃疡模型均具有显著的抗胃溃疡作用,无毒副作用。按相关的采用现代制药技术,独特的生产工艺,加入适量辅料制成相应的剂型,上述保护胃粘膜梭子蟹壳制剂可以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专利技术保护胃粘膜梭子蟹壳制剂的制备方法 I.颗粒剂的制备过程按重量配比取梭子蟹壳,用清水洗净除掉杂质,用60 80°C热风烘干,对烘干品用粉碎设备粉碎成直径< Icm的梭子蟹壳碎块,中火炮炙至壳表面呈焦黄色,再粉碎过筛至粗粉,然后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将粗粉加工处理成直径为10-620nm的粉末,得到梭子蟹壳粉,按重量配比称取梭子蟹壳粉和砂仁粉,加药用辅料,用润湿剂或粘合剂使之粘合,用干法或湿法制粒后干燥、整粒,分装,即得颗粒剂。2.片剂的制备过程是按重量配比取梭子蟹壳用清水洗净除掉杂质,用60 80°C热风烘干,对烘干品用粉碎设备粉碎成直径< Icm的梭子蟹壳碎块,中火炮炙至壳表面呈焦黄色,再粉碎过筛至粗粉,然后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将粗粉加工处理成直径为10-620nm的粉末,得到梭子蟹壳粉,按重量配比称取梭子蟹壳粉和砂仁粉,加药用辅料,用润湿剂或粘合剂使之粘合,用干法制粒或湿法制粒后干燥,制粒,用压片机压片即得片剂。3.胶囊制备过程是按重量配比取梭子蟹壳用清水洗净除掉杂质,用60 80°C 热风烘干,对烘干品用粉碎设备粉碎成直径< Icm的梭子蟹壳碎块,中火炮炙至壳表面呈焦黄色,再粉碎过筛至粗粉,然后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将粗粉加工处理成直径为10-620nm的粉末,得到梭子蟹壳粉,按重量配比称取梭子蟹壳粉和砂仁粉,加药用辅料,用润湿剂或粘合剂使之粘合,用干法制粒机直接制粒或湿法制粒后干燥,制粒,用压片机压片即得片剂加药用辅料,用润湿剂或粘合剂使之粘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保护胃粘膜的梭子蟹壳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梭子蟹壳粉???????????2-8份;砂仁粉???????????????0-2?份;药用辅料?????????????2-8份;所述的梭子蟹壳粉:是取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壳适量,用清水洗净,除掉杂质,用60~80℃热风烘干,对烘干品用粉碎设备粉碎成直径≤1cm的梭子蟹壳碎块,中火炮炙至壳表面呈焦黄色,再粉碎过筛至粗粉,然后将粗粉加工处理成直径为10?620nm的粉末;所述的砂仁粉:是取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villosum?Lour.、绿壳砂Amomum?villosum??Lour.?var.?xanthioides?T.L.Wu?et?Senjen或海南砂Amomum?longiligularg?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经粉碎过筛至粗粉,然后将粗粉加工处理成直径为10?620nm的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家刚,王志萍,杜正彩,郝二伟,王振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